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2649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6

1.综合题(共1题)

1.
小刚同学提出疑问:食物中的大分子营养物质为什么要先进行消化,才能被吸收呢?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进行研究。
实验装置及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取4支试管,编号1~4,从A的玻璃管、A的烧杯、B的玻璃管、B的烧杯中各取2毫升液体,分别加入到1~4号试管中。处理过程及结果见下表。

实验装置(玻璃纸模拟细胞膜)
 
1(A玻璃管)
2(A烧杯)
3(B玻璃管)
4(B烧杯)
处理
加2滴碘液
加2滴碘液
加2毫升本尼迪特试剂,沸水水浴加热
加2毫升本尼迪特试剂,沸水水浴加热
现象
变蓝
不变色
出现砖红色沉淀
出现砖红色沉淀
注:本尼迪特试剂与葡萄糖混合加热后,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1)1号试管与2号试管对照,变量是_______;实验过程要重复多次,目的是为了_______。
(2)比较1、2号试管的结果,可以说明_______。比较3、4号试管的结果,可以说明_______。
(3)如果向A组玻璃管中再加入一定量的淀粉酶和麦芽糖酶,一段时间后,取2毫升A烧杯中的液体置于5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本尼迪特试剂并沸水浴加热,可预测实验现象为_______。
(4)请结合上述实验结果,帮助回答小刚的质疑:_______。

2.单选题(共2题)

2.
下图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图中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变蓝色、②③不变蓝色
B.①与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②与③对照,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消化的作用
D.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任何结论
3.
下列属于良好饮食习惯的是
A.用高糖饮料代替饮用水B.喜欢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
C.早餐经常不吃,午餐少吃,晚餐多吃D.一日三餐,按时进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