1.综合题- (共4题)
1.
下图所示为李娜同学探究绿色植物某生理活动的实验装置,选取同株植物上大小相同的两叶片,将甲叶片密封在一个透明的玻璃器皿中,其中放置一个小烧杯,乙叶片不做处理。温度和其它条件均适宜,红色液滴的起始位置为原点。

(1)实验一: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若A液体为碳酸氢钠溶液(可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30分钟后观察,红色液滴的移动方向是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变”)。
(2)实验二:设置与实验一相同的装置,将A液体换成氢氧化钠(可吸收二氧化碳),30分钟后观察,红色液滴的移动方向是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变”)。将甲乙两片叶烘干称重,结果是_____。若想检验实验二中甲叶片释放的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3)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进行实验二前需将绿色植物放置在______环境中一昼夜,目的是______。
(4)上述实验说明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是______。
(5)根据上述实验,若想提高大棚哈密瓜的甜度,你的建议是________。

(1)实验一: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若A液体为碳酸氢钠溶液(可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30分钟后观察,红色液滴的移动方向是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变”)。
(2)实验二:设置与实验一相同的装置,将A液体换成氢氧化钠(可吸收二氧化碳),30分钟后观察,红色液滴的移动方向是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变”)。将甲乙两片叶烘干称重,结果是_____。若想检验实验二中甲叶片释放的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3)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进行实验二前需将绿色植物放置在______环境中一昼夜,目的是______。
(4)上述实验说明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是______。
(5)根据上述实验,若想提高大棚哈密瓜的甜度,你的建议是________。
2.
糖尿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科学家研究各种方法,欲从根本上彻底治疗糖尿病。李明同学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提出了用转基因生物生产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其设想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大肠杆菌具有繁殖速度快、易获得、成本低等优点,大肠杆菌的繁殖方式是______。
(2)人的胰岛素基因与细菌的环状DNA能够拼接,说明_________。
(3)转基因生物与组织培养繁育的生物相比,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_。
(4)李明同学还和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设计了测试胰岛素功效的实验方案:
a.选择大小、生长状况相似的健康雄性小鼠若干只,平均分成三组;
b.甲组小鼠切除胰腺;乙组小鼠结扎胰导管,胰岛细胞具有正常活性;丙组小鼠不作处理。将小鼠饲养在条件适宜的环境中。测量三组小鼠血糖的变化并记录。
c.再将甲组小鼠平均分成A、B两组,A组小鼠定时注射相当于正常小鼠分泌量的胰岛素。B组小鼠定时口服等量胰岛素。测量两组小鼠血糖的变化并记录。
根据上述实验分析并回答:
①经过实验步骤b后,三组小鼠中血糖正常的是_______,______会出现糖尿。
②设置丙组小鼠的目的是________。
③通过实验步骤c,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

(1)大肠杆菌具有繁殖速度快、易获得、成本低等优点,大肠杆菌的繁殖方式是______。
(2)人的胰岛素基因与细菌的环状DNA能够拼接,说明_________。
(3)转基因生物与组织培养繁育的生物相比,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_。
(4)李明同学还和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设计了测试胰岛素功效的实验方案:
a.选择大小、生长状况相似的健康雄性小鼠若干只,平均分成三组;
b.甲组小鼠切除胰腺;乙组小鼠结扎胰导管,胰岛细胞具有正常活性;丙组小鼠不作处理。将小鼠饲养在条件适宜的环境中。测量三组小鼠血糖的变化并记录。
c.再将甲组小鼠平均分成A、B两组,A组小鼠定时注射相当于正常小鼠分泌量的胰岛素。B组小鼠定时口服等量胰岛素。测量两组小鼠血糖的变化并记录。
根据上述实验分析并回答:
①经过实验步骤b后,三组小鼠中血糖正常的是_______,______会出现糖尿。
②设置丙组小鼠的目的是________。
③通过实验步骤c,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
3.
据新华社2018年10月29日报道,记者29日从河北省科学技术厅获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及其团队培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再创亩产纪录:经第三方专家测产,该品种的水稻在试验田内亩产1203.36公斤。图甲是某稻田生态系统示意图,图乙是生态系统某些生物有害物质比例图,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甲图中昆虫和青蛙发育的共同点是______。
(2)图甲中有_____条食物链,此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________。
(3)如果图乙表示图甲这个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的变化情况,则C对应图甲中的生物______,此生态系统中碳在生物成分中是以_____的形式进行传递。
(4)鸟和青蛙都以昆虫为食,说明二者之间有_____关系。

(1)甲图中昆虫和青蛙发育的共同点是______。
(2)图甲中有_____条食物链,此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________。
(3)如果图乙表示图甲这个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的变化情况,则C对应图甲中的生物______,此生态系统中碳在生物成分中是以_____的形式进行传递。
(4)鸟和青蛙都以昆虫为食,说明二者之间有_____关系。
4.
生物学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合理地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是一名中学生应该具备的生物科学素养。请利用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冬春季节是流感的高发期,期末考试临近,亮亮的同桌俊凯不慎感冒,亮亮想利用周末给同桌补课。妈妈知道后担心亮亮被传染,不同意他去补课。因为流感病毒一旦侵入人体会通过_____的方式快速繁殖,妈妈的做法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属于_____。
(2)亮亮偷偷给俊凯补课后并没有感染,可能的原因是亮亮曾经注射过流感疫苗,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疫苗属于______。人体接种疫苗后,产生了专门抵抗这种病原体的蛋白质,图中能表示此种蛋白质变化的曲线是_____,上述免疫属于_______。
(3)俊凯去药店买药时,能够自行购买的药物类型是______。他服药前需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说明书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信息是_________。(至少答出两条)

