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识图作答,下面图一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请据图回答:
(1)若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_____。
(2)图二中的丙丁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
(3)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_____,它通过_____(填生理过程的序号),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产生的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有效的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4)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开发和使用,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请你至少列举一项你生活中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减轻温室效应的生活方式。_____。

(1)若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_____。
(2)图二中的丙丁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
(3)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_____,它通过_____(填生理过程的序号),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产生的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有效的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4)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开发和使用,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请你至少列举一项你生活中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减轻温室效应的生活方式。_____。
2.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_____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2)该食物网共有_____条食物链,蛇在最短的食物链中属于_____级消费者。
(3)如果该生态系统被某种重金属污染,一段时间后,该食物网中体内重金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____。
(4)到了农作物收获季节,政府部门常常在道路两旁、田间地头打出标语“严禁焚烧秸秆”,但有少数人不听劝告,仍在农田里焚烧秸秆。从生态方面分析,这种做法的危害是_____。

(1)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_____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2)该食物网共有_____条食物链,蛇在最短的食物链中属于_____级消费者。
(3)如果该生态系统被某种重金属污染,一段时间后,该食物网中体内重金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____。
(4)到了农作物收获季节,政府部门常常在道路两旁、田间地头打出标语“严禁焚烧秸秆”,但有少数人不听劝告,仍在农田里焚烧秸秆。从生态方面分析,这种做法的危害是_____。
3.
分析作答“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娃”,春末夏初,青蛙们“呱呱”的叫声此起彼伏,如果寻声找去,你会发现池塘中的青蛙在抱对。不久,如果你再来,你会在水中看到小蝌蚪。如果你再继续观察下去,你会有许多新的发现……谈谈你对青蛙的认识:
(1)青蛙属于两栖类动物,这类动物是由_____的过渡类群。
(2)靑蛙的生殖方式为卵生,受精方式为_____受精。
(3)蝌蚪和成蛙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方面有显著差异,这种发育方式称为_____发育。
(4)青蛙体色与环境一致属于_____行为,雄蛙鸣叫和雌雄蛙抱对属于_____行为。
(1)青蛙属于两栖类动物,这类动物是由_____的过渡类群。
(2)靑蛙的生殖方式为卵生,受精方式为_____受精。
(3)蝌蚪和成蛙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方面有显著差异,这种发育方式称为_____发育。
(4)青蛙体色与环境一致属于_____行为,雄蛙鸣叫和雌雄蛙抱对属于_____行为。
4.
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春水澄碧,游鱼嬉戏;长空万里,秋雁远去……都曾引发你无限的遐想。下面是某中学生物小组的同学收集到的部分动物图片。请据图回答:
(1)若将图中动物分成ACDF和BE两类,则分类依据是_____。
(2)比较B和E两种动物,从外部形态看,它们身体的共同特点是_____。
(3)动物D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_____,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4)动物F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和运动器官分别是_____。
(5)图中所示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_____(填字母),这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1)若将图中动物分成ACDF和BE两类,则分类依据是_____。
(2)比较B和E两种动物,从外部形态看,它们身体的共同特点是_____。
(3)动物D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_____,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4)动物F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和运动器官分别是_____。
(5)图中所示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_____(填字母),这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5.
分析回答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1)已知:小麦“抗倒伏”与“易倒伏”是一对相对性状,将两株“抗倒伏”小麦作为亲本进行杂交,收集种子第二年种下去,观察子代小麦植株的生长状况并统计数据,结果“抗倒伏”小麦占全部小麦植株数量的75%,易倒伏小麦占全部小麦植株数的25%.据此结果,可推知:控制“抗倒伏”这一性状的基因是_____(选填“显性”或“隐性”)基因。若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则亲本的基因组成是_____。
(2)将同一麦穗的小麦,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种在肥沃的土壤和贫瘠土壤中,后者的产量:明显低于前者,这种性状上的差异是由于土壤的肥沃程度不同引起的,这属于_____的变异。
(3)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抗虫的小麦新品种,抗虫这种性状能够遗传吗?答:_____,原因是_____。
(1)已知:小麦“抗倒伏”与“易倒伏”是一对相对性状,将两株“抗倒伏”小麦作为亲本进行杂交,收集种子第二年种下去,观察子代小麦植株的生长状况并统计数据,结果“抗倒伏”小麦占全部小麦植株数量的75%,易倒伏小麦占全部小麦植株数的25%.据此结果,可推知:控制“抗倒伏”这一性状的基因是_____(选填“显性”或“隐性”)基因。若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则亲本的基因组成是_____。
(2)将同一麦穗的小麦,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种在肥沃的土壤和贫瘠土壤中,后者的产量:明显低于前者,这种性状上的差异是由于土壤的肥沃程度不同引起的,这属于_____的变异。
(3)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抗虫的小麦新品种,抗虫这种性状能够遗传吗?答:_____,原因是_____。
2.资料分析题- (共1题)
6.
阅读资料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是伴随人类历史最长,造成人类死亡最多的慢性传染病,由结核杆菌导致,患者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该病,按医嘱规范用药,结核病人可以得到有效治疗并治愈。
资料二:近几年,西非多国爆发了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该病毒变异非常快,不断出现新的变种,通常通过血液和其它体液等途径传播。疫情发生后,许多国家先后开展了疫苗的研制工作,目前疫情己得到了有效控制。
(1)资料一中的结核杆菌与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_____。
(2)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结核杆菌和埃博拉病毒属于_____,结核病人和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属于_____。
(3)接种卡介苗后,能剌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抵抗结核杆菌,但它不能对埃博拉出血热病毒发挥作用,这种免疫叫做_____免疫。
(4)为了更好的控制埃博拉疫情的扩散,各地采取了多项措施:
①用紫外线、福尔马林等消毒液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消毒 ②规范睡眠,提高身体抵抗力
③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隔离观察 ④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遮掩口鼻,用过的纸巾应该妥善弃置等
上述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_____(只填序号)。
资料一: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是伴随人类历史最长,造成人类死亡最多的慢性传染病,由结核杆菌导致,患者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该病,按医嘱规范用药,结核病人可以得到有效治疗并治愈。
资料二:近几年,西非多国爆发了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该病毒变异非常快,不断出现新的变种,通常通过血液和其它体液等途径传播。疫情发生后,许多国家先后开展了疫苗的研制工作,目前疫情己得到了有效控制。
(1)资料一中的结核杆菌与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_____。
(2)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结核杆菌和埃博拉病毒属于_____,结核病人和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属于_____。
(3)接种卡介苗后,能剌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抵抗结核杆菌,但它不能对埃博拉出血热病毒发挥作用,这种免疫叫做_____免疫。
(4)为了更好的控制埃博拉疫情的扩散,各地采取了多项措施:
①用紫外线、福尔马林等消毒液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消毒 ②规范睡眠,提高身体抵抗力
③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隔离观察 ④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遮掩口鼻,用过的纸巾应该妥善弃置等
上述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_____(只填序号)。
3.单选题- (共13题)
10.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动物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马随着音乐的节奏踏起优美的舞 | B.乌贼遇到敌害时能迅速喷出大量墨汁 |
C.失去蛋的企鹅把鹅卵石当企鹅蛋孵化 | D.刚出生的小羊碰到母羊乳头吮吸乳汁 |
11.
明朝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记载了可供药用的动、植物等有1800多种。这里描述的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和所利用的价值分别是( )
A.生态系统多样性、直接价值 |
B.物种多样性、直接价值 |
C.遗传多样性、潜在价值 |
D.物种多样性、间接价值 |
12.
以下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选项,错误的是( )
A.各种生物普遍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
B.生物要生存下来,就得为了获得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
C.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其适应环境 |
D.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 |
13.
概念图示一种直观形象地表达知识结构的方式,它能有效呈现知识间的关联,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快速记忆。下图是关于遗传物质DNA的概念图,图中序号1、2、3、4依次为( )


