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贵州省安顺市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262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5/24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游说(shuì)  游弋 (yè) 汩汩流淌(gǔ) 不知所错(cuò)
B.渲染(xuàn) 倔强(jué) 心无旁骛(wù) 含情脉脉(mò)
C.剽悍(biāo)  祈祷(qí)    眼花瞭乱(liáo)    叱咤风云(zhà)
D.慰藉(jiè)  襁褓(qáng)  金榜题名(tí) 匹极泰来(pǐ)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危害的紧要关头,有极少数干部,或无动于衷,或畏缩不前,其所作所为,与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身份极不相称。
B.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C.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D.我们班的王芳和李红青梅竹马,她们像亲姐妹一样整天形影不离。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菲律宾单方面提交南海国际仲裁案,不是为了解决争端,而是妄图否定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
B.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决不能骄傲自满。
C.童话《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D.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严防甲型H7N9流感病毒不再扩散。
4.
依次填入横线的语句顺序恰当的是(   )
两进院落以上的四合院,多分为外宅和内宅两部分。______________
①外宅为宾客居住,内宅为主人居住。
②垂花门为四合院内的二进门,俗称“二门”。
③内外宅之间用一堵墙隔开,这堵墙上的门通常用垂花门。
④所谓“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二门”,指的就是垂花门。
A.③①④②B.①②③④C.③①②④D.①③②④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古文《三峡》,完成小题。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嗽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 略无阙处 (2) 不见曦月    (3) 乘奔御风    (4) 哀转久绝
【小题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小题3】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小题4】第四段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
【小题5】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相关链接】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20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
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的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三峡大坝的建设进程。
导游词: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文章《感忆恩师》, 完成小题。
感忆恩师
蒋建平
七岁以前,我一直待在乡下的奶奶家。奶奶常带我去割猪草。我背着小背篓,在高低错落的田埂上蹦蹦跳跳。那时候,我觉得割猪草是最快乐的事。这样的经历导致我在上学的第一天被妈妈拿着火钳在后面赶着去学校。我一路上都在哭着喊:“我要回家跟奶奶割猪草!”
她是我的学前班老师,也是我人生中第一位语文老师。那时候,学校安排班主任在学校门口接低年级的学生,我被她拉着走向教室。可能是在陌生人面前不敢哭闹,我乖乖地跟着她走。我一边走,一边不时抬头去看她——①她总是笑着,剪个女士包头,黑发中夹杂着很多白发,阳光下白发显得很是耀眼,只是右边眼睛上长着一个瘤子,比较大了,多少遮住了眼睛,倒也不令我这个年纪的孩子害怕。“快进教室吧,喜欢割猪草的小朋友。”她俯下身来看我,依旧笑着。
上课并不是什么难事,我最愁的是下午放学前。老师总要求我们在下午最后一节课写当天的作业,写完给老师批阅过关了才能回家。长时间的“神游”加上七岁前并不像其他大部分同学那样接受了父母的早期教育,我比其他同学“晚发育”很多,每次放学都是“雷打不动”地最后一个回家。很多时候因为写不出作业,看着身边的同学一个个背着书包回家,我就会开始哭,越哭越大声。老师们大多在我一哭起来时就没了办法,只能催着我收拾书包回家,以免打扰其他同学写作业。②但这在她那里并不奏效
那天,我照旧不会写作业,拼音字母歪歪扭扭地写得乱七八糟,擦了又擦,纸都被擦破了。教室里的同学渐渐少了起来,我望了望讲台上的她,像前几次写其他作业那样,“哇哇”哭了起来。我抬头看了看她,她还是翻着手中的作业本,我顿了顿,鼓足气,哭得更加起劲。泪眼中她向我走了过来,我心中开始窃喜。“不要哭了,你这招对我没有作用,你的事其他老师都跟我说了。我不会因为怕你哭就让你回家,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但是如果你想早点回家,你可以叫我教你。”我用手背抹了抹眼泪,小声抽泣着说“好”,心里却是一百个不愿意。她在旁边的座位坐了下来,拿过我的作业本,叫我仔细看着,一边写一边跟我说着该如何起笔如何转弯如何结束。就这样,她在每一行的开头端端正正地写下字母,写完后把作业本推过来:“照着老师写的字母写,你在老师写的字母后面跟着写满一行,写完咱们就一起回家。”我接过她手中的笔,看着她在前面写的字母,又回忆她写时跟我说的话,小心翼翼地写下了一个“ɑ”,刚写下,就听见她说“好,很好”。我抬头看她,她正笑着看我。她总在我写下一个字母后表扬我,我就写得越来越快,下笔时也不犹豫了。六行字母全部写完后,她轻轻地为我鼓掌,说:“你写得比老师还好。真棒!”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回应她,只是看着她笑。她捏了捏我的脸,用手背擦了擦我脸上未干的眼泪:“明天写作业不要哭啦,你看你明明会做的。现在咱们回家。”她用手背擦我的脸时,我觉得暖暖的却有点疼,好像能感觉到她手背上的细纹。长大后,才知道,那些细纹,因为总是接触粉笔,才会被刻画得那么深,那么糙。
后来,有大概半个学期的时间她都陪着我写作业,冬天天气冷的时候,学校给每个老师都配备一个火桶,早上起来在食堂借些火种燃起炭,晚上又用灰盖住保留火种。她总把自己带的火桶让给我坐,自己坐在冰冷的板凳上,看我写完。
大概我上一年级的时候,她离开了学校,我之后再也没见过她。可是我知道,是因为她,因为喜欢她,我才喜欢上了语文这门课,才开始编织起自己的文学梦来。
【小题1】文章第一段写“我”喜欢和奶奶割猪草的事,有什么作用?
【小题2】画线句子①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小题3】“最愁的是下午放学前”的原因是什么?
【小题4】画线句子②中“这”具体指代的是什么?
【小题5】文章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小题6】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名著阅读(共1题)

7.
名著导读
“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华,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胎,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这段文字出自于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   __,本书中你最喜欢的一个情节是    ,文中提到的石猴是     ,后经九九八十一难,修成正果被封为

5.语言表达(共1题)

8.
仿照例句,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句子,组成前后对称的句子。
如果人生是一本书,童年就是浸满淡淡清香的扉页;如果人生是一首曲,童年就是__________;如果人生是一个故事,童年就是__________  _;如果人生是一年四季,童年就是_______ ___。

6.作文(共1题)

9.
请从下面两道题目中任选一道题目写一篇作文,抄袭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不得分。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人名;
(3)不少于 600 字。
题目一:“ 《怎一个“ ”字了得》 ”补全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攀登是一种向上的姿态,也是一种追求的过程;攀登意味着体力的付出,更意味着意志的坚定;攀登是一种情感的挣扎;攀登意味着位置的变化,更意味着境界的开拓……攀登是克服外部的困难,攀登是战胜内在的自我。环顾身边的社会,攀登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大至国家、民族,小至单位、个人,无不在攀登中表现“真我”,决出胜负。
请以“攀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