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某生物小组利用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呈白色)进行了光合作用的实验。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本实验可构成_____组对照实验。
(2)实验前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实验中要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用于脱色的溶液是_____。
(3)如果要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应比较图中_____和_____两部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
(4)如果要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应比较图中_____和_____两部分,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5)若用该装置来探究“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应将装置放在_____的环境中。

(1)本实验可构成_____组对照实验。
(2)实验前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实验中要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用于脱色的溶液是_____。
(3)如果要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应比较图中_____和_____两部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
(4)如果要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应比较图中_____和_____两部分,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5)若用该装置来探究“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应将装置放在_____的环境中。
2.
某生物小组利用假期进行了“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以下是他们的探究方案,请你来完成相关问题。
(1)提出的问题是:_____?
(2)作出假设:植物的类型和数量对空气的湿度有影响。
(3)制订并实施计划:用干湿计在某天的早晨、中午、傍晚分别测量裸地、草丛、 灌丛的湿度,每地测3个地点,取平均值记录在表格中。
①探究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探究实验中作为对照的一组是_____。
②测量灌木丛的空气湿度时,干湿计应悬挂在_____的位置。
③为什么每个环境要测3个点并求出平均值作为每次测量的数值_____?.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①比较①、②两组数据,能说明的问题是_____。
②比较②、③两组数据,能说明的问题是_____。
(5)表达与交流:
①如果实验当天有雾,能得出准确结论吗?为什么?_____。
②植物对空气湿度有影响的原理是绿色植物通过______散失水分,提高大气的湿度。
(1)提出的问题是:_____?
(2)作出假设:植物的类型和数量对空气的湿度有影响。
(3)制订并实施计划:用干湿计在某天的早晨、中午、傍晚分别测量裸地、草丛、 灌丛的湿度,每地测3个地点,取平均值记录在表格中。
时间 | ①裸地 | ②草地 | ③灌丛 |
早晨 | 45. 6% | 60. 7% | 78. 9% |
中午 | 29. 5% | 49. 6% | 61. 3% |
傍晚 | 35. 2% | 55. 9% | 73. 5% |
平均值 | 36. 8% | 55. 4% | 71.2% |
①探究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探究实验中作为对照的一组是_____。
②测量灌木丛的空气湿度时,干湿计应悬挂在_____的位置。
③为什么每个环境要测3个点并求出平均值作为每次测量的数值_____?.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①比较①、②两组数据,能说明的问题是_____。
②比较②、③两组数据,能说明的问题是_____。
(5)表达与交流:
①如果实验当天有雾,能得出准确结论吗?为什么?_____。
②植物对空气湿度有影响的原理是绿色植物通过______散失水分,提高大气的湿度。
2.单选题- (共3题)
3.
把40粒统一种子品种的绿豆种子(具备萌发的自身条件)按表中设置的条件放入4个相同玻璃瓶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编号 | 数量(粒) | 水 | 温度 | 现象 | 原因 |
1 | 10 | 无水 | 25℃ | 不萌发 | 没有一定的水分 |
2 | 10 | 适量水 | 25℃ | ? | |
3 | 10 | 适量水 | 0℃ | 不萌发 | 温度不适宜 |
4 | 10 | 过多水 | 25℃ | 不萌发 | ? |
A.2 号的现象是萌发 | B.4号不萌犮的原因是水分太多 |
C.共有3组对照实验 | D.2号对照组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