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鸟类学家廷伯根对黑头鸥习性的早期观察中,发现一个现象:雏鸥孵出不久,双亲便把蛋壳残片用喙捡起,飞到远离鸟巢的地方将其扔掉。针对该现象,廷伯根提出问题:黑头鸥为什么要将蛋壳残片抛离?
(1)针对问题,作出假设:_____(至少写出两种)。
(2)廷伯根进行了系列实验
实验1:把很多黑头鸥的蛋分散放在养鸥场外的沙滩上,其中有些蛋保持自然色(即蛋壳外表面的杂色),其他蛋都被涂上醒目的白色(即蛋壳内表面的颜色);从隐蔽处观察数日,记录乌鸦和银鸥对2种蛋的捕食率。结果:69枚白色蛋被取食43枚,而同样数里的杂色蛋只被取食了13枚。
实验2:把一些完整的天然杂色蛋分散地放置在沙地上,然后再把一些破蛋壳放在离完整蛋不同距离的地方(分别是15m、100m和200m),观察捕食者反应。预测实验2较可能的实验结果:_____。
(3)实验1和2的变量分别是_____;黑头鸥繁殖期“抛壳”行为的原因,根据实验1和2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从获得途径上看属于动物的_____行为。产有硬壳的卵是鸟类的重要特征。卵壳对于卵的作用是_____(至少写出两点)。动物的行为以及结构是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通过_____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1)针对问题,作出假设:_____(至少写出两种)。
(2)廷伯根进行了系列实验
实验1:把很多黑头鸥的蛋分散放在养鸥场外的沙滩上,其中有些蛋保持自然色(即蛋壳外表面的杂色),其他蛋都被涂上醒目的白色(即蛋壳内表面的颜色);从隐蔽处观察数日,记录乌鸦和银鸥对2种蛋的捕食率。结果:69枚白色蛋被取食43枚,而同样数里的杂色蛋只被取食了13枚。
实验2:把一些完整的天然杂色蛋分散地放置在沙地上,然后再把一些破蛋壳放在离完整蛋不同距离的地方(分别是15m、100m和200m),观察捕食者反应。预测实验2较可能的实验结果:_____。
(3)实验1和2的变量分别是_____;黑头鸥繁殖期“抛壳”行为的原因,根据实验1和2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从获得途径上看属于动物的_____行为。产有硬壳的卵是鸟类的重要特征。卵壳对于卵的作用是_____(至少写出两点)。动物的行为以及结构是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通过_____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2.
下面是有关珊瑚的介绍。阅读回答问题:

(1)珊瑚虫体内生活着种海藻叫做虫黄藻。造礁珊瑚虫生长发育需要的氧气以及有机物由虫黄藻提供,而其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氮、磷等无机物则提供给虫黄藻。虫黄藻与珊瑚虫之间的关系是_____。各种珊瑚,都向见光面扩展,背光面即使有充裕的空间,也不向这方向发育。通常在10~20m阳光充足和温暖的浅水区,珊瑚虫才得以充分发育,造就出珊瑚礁。珊瑚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方向和范围的原因是_____。
(2)珊瑚礁和珊瑚岛上生活的所有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可以看作是一个_____。如图为海岛珊瑚礁发展过程中,不同年份,珊瑚礁体积,生物的种类数、生物个体数变化。由曲线可知,三者变化规律为_____,本图可以反映出_____之间以及生物之间能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1)珊瑚虫体内生活着种海藻叫做虫黄藻。造礁珊瑚虫生长发育需要的氧气以及有机物由虫黄藻提供,而其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氮、磷等无机物则提供给虫黄藻。虫黄藻与珊瑚虫之间的关系是_____。各种珊瑚,都向见光面扩展,背光面即使有充裕的空间,也不向这方向发育。通常在10~20m阳光充足和温暖的浅水区,珊瑚虫才得以充分发育,造就出珊瑚礁。珊瑚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方向和范围的原因是_____。
(2)珊瑚礁和珊瑚岛上生活的所有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可以看作是一个_____。如图为海岛珊瑚礁发展过程中,不同年份,珊瑚礁体积,生物的种类数、生物个体数变化。由曲线可知,三者变化规律为_____,本图可以反映出_____之间以及生物之间能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3.
