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陵水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2658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8

1.综合题(共2题)

1.
探究实验:探究光对面包虫生活的影响,请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1)提出问题:_____?
(2)作出假设:_____。
(3)制定计划:
材料用具:每个小组10只面包虫,木盒。
实验装置:利用木盒和教材,创造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方法步骤:
①全班分成6~8个小组进行实验。
②将面包虫放入实验装置,在中央放同样数目的面包虫,静置2分钟。
③每分钟统计一次阴暗处和明亮处的面包虫数目,统计10次。
(4)实施计划:
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得出以下结果: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面包虫数。
环境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7min
8min
9min
10min
11min
阴暗
 
 
 
 
 
 
 
 
 
 
明亮
 
 
 
 
 
 
 
 
 
 
 
(5)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
(6)得出结论:_____。
(7)本实验只用一只面包虫做实验,不行吗?_____。为什么?_____。
2.
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图解,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绿色植物属于_____。
(2)在如图所示的生态系统中,由于某种原因使蛇的数量减少,则在一定时期内数量将会显著增加的生物是_____。
(3)该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蛇和鼠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是通过生态系统的_____能力来实现的。
(4)图中共有_____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_____,写出图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____。

2.单选题(共8题)

3.
下列哪一项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
A.呼吸B.运动C.营养D.观察
4.
在“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
A.温度B.湿度C.光D.土质
5.
下图表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如果这条食物链中有难以被生物分解和排出的有毒物质,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6.
有“地球之肺”和“地球之肾”之称的分别是( )
A.海洋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
7.
下列是4位同学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简要概括,你赞成的是( )
A.B.
C.D.
8.
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
A.草→兔子→狐狸→狼B.植物遗体→真菌→动物
C.植物←昆虫←鸟D.阳光→植物→鼠→猫头鹰
9.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在“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阳光
10.
一块完整的骨骼肌属于( )
A.器官B.组织C.细胞D.系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