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比安基岛位于北冰洋诺尔勒歇尔特群岛的海湾入口处,夏季温度通常在 7℃左右,11~4 月份天气最冷,温度大约在-30℃.岛屿由许多岩石堆积而成,岩石上没有灌木、也没有青草。夏季来临后,岩石上会长满苔藓植物,苔藓矮小、细弱、结构简单,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
旅鼠是一种小型的啮齿类动物,以苔藓为食,常年居住在北极,体形椭圆,腿短,耳朵小。毛上层为浅灰色或浅红褐色,下层颜色更浅,有的旅鼠在冬天时毛色变为全白,有利于保护自 己。 大量的旅鼠为北极狐提供了食物。 但在这个岛屿上,北极熊却是最凶猛、力气最大的动物,北极狐、海豹和海象都可能成为它的美餐。
这个人迹罕至的北极小岛,现在却面临着全球变暖和有机污染物的威胁。 PFOS是一种化工产品,应用在工业和生活领域。 美国、日本每年生产的 PFOS只有 20~30%在使用中消耗掉,其余 70~80%排入环境。 PFOS污染大气、水和土壤后,会进入生物体内。 动物繁殖实验发现 PFOS会影响北极熊的生育能力,且每千克动物体内含有 2毫克 PFOS时动物就有可能死亡。 加拿大科学家在北极狐和北极熊肝脏中已经发现了较高浓度的 PFOS,如不采取任何措施,预计到 2050年北极熊数量将减少 30%以上。
(1)请写出比安基岛上一条完整的食物链:_________。
(2)在比安基岛这个生态系统中,文中没有提到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其在生物圈的作用是_________
(3)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包括非生物因素和_______,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请举例说明旅鼠适应其生存环境的结构特征有_____。(举一例即可)
(4)由于PFOS难于分解并能沿着______不断积累,最终会在_______体内发现最高浓度的 PFOS。
(5)美国地质调查局的阿特伍德博士利用无线电项圈跟踪北极熊,收集数据、分析并研究它们 的活动范围、食物来源和繁育幼崽的数量,其中运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填写下列选项字母)。
(6)在二十世纪前,比安基岛上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比例一直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随着全球变暖和有机污染物的威胁,海豹、北极熊的数量都在减少,说明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比安基岛位于北冰洋诺尔勒歇尔特群岛的海湾入口处,夏季温度通常在 7℃左右,11~4 月份天气最冷,温度大约在-30℃.岛屿由许多岩石堆积而成,岩石上没有灌木、也没有青草。夏季来临后,岩石上会长满苔藓植物,苔藓矮小、细弱、结构简单,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
旅鼠是一种小型的啮齿类动物,以苔藓为食,常年居住在北极,体形椭圆,腿短,耳朵小。毛上层为浅灰色或浅红褐色,下层颜色更浅,有的旅鼠在冬天时毛色变为全白,有利于保护自 己。 大量的旅鼠为北极狐提供了食物。 但在这个岛屿上,北极熊却是最凶猛、力气最大的动物,北极狐、海豹和海象都可能成为它的美餐。
这个人迹罕至的北极小岛,现在却面临着全球变暖和有机污染物的威胁。 PFOS是一种化工产品,应用在工业和生活领域。 美国、日本每年生产的 PFOS只有 20~30%在使用中消耗掉,其余 70~80%排入环境。 PFOS污染大气、水和土壤后,会进入生物体内。 动物繁殖实验发现 PFOS会影响北极熊的生育能力,且每千克动物体内含有 2毫克 PFOS时动物就有可能死亡。 加拿大科学家在北极狐和北极熊肝脏中已经发现了较高浓度的 PFOS,如不采取任何措施,预计到 2050年北极熊数量将减少 30%以上。
(1)请写出比安基岛上一条完整的食物链:_________。
(2)在比安基岛这个生态系统中,文中没有提到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其在生物圈的作用是_________
(3)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包括非生物因素和_______,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请举例说明旅鼠适应其生存环境的结构特征有_____。(举一例即可)
(4)由于PFOS难于分解并能沿着______不断积累,最终会在_______体内发现最高浓度的 PFOS。
(5)美国地质调查局的阿特伍德博士利用无线电项圈跟踪北极熊,收集数据、分析并研究它们 的活动范围、食物来源和繁育幼崽的数量,其中运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填写下列选项字母)。
A.实验法 | B.观察法 | C.调查法 |
2.综合题- (共2题)
2.