A.染色体、双螺旋结构、遗传信息、基因 |
B.染色体、双螺旋结构、基因、遗传信息 |
C.细胞核、染色体、基因、遗传信息 |
D.细胞核、基因、染色体、遗传信息 |
15.
下列有关动、植物生殖发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受精的鸟卵中能够发育成胚胎的是胚盘
B. 植物的扦插、嫁接和组织培养都属于无性生殖
C. 克隆羊多莉是通过有性生殖的方式获得的
D. 马铃薯的块茎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A. 受精的鸟卵中能够发育成胚胎的是胚盘
B. 植物的扦插、嫁接和组织培养都属于无性生殖
C. 克隆羊多莉是通过有性生殖的方式获得的
D. 马铃薯的块茎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16.
如图是某昆虫发育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此昆虫是一种害虫,则成虫期的危害最大
B. 此昆虫的发育与蝗虫的发育相似,都属于完全变态
C. 此昆虫的发育与家蚕的发育相似,都属于不完全变态
D. 此昆虫的发育特点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A. 若此昆虫是一种害虫,则成虫期的危害最大
B. 此昆虫的发育与蝗虫的发育相似,都属于完全变态
C. 此昆虫的发育与家蚕的发育相似,都属于不完全变态
D. 此昆虫的发育特点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4.选择题- (共1题)
5.多选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资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