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撰文 ( zhuàn) 炫耀 ( xuàn ) 迸裂( bèng ) 风尘仆仆( púpú) |
B.蹒跚 ( pán ) 无垠(yíng) 蓦地 ( mò ) 单枪匹马( pī ) |
C.纶巾( lún ) 濡湿( rú ) 迁徙( tú ) 憨态可掬( jū ) |
D.辍学( chuò ) 憧憬 (tóng ) 横亘( gèng ) 乐以教和 ( yuè )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父母含辛茹苦地抚育我们,我们应当学会感恩。 |
B.我们每年都在家乡植树,现在,那里的树已是花枝招展,鸟儿也回来了。 |
C.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
D.人要有自知之明,不可妄自尊大。 |
3.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运用夸张,说明行军之神速) |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运用对偶、比喻,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
C.大家都很喜欢她,因为她长得好像明星刘亦菲。(运用比喻,强调“她”长得很漂亮) |
D.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运用排比、比喻,说明云的姿态万千)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教育“三乱”事件不再发生,市教育局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
B.微笑是一首动人的歌声, 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温馨。 |
C.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
D.通过学习《忆读书》这篇课文,使我明白了人一生要多“读书,读好书”。 |
5.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那伞兵蜷身挤出窗口,向树林奔去。
①他们一边跑到棚屋后边来追他,一边向他开枪。
②不过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逃脱是没有什么希望的。
③德国人发现他逃走了。
④子弹没有打中目标。
那伞兵蜷身挤出窗口,向树林奔去。
①他们一边跑到棚屋后边来追他,一边向他开枪。
②不过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逃脱是没有什么希望的。
③德国人发现他逃走了。
④子弹没有打中目标。
A.③①④② | B.①③②④ | C.④②③① | D.③④①② |
6.
下面是一则小幽默,顾客的言外之意是( )
一个顾客在酒店喝啤酒,他喝完第二杯之后,转身问酒店老板:“你们这儿一星期卖掉多少桶啤酒?”
老板得意洋洋回答说:“35桶。”
顾客说:“我倒想出一个能使你每星期卖掉70桶的办法”。
老板很惊讶,急忙问道:“什么法子?”
顾客说:“这很简单,你只要将每个杯子里的啤酒装满就行。”
一个顾客在酒店喝啤酒,他喝完第二杯之后,转身问酒店老板:“你们这儿一星期卖掉多少桶啤酒?”
老板得意洋洋回答说:“35桶。”
顾客说:“我倒想出一个能使你每星期卖掉70桶的办法”。
老板很惊讶,急忙问道:“什么法子?”
顾客说:“这很简单,你只要将每个杯子里的啤酒装满就行。”
A.老板克扣顾客,没有给满一杯啤酒。 |
B.老板把杯子装满,就能多卖一倍的啤酒。 |
C.老板给顾客的啤酒太满了,所以卖不动。 |
D.老板太关心顾客了,怕他们喝醉,所以不把杯子装满。 |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自 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 阻绝。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甫《望岳》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小题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小题3】下列选项中两个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小题4】对诗文内容或情感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小题5】下列对诗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小题6】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7】[乙]诗中“割”与“小”的用词之妙,自古为人们所称道,请任选其一加以赏析。
[甲]
自 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 阻绝。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甫《望岳》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决眦入归鸟 ( 裂开 ) | B.良多趣味 (好 ,很好 ) |
C.一览众山小 ( 看 ) | D.夏水襄陵 (冲上,漫上) |
A.自/ 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B.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C.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D.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 |
B.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钱孔入 ,而钱不湿 |
C.春冬之时 以我酌油知之 |
D.则素湍绿潭 学而不思则罔 |
A.甲文乙诗均写景,甲文主要使用时间顺序写景 ,乙诗既使用了时间顺序,也使用了从远到近的空间顺序写景。 |
B.甲文乙诗都是通过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情感,甲文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美河山的热爱之情,乙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
C.甲文第三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动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静景;乙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
D.甲文中表现顺流而下的词是“沿”,表现逆流而上的词是“溯”。 |
A.甲文划线句从听觉角度写景,描写三峡秋天的凄清,渲染一种凄异的气氛,使人感到无限的悲凉;乙诗划线句从视觉角度总括泰山的全貌,突出其雄伟高大的山势。 |
B.甲文第一段“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句,是通过正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山势的雄浑高耸;乙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则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
C.甲文第三段“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表现了“水之清澈,树之繁密,山之高峻,草之茂盛”,体现了本文语言简约凝练的特点。 |
D.乙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望见的泰山的景物,胸怀宏博,用笔不凡。 |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7】[乙]诗中“割”与“小”的用词之妙,自古为人们所称道,请任选其一加以赏析。
3.现代文阅读- (共3题)
8.
