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2666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4

1.综合题(共3题)

1.
为了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两套实验方案:
方案一:将同一树的部分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接种细菌,乙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环境中,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方案二:取两种树的等量落叶,分别标为丙组和丁组,将两组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丙组接种细菌,丁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的环境中,两组在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一中你认为实验的对照组是_____________。
(3)方案二中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
(4)比较以上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较科学的是实验方案__________,原因是该方案符合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
2.
小明喜欢用哑铃锻炼上肢。请据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A表示________动作,图B表示________动作。
(2)①表示________,在图A中处于________状态,②表示________,在图A中处于________状态;图B中①和②的状态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3)当你双手自然下垂时,感觉到比较轻松,是因为①②均处于________状态。
(4)以上实例说明任何动作都反映出各种肌群之间的________关系。
3.
请据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关节能够灵活运动的重要原因是两骨接触面上有[  ]________以及[  ]_______内有滑液
(2)关节能牢固是因为[  ]_______把相邻的两骨连接起来,
(3)脱臼:_______从________里滑脱出来

2.资料分析题(共1题)

4.
资料分析。
哥伦比亚摄影师贾拉米洛在一家乡村酒店拍摄到一只松鼠猴爬上一只金刚鹦鹉的背,从而轻松地“飞”到26英尺(约8米)高的树上,堪称缩小版“阿凡达”。猴子可不是“绑架”了鹦鹉,它们是好朋友,经常一起吃东西、一起玩。这幅奇异的景象被摄影师捕捉下来,让人惊奇不已。
(1)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可分为________行为和________行为。前者由________所决定,后者是在________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_的作用,由________和________而获得的行为。
(2)上述材料中猴子和鹦鹉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
(3)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哪个更高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5题)

5.
被称为“微生物之父”的是( )
A.列文•虎克B.巴斯德C.弗莱明D.达尔文
6.
国宝大熊猫“团团”、“圆圆”作为大陆人民的友好使者被赠送到宝岛台湾。下列不属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是
A.用肺呼吸B.胎生哺乳C.牙齿分化D.体温恒定
7.
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
A.B.
C.D.
8.
在人体的运动过程中需要大量能量,下列与能量供应无直接关系的是(  )
A.消化系统B.神经系统C.呼吸系统D.循环系统
9.
菜青虫喜欢取食卷心菜或油菜的叶片,这是一种什么行为(  )
A.先天性行为B.后天学习行为
C.先天和后天的共同行为D.先天学习行为

4.选择题(共1题)

10.这六个实数中,属于有理数的有    个.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资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