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261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27

1.诗歌鉴赏(共1题)

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1)山气日夕佳   日夕:
⑵飞鸟相与还   相与:   
(3)欲辨已忘言  辨:
【小题2】本诗表达作者 的人生理想。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2.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节选)。(12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俶尔远逝, 。似与游者相乐。(注:空格部分见默写题)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元结《右溪记》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其境过清() ② 不可状()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小题3】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4分)
甲文:   
乙文:   
【小题4】两文在写法上都是借景抒情,请结合其中一篇举例说明。(2分)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生命需要等待
詹克明
(1)生命体拥有最复杂的结构,最精确的联系,最协调的配合,以及最完美的功能。
(2)不过越是高级有序的体系也越容易脆弱,其对外界环境的要求也越是严格,有时甚至近于苛刻。然而,这种严格条件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得到满足,因此对生命体而言,它还必须同时具备另外一套生存本领,那就是等待。一旦环境恶劣,生命无法正常维持,它会借助某种方法,使之能够蛰伏潜藏,确保挨过难关,待环境适宜之时再求发展。
(3)一般说来,有序程度较为低级的生命体,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对恶劣环境的承受能力也会相应增强。例如,人类一旦失去1/5的水分就会死亡,而蚯蚓即使失去自身体液的3/5也还没有达到受伤害的程度。对于一些更为低级的“隐生生物”(如小麦中的线虫),即使失去自身水分的99%,一旦得到合适的水分补充也还能恢复生命。低等级的植物也有同样的例证,据说一块干燥的苔藓在博物馆中居然度过了120年,过水还能照样成活。可见,降低有序程度可以成为生命等待的有效手段。
(4)以降低有序等级来实施等待固然可以有多种方式(如严冬到来之际,许多植物舍弃茎叶,却将养分储存于地下茎、鳞茎、块茎之中,以待来春萌发),但几乎所有最高等级植物都采用降序最为彻底的“种子”方式来保存生命。与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相比,一粒微小种子的有序程度不知要低几个数量级了。它们是生命的真正隐者,你从一粒种子中绝看不到花朵的美丽芬芳,果实的甘甜香美,茎干的分支结构,叶片的光合作用,庞大的植根体系,以及复杂的维管束组织。但是所有这些精妙绝伦的高级有序结构,无一遗漏地深藏在这颗貌不惊人的种粒之中。
(5)每一粒种子还是整个物种的生命微缩,是一座完整的物种基因库,它贮存了历史,也孕育着未来。
(6)等待是一种强韧的生命状态。许多沙漠植物生命周期都很短促,它们能在下雨过后的短短几天内就完成一次生命全程。戈壁上有一种植物,只要一场雨,它就立即抽芽,急速地生根、长叶、开花、结果,仅在八天里就能完成一株显花植物全部的生命周期。此后,新一代的种子又会重新归于安静的等待。在这片一年也未必能下场透雨的戈壁滩上,也许等待了两年时间就是为了这历时八天的生命辉煌。对这些沙漠植物来说,也许等待反倒是生命的主要存在方式。
(7)当然,在植物界还有等待年代更为长久的种子,那就是古莲子。它们才是真正做到“千年等一回”的强者,这种坚韧顽健的生命力真让人肃然起敬。
(8)生命必须包含等待,甚至可以说,没有学会等待的生命就不具备生存的资格。
(9)等待是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零级动态”,它时刻准备着,随时都在等候启动的信号。
【小题1】请根据提示填空,概括全文主要信息。
(1)   ——降低有序程度可以成为生命等待的有效手段—— (2) ——等待是一种强韧的生命状态
【小题2】第③段中的“一般说来”在句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小题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级有序的生命体系,对环境的要求过于严刻,往往不能得到满足,因而容易脆弱。
B.许多沙漠植物往往要经过漫长的等待才达到短暂的生命辉煌。
C.本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生存环境在生命体等待过程中的重要性。
D.本文不但揭示了生命体的生存规律,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生活哲理。
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感谢你,帮我点亮智慧之灯
(1)深秋季节,我又一次要教心目中最崇敬的鲁迅先生的作品《故乡》了。在教该课之前,为了不落窠臼,我做了充分准备,认真设置教育目标,精心安排教学方法。我要让文豪的作品感动学子,我要使大师的思想薪火相传。
(2)“‘……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一个‘捏’字,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一位机智、勇敢的小英雄形象……”我忘情地分析着大师勾描的神异图画,一个声音中止了我的兴奋。
(3)“老师,这里的描写不真实!”
