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2645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1

1.综合题(共2题)

1.
某池塘被DDT污染,经检测发现池塘水中的DDT浓度为0.0005ppm,水塘中各种生物体内DDT浓度如下表所示(表中数据为各种生物所含DDT浓度的平均数)。请分析回答:
检测对象
A
B
C
D
E
DDT浓度(ppm)
0.005
9.8
0.5
0.48
0.04
 
(1)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表格中所涉及到的成分,还缺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表中数据分析,该池塘中几种生物所构成的食物链(网)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和能量流动,其中碳元素主要以______________的形式通过生产者进入生物群落。
(4)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E体内的能量每增加15千焦,则最少需要消耗含______________千焦的___________来实现。
2.
果蝇分布广、易饲养、繁殖周期短、繁殖能力强,染色体数目少,有眼色、翅型、体色等多种性状,是遗传学的模式生物。遗传学家摩尔根以此为实验材料,揭示出了遗传学重要定律。请分析回答:

(1)1910年5月,摩尔根在红眼果蝇群中发现了一只异常的白眼雄性果蝇,这种现象在生物学称做__________________。
(2)果蝇体细胞中有四对染色体,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请写出这只白眼雄性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果蝇的长翅和残翅由一对基因控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一对长翅果蝇交配后产下的子代果蝇性状及数量如图所示,请回答:
①果蝇长翅和残翅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亲代果蝇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子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__。
③亲代的基因通过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桥梁”传递给子代。
(4)果蝇在发育过程中,需要经历不食不动的蛹期,其发育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的幼虫在25℃环境下发育成长翅果蝇;在35~37℃环境下,部分幼虫发育成残翅果蝇,由此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单选题(共11题)

3.
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冬天就落叶,说明梧桐树
A.不适应北方的环境B.不再需要叶片进行光合作用
C.需要降低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D.能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
4.
在图生态系统中,正确的叙述是
A.在此生态系统同中,青蛙处于第三营养级
B.该生态系统中共有四条食物链
C.蛇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农作物→鼠→蛇
D.如果工厂排放的有害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则鸟体内积存的有害物质最多
5.
生物课堂上王老师指着自己受伤的左臂,幽默地说是伤了“支点”。王老师所说的“支点”是( )
A.骨B.骨骼肌C.关节D.神经
6.
动物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来适应所生活的环境。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B.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C.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与遗传因素无关
D.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出现错误的次数越少
7.
下列关于生物生殖与发育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人体的卵细胞中富含营养物质,能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B.嫁接和扦插都能很好地保留植物的性状
C.所有生物的生命都始于受精卵
D.昆虫的变态发育过程受体内遗传物质控制
8.
观察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①在同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数目、形态相同
B.图中①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和DNA
C.图中③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为双螺旋结构
D.图中④是与遗传特征相关的片段叫做基因
9.
下列关于性状与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显性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B.显性性状在后代中出现的几率远远大于隐性性状
C.双亲都是隐性性状个体,后代中不会出现显性性状个体
D.双亲都是显性性状个体,后代中可能出现隐性性状个体
10.
图是探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装置最初的设计者是美国科学家米勒
B.B内模拟的是原始大气的成分
C.正负电极之间能够产生火花放点,作用相当于原始地球条件下的闪电
D.该实验可以证实,原始生命起源于无机物
11.
下列有关植物生殖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①是嫁接,是营养繁殖
B.②是组织培养,能在短时间内繁殖出大量的植物新品种
C.③中种子萌发最先长出的是胚根
D.①②是无性生殖,③是有性生殖
12.
有人把原产丹麦和德国的三叶草移到瑞典的南部栽培,这里气候比较寒冷。最初三叶草茎叶的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但经过若干年后,产量显著提高,人们对这一事实作出以下几点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不耐寒的个体被自然淘汰
B.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繁衍
C.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三叶草在生活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新环境
13.
我国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病规律,有计划地对儿童及青少年进行预防接种,比如通过口服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口服“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口服的“糖丸”属于抗原
C.计划免疫有利于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
D.口服“糖丸”能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

3.(共1题)

14.
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将同期孵化的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20只蝌蚪,平均分成A、B两组; ②A组每天饲喂5克蝌蚪饲料和少量甲状腺激素,B组每天只饲喂5克蝌蚪饲料,不添加甲状腺激素,其余条件保持相同;③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
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要素
后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前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尾脱落的平均时间(天)
尾脱落时的平均体长(cm)
A组
4
7
26
0.7
B组
5
9
37
1.3
 
(1)从实验设计可知,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A组和B组的水量、蝌蚪的数量及大小等条件都必须保持相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他们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选用蝌蚪作为实验材料,其原因之一是:青蛙的发育属于________________。
(5)如果该小组同学要进一步探究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再选择____________只同种、同一批的小蝌蚪,将其___________切除,其余条件应与_____________组相同(填“A”或“B”)。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1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