牛的有角和无角,由基因(D、d)控制,雌性和雄性的基因组成与性状表现如表一,不同杂交组合以及杂交多次结果如表二,请根据两个表格提供的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表一:不同性别牛基因组成与性状关系
表二:不同杂交组合以及杂交结果
(1)牛的有角与无角,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
(2)组合的亲本中有角雄牛的基因组成为_____,无角雌牛的基因组成为_____。
表一:不同性别牛基因组成与性状关系
| DD | Dd | dd |
雌性 | 有角 | 无角 | 无角 |
雄性 | 有角 | 有角 | 无角 |
表二:不同杂交组合以及杂交结果
杂交组合 | 亲本杂交类型 | 子代雌性 | 子代雄性 |
一 | 甲:有角(雄性)×乙:无角(雌性) | 全有角 | 全为无角 |
二 | 丙:有角(雄性)×丁:无角(雌性) | 有角:无角=3:1 | 有角:无角=1:3 |
(1)牛的有角与无角,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
(2)组合的亲本中有角雄牛的基因组成为_____,无角雌牛的基因组成为_____。
4.
我国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自行生产的乙肝疫苗,其主要成分是乙肝病毒(HBV)的外壳蛋白即乙肝表面抗原,并非完整病毒,不具有感染性和致病性。
(1)乙肝病毒结构由_____组成,与其它常见病原体如细菌、寄生虫等相比较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
(2)接种的外壳蛋白在免疫反应中相当于_____可导致人体产生_____(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3)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所有刚出生的婴儿,24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哪一方面的措施?_____。某10月大的女婴化验单如表,根据以上信息推测,女婴化验单中出现“阳性”的原因_____。
(1)乙肝病毒结构由_____组成,与其它常见病原体如细菌、寄生虫等相比较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
(2)接种的外壳蛋白在免疫反应中相当于_____可导致人体产生_____(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3)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所有刚出生的婴儿,24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哪一方面的措施?_____。某10月大的女婴化验单如表,根据以上信息推测,女婴化验单中出现“阳性”的原因_____。
检验项目 | 结果 | 参考值 |
乙肝表面抗原 | 阴性(﹣) | 阴性 |
乙肝表面抗体 | 阳性(+) | 阴性 |
乙肝E抗原 | 阴性(﹣) | 阴性 |
乙肝E抗体 | 阴性(﹣) | 阴性 |
抗HBclgG | 阴性(﹣) | 阴性 |
抗HBclgM | 阴性(﹣) | 阴性 |
前SI抗原 | 阴性(﹣) | 阴性 |
2.判断题- (共3题)
3.连线题- (共1题)
4.单选题- (共8题)
9.
某种植玉米的农场,其收获的玉米籽粒既作为鸡的饲料,也作为人的粮食,玉米的秸秆则加工成饲料喂牛,牛和鸡供人食用。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农场中没有分解者 |
B.玉米属于生产者,牛、鸡、人属于消费者 |
C.由鸡、牛、玉米和人组成的食物链共有两条 |
D.如频繁使用农药,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玉米 |
10.
下列有关细菌、真菌描述,以下错误的是( )
A.细菌与真菌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
B.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
C.细菌和真菌都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
D.细菌靠分裂生殖,真菌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 |
11.
正在进行的世界杯,运动员射门总能引起观众们兴奋和欢呼。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完成射门动作需要关节囊收缩牵动附着的骨,绕着关节完成该动作 |
B.射门时仅有运动系统参与,观众们兴奋和欢呼则由神经系统完成 |
C.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骼、关节和肌肉组成的 |
D.强大的运动能力,是对复杂多变环境的一种适应 |
12.
如图为孙作同学对某农庄中一些常见动物进行了分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处可填脊柱 |
B.③处应填上胎生,胎生和哺乳是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
C.④⑤可用有无外骨骼,还可用身体是否分节为分类依据 |
D.生物分类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 |
13.
炎陵盛产黄桃,为提高品质,进行了杂交授粉及无性繁殖等方法。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杂交授粉后雌蕊发育成果实,受精卵发育成种子 |
B.果实的味道、大小等特征在遗传学上叫做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
C.无性繁殖技术可保持品种优良特性,口味较差但抗虫、耐旱品种,可作为嫁接的砧木 |
D.不同果树相互授粉,不会改变所结桃的口味,但其桃核种下后长成的桃树再结出果实口味有可能改变 |
14.
关于动物的生殖或发育,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鲸为胎生晡乳 |
B.家蚕的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
C.家鸽生殖方式为卵生、卵外有坚硬的卵壳 |
D.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中,蝌蚪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鳃可辅助呼吸 |
15.
下列有关基因、DNA、染色体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
B.DNA是遗传物质,它的名字叫做核糖核酸 |
C.染色体由DNA和基因组成,人体内有23对染色体 |
D.动植物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均等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遗传物质减少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判断题:(3道)
连线题:(1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