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苍蝇为什么一停下来就匆忙搓(cuō)脚?”实验后,他们认为:“苍蝇的‘脚’上有辨别味道的感觉器官,其上沾有污物会影响这些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为了能时刻辨别味道,苍蝇必须经常搓掉‘脚’上的污物,保持其清洁.”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苍蝇与其它昆虫在外形上相比,除都具有翅外,还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对足和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二)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苍蝇搓‘脚’是为了清除‘脚’上的污物”.
材料用具:两个透明的干净玻璃瓶 若干只活苍蝇
实验步骤:
(1)在甲(瓶内无脏物)、乙(瓶内有脏物)两个玻璃瓶中,分别放入数量_______的活苍蝇;
(2)在同一时间内观察记录甲、乙两个玻璃瓶中___________________的次数.
可能的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①若甲瓶中的苍蝇搓“脚”次数接近或明显多于乙瓶中的搓“脚”次数,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的污物无关.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的污物有关.
③此实验步骤中的甲装置起__________ 作用。
④除上述已探究的问题外,请你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材料,再提出一个问题:_________
(一)苍蝇与其它昆虫在外形上相比,除都具有翅外,还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对足和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二)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苍蝇搓‘脚’是为了清除‘脚’上的污物”.
材料用具:两个透明的干净玻璃瓶 若干只活苍蝇
实验步骤:
(1)在甲(瓶内无脏物)、乙(瓶内有脏物)两个玻璃瓶中,分别放入数量_______的活苍蝇;
(2)在同一时间内观察记录甲、乙两个玻璃瓶中___________________的次数.
可能的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①若甲瓶中的苍蝇搓“脚”次数接近或明显多于乙瓶中的搓“脚”次数,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的污物无关.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的污物有关.
③此实验步骤中的甲装置起__________ 作用。
④除上述已探究的问题外,请你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材料,再提出一个问题:_________
2.判断题- (共4题)
3.单选题- (共10题)
6.
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将鲫鱼、金鱼、水草、荷花、水鸭等归为一类,而将松、柏、蝇、玫瑰、麻雀等生物归为一类,请问:他们是按什么方法归类的
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
B.按照这些生物的用途 |
C.按照生物的数量 |
D.按照这些生物的生活环境 |
7.
如图是豆目的部分分类图解,正确的是( )


A.图中最小的分类等级是“目” |
B.菜豆所处的分类等级是“种” |
C.蝶形花科包含的植物种类比菜豆属少 |
D.菜豆与绿豆的亲缘关系比菜豆与合欢的亲缘关系远 |
9.
两栖动物是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以下关于两栖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
B.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
C.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 |
D.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的动物都属于两栖动物 |
11.
法国学者巴斯德进行的著名“鹅颈烧瓶”实验证明了( )
A.宇宙中其他星球可能有生命存在,地球上的生命来源于其他星球 |
B.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 |
C.生命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起源的,是由非生命物质通过化学途径逐渐进化来的 |
D.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随时自发地发生的 |
12.
下列现象中,通过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是( )
A.通过遗传育种而形成的无子西瓜 |
B.深色树干的松树林中,深色蛾子较多 |
C.喷洒农药后,害虫中毒死亡 |
D.经过漫长岁月,岩洞中形成许多钟乳石 |
4.选择题- (共5题)
5.填空题- (共4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判断题:(4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5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