①父亲是位农民。他幼年丧父,家中贫穷,没有上过学,因而目不识丁。幸亏 “生活是本无字书”,他从生活中汲取了诸多人生经验和生活智慧,令我至今记忆犹新。
②30多年前的一个冬夜,父亲有事出门,母亲睡在牛棚里看牛。半夜里,窃贼把牛棚的后墙掏出一个大洞,偷走了牛。那时,牛是农家的“半边天”,耕地、打场都指望着它。这下“半边天”塌了,母亲自责得吃不下饭。父亲回来,不但没怪她一句,反而微微一笑安慰她说:“不要气。大风刮走鸭蛋壳,财帛去了人安乐。”后来,父亲借钱又买了一头小牛。
③曾经,我家和二叔家共住一处老宅子。后来分家时,家当应一人一半,但二叔蛮不讲理地霸占了大半。父亲不和他争,母亲责怪他窝囊,他却淡淡一笑说:“不要争。争名夺利是枉然,临死两手攥空拳。”过了几年,二叔因为和他儿媳妇争一点儿菜地,气得突发脑溢血,匆匆离世。
④ 那年,父亲从集市上买回一棵核桃树栽在院子里,栽好之后摸着我的脑袋说:“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栽上就卖钱。等着这棵核桃树给你结核桃吃吧。”可是,我在树下眼巴巴地盼了好几年,却仍然一个核桃也没结。听人说,核桃树有公母之分,母的结果,公的不结果。年年失望惹得我一肚子怒火,我拿着一把锯子对父亲说:“这棵核桃树是公的吧?还不如锯掉算了!”父亲拿过我手中的锯子,呵呵一笑:“不要急。天地从容,万物从容。”
⑤ 我只好耐着性子又等了一年,它终于结出许多青青圆圆的核桃。秋天,核桃成熟了,敲破果壳,吃着清香的核桃仁,我想父亲的话是对的。天地从容,万物从容,人也要从容。
⑥如今,每当闲暇时,我爱细细品味父亲的这三句箴言。“不要气”,教我做一个豁达乐观的人;“不要争”,教我做一个宽容厚道的人;“不要急”,教我做一个镇定从容的人。这三句箴言,虽然简短,却意义深远,每一次品味都促我反躬自省,让我受益匪浅。
【小题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我”回忆的与“父亲”相关的三件事。
例:① 父亲安慰因牛被偷而自责的母亲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给本文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标题( )
【小题3】根据文章内容,说说“箴言”的含义。
【小题4】试分析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①父亲是位农民。他幼年丧父,家中贫穷,没有上过学,因而目不识丁。幸亏 “生活是本无字书”,他从生活中汲取了诸多人生经验和生活智慧,令我至今记忆犹新。
②30多年前的一个冬夜,父亲有事出门,母亲睡在牛棚里看牛。半夜里,窃贼把牛棚的后墙掏出一个大洞,偷走了牛。那时,牛是农家的“半边天”,耕地、打场都指望着它。这下“半边天”塌了,母亲自责得吃不下饭。父亲回来,不但没怪她一句,反而微微一笑安慰她说:“不要气。大风刮走鸭蛋壳,财帛去了人安乐。”后来,父亲借钱又买了一头小牛。
③曾经,我家和二叔家共住一处老宅子。后来分家时,家当应一人一半,但二叔蛮不讲理地霸占了大半。父亲不和他争,母亲责怪他窝囊,他却淡淡一笑说:“不要争。争名夺利是枉然,临死两手攥空拳。”过了几年,二叔因为和他儿媳妇争一点儿菜地,气得突发脑溢血,匆匆离世。
④ 那年,父亲从集市上买回一棵核桃树栽在院子里,栽好之后摸着我的脑袋说:“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栽上就卖钱。等着这棵核桃树给你结核桃吃吧。”可是,我在树下眼巴巴地盼了好几年,却仍然一个核桃也没结。听人说,核桃树有公母之分,母的结果,公的不结果。年年失望惹得我一肚子怒火,我拿着一把锯子对父亲说:“这棵核桃树是公的吧?还不如锯掉算了!”父亲拿过我手中的锯子,呵呵一笑:“不要急。天地从容,万物从容。”
⑤ 我只好耐着性子又等了一年,它终于结出许多青青圆圆的核桃。秋天,核桃成熟了,敲破果壳,吃着清香的核桃仁,我想父亲的话是对的。天地从容,万物从容,人也要从容。
⑥如今,每当闲暇时,我爱细细品味父亲的这三句箴言。“不要气”,教我做一个豁达乐观的人;“不要争”,教我做一个宽容厚道的人;“不要急”,教我做一个镇定从容的人。这三句箴言,虽然简短,却意义深远,每一次品味都促我反躬自省,让我受益匪浅。
【小题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我”回忆的与“父亲”相关的三件事。
例:① 父亲安慰因牛被偷而自责的母亲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给本文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标题( )
A.生活是本无字书 | B.箴言 |
C.父亲的三句箴言 | D.我的农民父亲 |
【小题4】试分析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9.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相关问题。
光阴
①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②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③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衰败成荒凉的废墟 ,使雪亮的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④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年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⑤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全都是由他精心指挥。
⑥他慷慨公正。⑦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⑧不管你权重如山、腰缠万贯,还是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都一视同仁。⑨没有人能将他占为己有,哪怕你一掷千金,他也决不会因此而施舍你一分半秒。