姜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在各地广泛裁培,其食用部分是它的根状茎。
(1)人们常用姜的块茎进行繁殖,这种方式属于_____生殖。随着姜的生长,姜块逐渐膨大,有机物积累逐渐增多,这是_____作用的结果。
(2)进入夏季,温度升高,光照增强,却出现减产现象。技术人员进行实验,探究高温对姜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

实验中,除温度外,其他条件应_____。从图1与图2中可以看出,高温对姜叶片的影响是_____,从而导致光合作用_____。
(3)姜的种植过程中,人们普遍使用间作套种的方法,如在姜的四周栽培芋头、玉米、向日葵等高大作物,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姜的产量,这其中的原理是_____。
(1)人们常用姜的块茎进行繁殖,这种方式属于_____生殖。随着姜的生长,姜块逐渐膨大,有机物积累逐渐增多,这是_____作用的结果。
(2)进入夏季,温度升高,光照增强,却出现减产现象。技术人员进行实验,探究高温对姜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

实验中,除温度外,其他条件应_____。从图1与图2中可以看出,高温对姜叶片的影响是_____,从而导致光合作用_____。
(3)姜的种植过程中,人们普遍使用间作套种的方法,如在姜的四周栽培芋头、玉米、向日葵等高大作物,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姜的产量,这其中的原理是_____。
3.
青蛙是两栖动物的代表,它不仅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也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是人们研究动物的运动、进化等方面的重要材料。
(1)青蛙的幼体为蝌蚪,生活在水中,发育过程中逐渐长出肺和四肢,尾消失,成体可以在陆地生活。这种变态发育过程为生物由_____向_____进化提供了有利的证据。
(2)青蛙运动系统的构成与人类相似。其运动能力强,善于跳跃,是因为后肢有发达的肌肉,可通过肌肉的收缩牵拉_____运动。
(3)如图为蛙后肢腓肠肌示意图,图中①是肌腹,②是_____,解剖肠腓肌后发现,除了肌肉组织,其中还有能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血液,这属于_____组织,也
有能接受刺激和产生兴奋的神经,所以,从构成蛙的结构层次来看腓肠肌属于_____。
(4)青蛙的运动,除了神经系统与运动系统参与外,还需要_____系统(至少写出两个)共同配合才能完成。
(1)青蛙的幼体为蝌蚪,生活在水中,发育过程中逐渐长出肺和四肢,尾消失,成体可以在陆地生活。这种变态发育过程为生物由_____向_____进化提供了有利的证据。
(2)青蛙运动系统的构成与人类相似。其运动能力强,善于跳跃,是因为后肢有发达的肌肉,可通过肌肉的收缩牵拉_____运动。
(3)如图为蛙后肢腓肠肌示意图,图中①是肌腹,②是_____,解剖肠腓肌后发现,除了肌肉组织,其中还有能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血液,这属于_____组织,也
有能接受刺激和产生兴奋的神经,所以,从构成蛙的结构层次来看腓肠肌属于_____。
(4)青蛙的运动,除了神经系统与运动系统参与外,还需要_____系统(至少写出两个)共同配合才能完成。

3.单选题- (共13题)
4.
街头绿地对调节城市生态系统局部小气候有着重要的作用。生物小组的同学们在石景山区内选取了4块大小相同但植物种类不同的样地,进行了日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的测量,结果见图。下列关于街头绿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通过降温和增加湿度调节局部小气候 |
B.对局部小气候的调节,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
C.增加街头绿地的面积有利于城市生态系统的水循环 |
D.植物种类越复杂,调节局部小气候的能力越强 |
5.
生物课上制作生态瓶,老师给出的材料用具有透明且可以密封的广口瓶、蒸馏水、河水、菹草、金鱼藻、沙土、小鱼、小虾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蒸馏水比河水更干净,所以用蒸馏水做生态瓶更好 |
B.生态瓶中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生态瓶维持的时间越长 |
C.生态瓶太小,所以其中的物质和能量是不会流动的 |
D.太阳的光能是生态瓶中所有生物的根本能量来源 |
6.
