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岗埠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2659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7

1.综合题(共3题)

1.
小明是善于思考的同学,他在家中观察饲养金鱼时,想到一个问题:“水的温度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没有影响?”为探究这一问题,他统计了不同温度下小鱼每分钟呼吸次数(次分钟),结果如表,请根据数据分析回答问题:
 
1号鱼
2号鱼
3号鱼
平均值
10°C
18
14
16
16
15°C
33
32
31
32
20°C
75
45
60
60
 
(1)实验的变量为_____,除此变量变化外,其他条件必须_____。
(2)你认为小明应该观察金鱼_____来确定其呼吸次数。
(3)小明本来假设温度对金鱼呼吸没有影响。当他发现他的假设与实验结果不相符时,正确的做法是_____。
A.马上否定原来的假设
B.修改实验数据,使结论与假设一致
C.如实记录,重新再做一次实验进行确认
2.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天竺葵做了两个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为探究植物光照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小组成员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晚后,用铝箔把一张叶片部分遮光,经光照,脱色,漂洗,再滴上碘液,发现整张叶片都呈现蓝紫色。你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实验过程中要使叶片脱色,需要将叶片用_____进行隔水加热。
(2)为探究土壤中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小组成员选取了发育情况相同的两株健壮天竺葵幼苗,分别放在等质量的甲、乙两瓶液体中培养(甲中装蒸馏水、乙中装土壤浸出液)。一段时间后,甲、乙两瓶中的植株变化如表:
植株
实验前质量(克)
实验后质量(克)
生长情况

92
116
矮小、纤细、叶色变黄

91
258
茎粗、枝多、叶色浓绿
 
甲乙瓶植株质量增加,主要是其进行了_____作用产生了有机物的结果;比较甲、乙两瓶植株的生长情况,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生长需要_____。
3.
图1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瓶,瓶中装有水草、小鱼、田螺和河水、砂石等,图2是生态瓶中不同生物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这个生态瓶可以看作是一个小型的_____。其中,非生物成分主要有_____(任写两个)。
(2)图2中A可以吸收瓶中的二氧化碳,则A指的是生态瓶中的_____。
(3)图2中的C可以分解A、B体内的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所以C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_____。

2.单选题(共5题)

4.
下列有关科学研究的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天竺葵的叶片,先用放大镜观察叶脉,再用肉眼观察叶片的形状和大小
B.调查校园植物时,不仅要注意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还要注意了解其生活环境
C.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设计实验,实验方案包括所需材料和用具、方法和步骤等
D.测量时,为避免测量工具和测量人的不同造成的误差,应采取一次性测量方法
5.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火山爆发B.昙花一现C.飞蛾扑火D.孔雀开屏
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 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A. 生物影响环境 B. 生物适应环境
C. 环境影响生物 D. 环境适应生物
7.
连云港有许多风景优美的自然环境,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花果山上所有的植物B.渔湾的山和水
C.月牙岛生态公园D.苏马湾海洋中所有的鱼
8.
下列生态系统中,雨量充沛、四季温暖、生物种类和数量最多的是( )
A.草原生态系统B.荒漠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