(4)舒可,又是他!提起这个舒可,我就气不打一处来,班里数他的奇思怪想最多。上《谈骨气》,讲到“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他说作者的分析没道理,“难道慈善家施舍给穷人财物就一定是要穷人给他办事?”上《麦琪的礼物》,讲到杰姆卖了金表换钱给德拉买发梳的事例,他说杰姆做得不对,“他怎么能把三代祖传的金表卖掉给妻子买礼物呢?能对得起祖宗吗?”现在,他竟然敢指责我崇敬的大师的描写不真实,真是胆大包天!
(5)我忍无可忍,却装着若无其事地问:“你觉得这里的描写哪儿不真实?”
(6)“‘捏’一柄钢叉,能使得上劲吗?能尽力刺猹吗?钢叉又不是小木棍,可以捏住吗?”舒可振振有辞。
(7)“你知道什么,‘捏’这个词用得就是好,你让我捏捏你的胳膊,看看能不能使上劲!”
(8)“你‘捏’过钢叉吗?如果没‘捏’过,怎么知道不能‘捏’?”
(9)还没等我接茬,课代表王凡和学委汤小茹便开始反驳了。说实话,我这个语文老师算得上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他们总是愿意用各种方式来维护我的尊严。
(10)“哎唷,你这是‘捏’吗?简直就是在‘掐’嘛!”后排的张天娆因为被同座掐了一下,怪声尖叫,惹得其他同学一阵哄笑。
(11)“我见过渔叉,一般都是用粗竹竽做柄,不可能‘捏’得紧!”舒可的语气斩钉截铁。
(12)我开始冷静下来,觉得舒可的分析不无道理,然而大师的用词怎么可能不准!是不是我对“捏”这个词未理解透?
(13)“老师,我也觉得‘捏’用得不好,只听说有‘捏泥人儿’、‘捏把汗儿’,‘捏一柄叉’可没听说过。”一向沉静少话的李蓉这时也开了口,舒可看到有人赞同他的观点,面露得意之色。
(14)我感到有些狼狈。尽管舒可的得意样让我很不舒服,但我知道不能草率行事,因为我实在找不到反驳舒可的理由。
(15)“同学们,我们课后查一查工具书,仔细了解一下‘捏’的意思,看看这个地方‘捏’字到底能不能用?舒可同学,下一节课我们来共同回答这个问题,好吗?”
(16)舒可仿佛看出了我的真诚,收敛了得意之色,无声地点了点头。
(17)下课后,我立刻找出词典,翻查“捏”意。《现代汉语词典》上白纸黑字写着:捏,用拇指和别的手指夹。照此解释,此动作作用在细小的物体上才能使上力,作用在钢叉上恐怕确实难以使上劲。难道大师也有用词不准的时候?不管怎样,舒可分析问题的方式是值得肯定的,他的个性是应该受到尊重的。难道我要因为可怜的虚荣和无知的偏见来委屈一位慎思好学、富有主见的学生吗?心灵深处,我拷问自己。我想我要在下一节语文课前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妥善办法。
(18)第二天的语文课似乎来得特别慢。以前上课前,我总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哪知今天却倍受煎熬。我将怎样面对舒可和那班信服我的学生呢?办公室的门这时开了,舒可喊着“报告”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柄晾衣叉。“老师,我做了试验,你看,我‘捏’着晾衣叉确实使不上劲,不信你试试。”他用拇指和其他几个手指捏着晾衣叉,递到我面前,两眼真诚地看着我。那份真诚甚至令我不敢和他对视,同时也点亮了一名教师内心的智慧之灯。“老师,晾衣叉柄的直径我测量了,大约2厘米,我估计一般钢叉的柄还可能粗一些。”舒可接着说。我觉得嗓子眼有些发哽。除了愧疚、悔恨,我对面前的舒可还能说什么呢?那天走进教室的第一句话我就说:“舒可的分析很有道理,‘捏’着钢叉刺猹恐怕是不太恰当。那么在这里,应该用什么词更恰当一些呢?”“拿”、“举”、“持”……“看来,你们用词不比大师差嘛。”教室里充满了善意的笑声。
【小题1】根据文意,完成下面填空。
教《故乡》前,“我” (1) ,想让文豪的作品感动学子。课堂上,“我”忘情地分析大师“捏”字用词的妙处,可是 (2) 。同学们的争论声此起彼伏,让“我”很尴尬。课后,我及时查阅词典,发现“捏”字真意。第二天的语文课堂上, (3)      。
【小题2】品读下面句子,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我忘情地分析着大师勾描的神异图画,一个声音中止了我的兴奋。
【小题3】作者为什么用“感谢你,帮我点亮智慧之灯”作为文章的标题?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小题4】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文中老师的形象。
【小题5】学了本文,你对“语文课堂”一定会有新的认识,请你结合自己平时的语文课堂谈谈你的想法。

4.作文(共1题)

5.
影响,现代汉语中第一条解释——对别人的思想或行动起作用。胡适的母亲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他,让他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影片《摔跤吧爸爸》用体育的方式讲述着热血人生的励志哲理,引导青少年刻苦努力,积极进取。……生活中,处处有影响。请你以“影响”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①600字以上,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考生个人身份的信息。

5.其他(共2题)

6.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贝多芬的音乐天赋是他的母亲发现的。
(2)阿龙纳斯在荒岛上秘密建造一艘名为诺第留斯号的潜艇。
7.
填空题。
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所写的贝多芬、 (1)        (2)    三位伟人, 三人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作品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    (3)  的精神。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作文:(1道)

    其他:(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