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苏高邮市八年级上学期月考二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267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3/1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
A. 篱(fān) 见(piē)   竹 (miè)    酌(zhēn)
B. 山(lán) 呜(yàn)   懂(měnɡ)    吸(shǔn)
C. 缩(quán) 跄(niànɡ)  翩 (xiān )   门(quàn)
D. 编 (zhuàn)   空(lòu)   持(xiá) 喧(xiāo)
2.
下面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韩国反对派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活动要求总统辞职,韩国局势再次陷入动荡,令许多旅游者和投资者退避三舍。
B.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C.这篇小说构思新颖,匠心独运,情节起伏跌宕,吸引着众多的读者。
D.我欣喜地发现宝射河南边的土路已经被宽阔的马路代替,鳞次栉比的汽车川流不息。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爸爸去哪儿》中融入的葫芦娃等动画元素、幽默的字幕和画外音,都为这档节目加了不少分。
B.我认为,应该尽可能使用简化字,不要滥用繁体字,这样会给汉字规范化和青少年学习增加困难。
C.新校区之所以要校车公交化的原因是为了缓解白田路的交通压力,方便同学们上学放学。
D.日本能否在短时间内消除核泄漏带来的严重污染,依赖于科学技术及政府的重视。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2015年江苏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中,我校五名学生赴南京参加现场作文大赛,均获一等奖。
B.这段写的是杨志替北京大名府(现在河北省大名县东)留守梁世杰押送生辰纲往东京,在途中被晁盖、吴用……等夺取的经过。
C.秋水像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说的就是这份明澈。
D.扬州五亭桥的光辉成就,是源自合乎科学原理的精妙设计?还是巧妙绝伦的施工技术?

2.字词书写(共1题)

5.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
步入景区,见风光qǐ    丽,niǎoniǎo    炊烟,如诗如画。晨雾轻笼,秀水似一根标致的裙带,绕垛而过。古褐苍苍的木楼,雄jù    其间,别致而优雅。引得游人zhù 足观赏。
 
 
 
 
 
 
 
 
 
 
 
 
 
 
 
 
 

3.句子默写(共1题)

6.
根据课文内容和提示默写。
(1)海内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2)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3)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乌蒙磅礴走泥丸。(***《七律长征》)
(5)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6)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7)《望岳》一诗中写凝望泰山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心胸为之荡漾的诗句是:
     。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红桥游记 清代 王士祯
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颇尽四时之美。拿小舟,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桥四面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
登桥四望,忽复徘徊感叹。当哀乐之交乘于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王、谢治城之语,景、晏牛山之悲,今之视昔,亦有然耶?壬寅季夏之望,与箨庵等诸子偶然漾舟,酒阑兴极,援笔成小词二章,诸子倚歌而和之。
嗟乎!丝竹陶写,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成佳话,予与诸子聚散不恒,良会未易遘,而红桥之名,或反因诸子而得传于后世,增怀古凭吊者之感叹,如予今日,未可知也。
【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循小秦淮折而(   )    
(2)必如是而后事可也(  )
(3)尽四时之美 (   )    
(4)顾而之 (     )
【小题2】下列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颇尽四时美     乃记而去 (《小石潭记》)
B.如好逸恶劳     臣请缚一人过王行(《晏子使楚》)
C.是必得躬历山川 何都不闻消息   (《人琴俱亡》)
D.今行装盛 岸势犬牙差互    (《小石潭记》)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治水必躬亲》)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3)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
【小题4】作者在文中的情感有哪些变化?

5.现代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当容颜成为你的电子身份证
①在旅客穿梭的火车站台上,一位男士眨眼间就被特工锁定;一位女杀手刚现身,特工的手机便发出报警信号,并显现出她的姓名等信息。这是《碟中谍4》中的经典镜头,它们向观众生动地展示着人脸识别技术的魅力。实际上,该片在不经意间为人脸识别技术做了一个大广告。
②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过程其实并不神秘。首先对目标进行检测,即判断输入的图像中是否存在人脸。如果是,便检测出人脸器官的位置和形状等信息。然后进行人脸比对,根据面部特征定位的结果,再与数据库中的人脸进行对比,从而判断该人脸的身份信息。
③建立人脸图像数据库是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基础工程,数据库信息的完备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效果。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曾承担“人脸识别查询技术”国家攻关课题,为此建有256万张人脸图像的人脸识别数据库,可以达到每秒256万张高速识别,也就是说,一张人脸图像在1秒钟内就可以和256万张人脸一一比对,轻松完成核查
④实现《碟中谍4》中人脸识别技术的高端应用当然离不开现代移动互联科技,实际上正是两者之间天衣无缝的融合,才达到令人惊叹的神奇效果。影片中的特工实际上佩戴了具有无线摄像功能的隐形眼镜,它可以实时捕获信息并通过蓝牙等近距传输工具发送给手机,手机将捕获的图像或视频通过无线通信上传至云端的搜索引擎,进而利用后台强大的人脸识别系统瞬间完成审查甄别,对目标身份信息做出判断。这并不是什么科幻,现实生活中已经能够做到这一点。
⑤现有的人脸识别系统在用户比较配合、采集条件比较理想的情况下,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但是,在用户不配合、人脸信息采集条件不理想的情况下,现有系统的识别率将陡然下降。光照、姿态、装饰等,对机器识别人脸结果的准确性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目前世界最先进的人脸识别系统也有1%识别误读率。
⑥在推进人脸识别技术在中国的应用过程中,2008年北京奥运会功不可没。奥运会主办方在对开闭幕式入场券进行实名制管理过程中,要求入场券持有者提交个人信息和身份照片,并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门票实名制身份验证。这实际上是奥运史上首次将人脸识别技术引入其安保工作,是人脸识别技术在华发展的里程碑。
⑦在络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被窃取事件层出不穷。近期发生的国内最大的程序员社区数据库遭黑客攻击、600余万用户信息泄露事件,再次提醒人们,防范黑客攻击、确保信息安全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下,知名互联企业易近日宣布将推出电子邮箱人脸识别系统,其邮箱用户可以选择在异地登录时要求人脸认证,或者短时间多次输错密码被锁定后进行人脸认证解锁。此举把人脸识别技术一步引入络信息安全管理领域。
【小题1】本文开头为什么要介绍《碟中谍》中的经典镜头?
【小题2】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过程分为两步:
(1) (2)   
【小题3】第③段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小题4】从本文可知,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应用于安保和络信息安全管理等领域。这一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哪些方面?请谈谈你的想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字词书写:(1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