(1)冬春季节是流感的高发期,期末考试临近,亮亮的同桌俊凯不慎感冒,亮亮想利用周末给同桌补课。妈妈知道后担心亮亮被传染,不同意他去补课。因为流感病毒一旦侵入人体会通过_____的方式快速繁殖,妈妈的做法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属于_____。
(2)亮亮偷偷给俊凯补课后并没有感染,可能的原因是亮亮曾经注射过流感疫苗,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疫苗属于______。人体接种疫苗后,产生了专门抵抗这种病原体的蛋白质,图中能表示此种蛋白质变化的曲线是_____,上述免疫属于_______。
(3)俊凯去药店买药时,能够自行购买的药物类型是______。他服药前需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说明书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信息是_________。(至少答出两条)
2.单选题- (共10题)
5.
一首《知否知否》响遍大街小巷,“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中的“却道海棠依旧”体现了生物哪项基本特征?( )
A.生物适应环境 | B.能进行新陈代谢 |
C.能对各种刺激产生反应 | D.成熟的个体能够繁殖后代 |
7.
下面有关生物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
B.生物圈由植物和动物和微生物构成 |
C.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 |
D.生物圈的范围在海平面上下各约10千米 |
8.
在一片阴湿山洼的草丛中,有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蚂蚁群包括蚁后、雄蚁和工蚁,具有社会行为 |
B.草和苔藓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 |
C.老鼠、蚯蚓、蚂蚁、蜘蛛不能制造有机物,属于消费者 |
D.该生态系统生物数量和种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
9.
杜鹃常将自己的卵产到其它小鸟的巢中,小鸟会辛苦地为杜鹃孵卵并喂食雏鸟,对小鸟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先天性行为 ②学习行为 ③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④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①先天性行为 ②学习行为 ③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④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11.
关于生命的起源,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始生命肯定是在地球上起源的 |
B.原始的大气成分和现在的大气成分是相同的 |
C.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环境进行实验,产生了原始的生命 |
D.最早的生物可能是由原始大气的成分先形成有机物,再在原始海洋中逐渐形成的 |
12.
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观点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有毒农药的长期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
B.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
C.青霉素的效果越来越差是病原体对青霉素选择的结果 |
D.为了适应环境,桦尺蛾的体色由浅色变成深色 |
14.
每年的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已被全世界广泛关注。下列关于艾滋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B.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不安全性行为、静脉注射毒品等 |
C.目前预防艾滋病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研制艾滋病疫苗 |
D.艾滋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我们要远离艾滋病患者,不和他们说话、握手 |
3.- (共1题)
15.
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遗传研究的良好材料,通常是雌雄同株,顶生雄花序,侧生雌花序。玉米籽粒有黄色和白色、玉米叶有宽叶和窄叶等不同性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一所示,一株由黄色玉米粒发育成的植株A,与一株由白色玉米粒发育成的植株B相邻种植,发现A植株玉米穗上的籽粒种植后全发育成黄色,而B植株玉米穗上的籽粒种植后有黄色和白色两种,已知玉米粒的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用字母t表示)。在遗传学上,我们把玉米的黄粒和白粒称为_____。A植株玉米穗上的籽粒种植后全发育成黄色,这种现象是_____。
(2)玉米的宽叶与窄叶为显性,某同学在自家的宽叶(基因组成为AA)玉米田里,发现了一株窄叶玉米。请完成该同学设计的探究窄叶玉米出现原因的实验方案。
方法步骤:
①将窄叶玉米与宽叶玉米杂交,获得子一代。
②让子一代个体进行图一中杂交①方式传粉,获得子二代。
可能的结果及相应结论:
a若子二代只出现宽叶一种性状,则窄叶是由_____引起的;
b若子二代出现宽叶、窄叶两种性状,则窄叶是由_____引起的。
(3)请写出玉米植株A所结黄色籽粒的基因组成_____,若该籽粒在生长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发育成窄叶,此株玉米可用图二中_____表示。
(4)玉米果穗上经常出现缺粒的现象,在农业生产上常用的预防措施是_____。

(1)如图一所示,一株由黄色玉米粒发育成的植株A,与一株由白色玉米粒发育成的植株B相邻种植,发现A植株玉米穗上的籽粒种植后全发育成黄色,而B植株玉米穗上的籽粒种植后有黄色和白色两种,已知玉米粒的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用字母t表示)。在遗传学上,我们把玉米的黄粒和白粒称为_____。A植株玉米穗上的籽粒种植后全发育成黄色,这种现象是_____。
(2)玉米的宽叶与窄叶为显性,某同学在自家的宽叶(基因组成为AA)玉米田里,发现了一株窄叶玉米。请完成该同学设计的探究窄叶玉米出现原因的实验方案。
方法步骤:
①将窄叶玉米与宽叶玉米杂交,获得子一代。
②让子一代个体进行图一中杂交①方式传粉,获得子二代。
可能的结果及相应结论:
a若子二代只出现宽叶一种性状,则窄叶是由_____引起的;
b若子二代出现宽叶、窄叶两种性状,则窄叶是由_____引起的。
(3)请写出玉米植株A所结黄色籽粒的基因组成_____,若该籽粒在生长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发育成窄叶,此株玉米可用图二中_____表示。
(4)玉米果穗上经常出现缺粒的现象,在农业生产上常用的预防措施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0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