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请根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中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缺少___;丙装置中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___不适宜;丁装置中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没有___。
(2)要想证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的实验装置是____和____。
(3)若以上环境条件均满足,种子一定萌发吗?___。你的理由是____。
装置 | 种子所处的环境 | 实验结果 |
甲 | 干燥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中 | 种子不萌发 |
乙 | 潮湿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中 | 种子萌发 |
丙 | 潮湿的棉花,置于冰箱冷藏室(4℃) | 种子不萌发 |
丁 |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 置于25℃的橱柜中 | 种子不萌发 |
(1)甲装置中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缺少___;丙装置中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___不适宜;丁装置中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没有___。
(2)要想证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的实验装置是____和____。
(3)若以上环境条件均满足,种子一定萌发吗?___。你的理由是____。
2.
如图中,图(一)示某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生物体内的黑点表示难以被生物分解和排出的某些有毒物质;图(二)示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该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B]水蚤与虾蟹类在结构上均具有相同的特点,被称为______动物;[C]是蜻蜓的幼虫,它的发育过程属于______变态发育。
(2)图(二)中,能够表示食物链中[D]小鱼体内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的是______;图示的五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______,最终危害人类的健。
(3)图(一)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分解者和______部分。
(4)大量排出工业污水使淡水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能力是有限的。

(1)图(一)中的[B]水蚤与虾蟹类在结构上均具有相同的特点,被称为______动物;[C]是蜻蜓的幼虫,它的发育过程属于______变态发育。
(2)图(二)中,能够表示食物链中[D]小鱼体内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的是______;图示的五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______,最终危害人类的健。
(3)图(一)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分解者和______部分。
(4)大量排出工业污水使淡水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能力是有限的。
3.
桃在中国人眼中是长寿的象征,因此有“寿桃”之称。桃树属于绿色开花植物,所接的桃子有有毛的(毛桃)和无毛的(滑桃)之分。滑桃上市较早,但口感和营养均不及毛桃。毛桃又分为“离核”和“黏核”两个品系,“离核”桃果肉与果核分离;“黏核”桃的果肉与核不分离。桃的果肉中富含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物质。《大明本草》中说,将桃晒成干制成桃脯,经常服用,能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食用前要将桃毛洗净,以免刺入皮肤,引起皮疹;或吸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咽喉刺痒等症。
(1)桃子可食用的部分“果肉”是由花结构中的________发育而来的。
(2)“离核”和“黏核”的不同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的多样性。
(3)将“桃的果肉晒干制成桃脯”的防腐原理是________。
(4)在遗传学上,桃子中的毛桃和滑桃被称作_______,若想在一棵桃树上得到“离核”和“黏核”两个品系,可用______的方法。
(5)根据_____组数据,可以判断______为隐性性状。
(6)若用R、r分别表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则第III组亲本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
(1)桃子可食用的部分“果肉”是由花结构中的________发育而来的。
(2)“离核”和“黏核”的不同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的多样性。
(3)将“桃的果肉晒干制成桃脯”的防腐原理是________。
(4)在遗传学上,桃子中的毛桃和滑桃被称作_______,若想在一棵桃树上得到“离核”和“黏核”两个品系,可用______的方法。
杂交方式(亲代) | 子代总数(棵) | 毛桃(棵) | 滑桃(棵) |
I .毛桃×毛桃 | 100 | 100 | 0 |
II .毛桃×滑桃 | 100 | 52 | 48 |
III .滑桃×滑桃 | 100 | 24 | 76 |
(5)根据_____组数据,可以判断______为隐性性状。
(6)若用R、r分别表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则第III组亲本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
2.单选题- (共5题)
4.
如图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图中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与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B. 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变蓝色、②③不变蓝色
C. 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任何结论
D. ②与③对照,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消化的作用

A. ①与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B. 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变蓝色、②③不变蓝色
C. 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任何结论
D. ②与③对照,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消化的作用
6.
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和骨骼肌组成 |
B.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 |
C.先天性行为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 |
D.学习行为与遗传因素没有关系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