网购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下还流行“海淘”和“代购”,是指从国外网购商品些未加工食品类商品,可能会携带虫卵和微生物,若这样的生物流入境内,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①丰富当地生物多样性 ②引起传染病流行传播③成胁当地生物多样性 ④造成外来生物入侵 ⑤增加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①丰富当地生物多样性 ②引起传染病流行传播③成胁当地生物多样性 ④造成外来生物入侵 ⑤增加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A.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④⑤ | D.①③⑤ |
7.
经调查和分类鉴定发现,北京山区野生植物有1 166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7种,二级保护植 物45种,三级保护植物105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分类鉴定的主要依据是它们的生活环境 | B.如果某物种消失,可用同属其他植物替代 |
C.同一保护级别的野生植物间亲缘关系更近 | D.保护这些物种的根本措施是保护山区环境 |
8.
自然界的生物通过生殖得以延续和发展,有关生物生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在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 |
B.昆虫与鸟类一样都是体外受精、卵生 |
C.青蛙在抱对的过程中完成体内受精,然后把受精卵排到水中进行孵化 |
D.与无性生殖相比,植物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能更稳定地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 |
9.
多肉植物既可观茎叶,又可观花,是很多人喜欢的萌宠。下列关于多肉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属于被子植物 |
B.“肉”是它肥厚的茎或叶,能够储存水分,适应干旱少水的环境 |
C.不能进行有性生殖 |
D.其肉质叶片可以生根长出新植株进行无性生殖 |
10.
下列关于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
B.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半 |
C.生殖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桥架 |
D.一个家族中男性的Y染色体不可能来自同一个祖先 |
11.
某种昆虫的蛹色为褐色。在实验室经射线辐射后,其后代出现白色蛹的个体。培养白色蛹,并使它们的成虫相互交配,子代都为白色蛹。然后将白色蛹与褐色蛹杂交,子代都为褐色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射线辐射使遗传物质改变导致可遗传的变异 |
B.蛹的褐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 |
C.蛹的褐色为显性性状,白色为隐性性状 |
D.白色蛹昆虫体内也含有控制蛹为褐色的基因 |
12.
2018.11.26日,首例人类基因编辑婴儿诞生的消息在朋友圈刷了屏。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贺建奎26日宣称,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诞生,这对双胞胎姐妹尚处于胚胎未植入母亲子宫时,其中一个基因(CCR5)经过基因编辑修改,使HIV(艾滋病)病毒无法入侵人体细胞,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个技术在中国科学界和互联网引发了巨大的伦理质疑。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这对双胞胎姐妹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相同 |
B.编辑和改变基因,可以改变生物的性状 |
C.使用基因编辑技术来“改造人类”是合法的 |
D.基因编辑婴儿抵抗艾滋病属于特异性免疫 |
13.
长期使用克霉唑乳膏治疗足癣,药效会逐渐下降,原因是( )
A.药物的使用量过少或药效不稳定 |
B.药物使病原体慢慢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
C.少数抗药性强的病原体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 |
D.病原体经过长期努力适应了有该药物的环境 |
14.
2018年,我国科学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成功培育出世界上首例灵长类动物﹣﹣猕猴“中中”和“华华”。两只猕猴的基因都来自同一只流产的雌性猕猴胎儿,其培养过程见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科学家培育猕猴的过程中使用了转基因技术 |
B.这两只猕猴的性别都是雌性 |
C.两只猕猴与“多利”羊的诞生过程相似 |
D.理论上此技术可培育出大批基因完全相同的猕猴用于医学研究 |
15.
2018年8月3日至15日,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琉璃河镇各一个养殖场排查出非洲猪瘟疫情。由多部门联合进行非洲猪瘟的防控:建立多道防线和多级屏障,在疫点周围3公里范围内扑杀所有生猪并无害化处理,对猪场进行全面消毒,对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在疫区外围设立检验检疫站和消毒站,控制动物运输车辆的移运,对出入的人员和车辆进行消毒。提醒大家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经过检疫的猪肉;切菜时生熟砧板要分开使用,确保食肉安全。要勤洗手,多注意个人卫生。下列有关分析错误是( )
A.在疫点周围3公里范围内扑杀所有生猪并无害化处理是控制传染源 |
B.对猪场进行全面消毒,对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是切断传播途径 |
C.对出入的人员和车辆进行消毒是保护易感人群 |
D.非洲猪瘟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 |
4.选择题- (共1题)
5.-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资料分析题:(1道)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