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2643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6

1.综合题(共4题)

1.
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探究(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东东同学的实验过程如下: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用吸管向石灰水中连续吹气多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他得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请指出他的实验不足之处是:___。
(2)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影响它生活的非生物因素除光、温度以外,还有土壤的潮湿度等,请你利用如图中的甲,乙、丙三个实验装置图作答:
 
①若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选择图中__实验装置,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若将10只鼠妇放入该实验装置的铁盘中央,重复进行5组实验,都经过10分钟后及时统计并记录鼠妇数量。如果在明亮处的鼠妇数量分别是1只、2只、0只、1只、0只,则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
②若要探究“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能否利用乙实验装置进行对照实验?答:__,理由是__。
2.
如图1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2是此生态系统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循环﹣﹣碳循环的示意图:图3是长期受到污染后,某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有害物质相对含量的柱状图。请据图分析并作答:

(1)图1食物网中,共有__条食物链,鹰和蛇的关系是___。
(2)图2碳循环示意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___能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__能表示图一中缺少的生物成分:生理过程①②③④中,能使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体内的是__:氮、磷、硫等物质也和碳一样,在生态系统中___循环。
(3)请写出图3中的这条食物链:___(用甲、乙、丙、丁和箭头表示);下列是据图3的分析,合理的有__(填序号)。
a.甲表示的是生产者﹣﹣草
b.乙表示的是位于第四营养级的鹰
c.丙→丁能量流动逐级减少
d.若丁的数量突然增多,短时间内乙会减少
3.
天然种植的棉花大都是白色的,偶尔在田中会出现一两株彩色的(如棕色)。彩棉用于纺织,可以免去繁杂的印染工序,既降低生产成本,又减少化学物质对人体的伤害,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产品”,现有两株白色的棉花,分别作父本和母本进行杂交,结果子代中有的结白色棉花,有的结棕色棉花。请分析并作答:
(1)在种满白色棉花的大田中,偶尔也会出现一两株彩色棉花,这种现象称为__;棉花颜色的性状有白色和棕色等不同的表现类型,这叫做__。
(2)在上述棉花颜色的杂交实验中,可推断显性性状是__。若用B和b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亲代白色棉花父本和母本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子代中,白色棉花的基因组成是__。
(3)农业技术人员想在短时间内快速繁殖大批彩棉,最理想的方式是利用__技术。危害棉花的第一大害虫是棉铃虫,以前用喷施剧毒农药来防治,现在,科学家已经利用__技术定向培育出“抗虫棉”新品种。这不仅减少了环境中的__污染问题,而且还能降低种植成本和避免农药中毒。
(4)棉铃又叫棉桃,是棉花的果实,由雌蕊的___发育而成。棉铃虫的个体发育过程与蝗虫不同,经历了蛹期,属于___发育。
4.
请阅读并分析下列材料,联系所学作答:
2018年7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指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行为。这是“长生生物”自2017年11月份被发现百白破疫苗效价指标不符合规定后不到一年,再曝疫苗质量问题。
2018年7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指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行为。这是“长生生物”自2017年11月份被发现百白破疫苗效价指标不符合规定后不到一年,再曝疫苗质量问题。
(1)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__制成的生物制品。从免疫的角度看,接种的疫苗相当于__,这种免疫过程属于___(选填“非特异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
(2)若某人被疯狗咬伤后,接种了无效的狂犬病疫苗而感染了狂犬病,则从传染病传播的基本环节看,此患者属于__。引起狂犬病的病原体的结构特征是__。
(3)给健康的人接种疫苗,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这属于__。

2.单选题(共11题)

5.
欢欢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编号
加入的物质
控制的条件
检验方法

馒头碎屑+2mL唾渡
充分搅拌,37℃水浴加热10分
钟加2滴碘液

馒头碎屑+2mL清水
充分搅拌,37℃水浴加热10分钟
加2滴碘液
 
A.实验的变量是唾液
B.改为50℃后,①②号试管均不变蓝
C.只有①号试管变蓝
D.结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6.
当某科学家通过实验宣称他获得一项重要发现时,判断此项发现是否可信的最好理由是(  )
A.他人能否重复其实验并得到相同的结果
B.听听该领域其他权威专家的意见
C.调查这位科学家是否是这一领域的权威
D.看看其撰写实验报告的详细程度
7.
杜甫的《春夜喜雨》脍炙人口,这首诗的意境能充分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影响环境D.环境适应生物
8.
下列各项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不相对应的是(  )
A.“万物生长靠太阳”﹣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C.“一山难容二虎”﹣虎所处营养级高,获得能量少,因此个体数量少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该食物链可以表示为“蝉→螳螂→黄雀”
9.
下列与“狡兔三窟”体现的动物行为属于同一类型是(  )
A.喜鹊筑巢B.黄鼬放臭气C.大雁南飞D.工蜂采花蜜
10.
下列四组生物,有一种生物与其他生物在结构上有显著差异,这些生物是(  )
①骆驼、蛇、鹰、涡虫
②蝗虫、蜗牛、蜘蛛、蜈蚣
③青霉、酵母菌、病毒、木耳
④松树、梧桐、葡萄、柳树
A.涡虫、蜘蛛、木耳、柳树B.涡虫、蜗牛、病毒、松树
C.鹰、蜈蚣、青霉、梧桐D.骆驼、蝗虫、病毒、葡萄
11.
“鹿因茸死,獐因麝亡”,我国特有的藏羚羊因为其比金子还贵重的羊绒,已濒临灭绝,这是因为(  )
A.藏羚羊失去了栖息地B.生存环境受到污染
C.偷猎者的疯狂捕杀D.外来物种的入侵
12.
原始生命起源的大致过程是(  )
A.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
B.原始地球土壤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
C.火山熔岩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
D.紫外线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
13.
如图是甲、乙两种细胞所含染色体的示意图,这两种细胞都是某一雌性动物个体内的正常细胞。据图判断,下列相关推论或叙述最合理的是(  )
A.甲总共含8个基因,乙总共含4个基因
B.若甲具有性染色体,则乙不具有性染色体
C.若甲具有成对的基因,则乙不具有成对的基因
D.甲有4对成对的染色体,乙有2对成对的染色体
14.
如图为一发芽番薯的示意图,甲为番薯的块根,乙、丙为块根上不同的新芽。下列关于甲、乙、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与丙的基因型不同B.乙与丙的基因型相同
C.甲为番薯的生殖器官D.甲与乙的染色体数不同
15.
青少年时期是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关键时期,下列做法不当的是(  )
A.按时作息,坚持锻炼B.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C.远离烟酒,拒绝毒品D.沉湎网络,游戏人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