⑩你珍惜他,他就在你身后长出绿阴,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你漠视他,他就化成轻烟,消失得无影无踪。
【小题1】请找出一、二段的中心句,第一段的中心句是第_______句,第二段的中心句是第________句(只填序号)
【小题2】从原文中找出表示下列内容的相关语句(只填序号)
①“他”神奇:第_____句 ②“他”无情:第______句
③“他”慷慨:第______句 ④“他”公正:第______句
【小题3】文中的“它”指_____,本文的中心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段运用的修辞方法有哪些?请至少举出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阴
①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②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③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衰败成荒凉的废墟 ,使雪亮的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④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年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⑤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全都是由他精心指挥。
⑥他慷慨公正。⑦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⑧不管你权重如山、腰缠万贯,还是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都一视同仁。⑨没有人能将他占为己有,哪怕你一掷千金,他也决不会因此而施舍你一分半秒。
⑩你珍惜他,他就在你身后长出绿阴,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你漠视他,他就化成轻烟,消失得无影无踪。
【小题1】请找出一、二段的中心句,第一段的中心句是第_______句,第二段的中心句是第________句(只填序号)
【小题2】从原文中找出表示下列内容的相关语句(只填序号)
①“他”神奇:第_____句 ②“他”无情:第______句
③“他”慷慨:第______句 ④“他”公正:第______句
【小题3】文中的“它”指_____,本文的中心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段运用的修辞方法有哪些?请至少举出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最长的乐章
盛夏的中午,骄阳似火,晒得几乎所有的动植物都失去了精神,只有外号叫“叫巴子”的蝉,特别活跃。因为它冥思苦想了十年(自然是按蝉的岁月计算),终于创作出一部世界上最长的乐章,如今就要问世了。它还特意请了著名的歌手黄莺来欣赏。
听吧,“吱——……”它以高亢的、压倒一切声音的嗓门,从中午唱到傍晚,唱得精疲力竭,总算唱完了。
“这就是我历时十年的创作,你听到了吧?”蝉问。
“没听到。”黄莺直爽地答道。
“没听到?”蝉十分奇怪,“我唱的是世界上最长的歌曲,足足唱了半天,而且唱得非常响,你会没听到?”
“我只听到‘吱吱’的叫声,”黄莺说,“但我没听到什么歌曲。况且你的‘吱吱’也不是你的创作,而是你从别人那里搬来的……”
蝉一听急了,忙说:“但是,有一点你得肯定,我的歌曲在长度方面是世界第一!”
“长,不是坏事,”黄莺说,“但没有内容和净是重复的长,说句不客气的话,这除了给世界增加噪音外,还会有什么别的好处吗?”
【小题1】从选文中找出下列成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疲惫不堪(近: ) 不假思索(反: )
【小题2】蝉为什么特意邀请了著名的歌手黄莺来欣赏自己的歌曲?
【小题3】找出这则寓言中,能概括其思想内容的关键句子。
【小题4】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盛夏的中午,骄阳似火,晒得几乎所有的动植物都失去了精神,只有外号叫“叫巴子”的蝉,特别活跃。因为它冥思苦想了十年(自然是按蝉的岁月计算),终于创作出一部世界上最长的乐章,如今就要问世了。它还特意请了著名的歌手黄莺来欣赏。
听吧,“吱——……”它以高亢的、压倒一切声音的嗓门,从中午唱到傍晚,唱得精疲力竭,总算唱完了。
“这就是我历时十年的创作,你听到了吧?”蝉问。
“没听到。”黄莺直爽地答道。
“没听到?”蝉十分奇怪,“我唱的是世界上最长的歌曲,足足唱了半天,而且唱得非常响,你会没听到?”
“我只听到‘吱吱’的叫声,”黄莺说,“但我没听到什么歌曲。况且你的‘吱吱’也不是你的创作,而是你从别人那里搬来的……”
蝉一听急了,忙说:“但是,有一点你得肯定,我的歌曲在长度方面是世界第一!”
“长,不是坏事,”黄莺说,“但没有内容和净是重复的长,说句不客气的话,这除了给世界增加噪音外,还会有什么别的好处吗?”
【小题1】从选文中找出下列成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疲惫不堪(近: ) 不假思索(反: )
【小题2】蝉为什么特意邀请了著名的歌手黄莺来欣赏自己的歌曲?
【小题3】找出这则寓言中,能概括其思想内容的关键句子。
【小题4】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4.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3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