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为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学生选用如下装置进行了实验:

(1)实验前,将装置B和C中的天竺葵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消耗叶片中的____等有机物。
(2)若选装置B和C作一组探究实验:
①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
②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
从B和C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脱色、漂洗、分别滴加碘液后,发现C的叶片变蓝,说明了____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____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3)通过挤压的方式将A装置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验证了____是呼吸作用的产物。

(1)实验前,将装置B和C中的天竺葵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消耗叶片中的____等有机物。
(2)若选装置B和C作一组探究实验:
①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
②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
从B和C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脱色、漂洗、分别滴加碘液后,发现C的叶片变蓝,说明了____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____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3)通过挤压的方式将A装置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验证了____是呼吸作用的产物。
2.
图1为某湖泊生态系统,湖泊中的剑水蚤以藻类植物为食,小虾以剑水蚤为食,小鱼能吃小虾。
(1)该生态系统中能制造有机物的是____,剑水蚤、小鱼则属于____者。
(2)除图1中所示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生物成分还应该有____者。
(3)如向湖泊中投放一些肉食性大鱼,大鱼以小鱼为食。则小虾在数量(纵坐标)上的变化与时间(横坐标)的关系如下图2中的____所示。

(4)一段时间后,湖泊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又恢复____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能力。
(5)写出图1中包含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1)该生态系统中能制造有机物的是____,剑水蚤、小鱼则属于____者。
(2)除图1中所示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生物成分还应该有____者。
(3)如向湖泊中投放一些肉食性大鱼,大鱼以小鱼为食。则小虾在数量(纵坐标)上的变化与时间(横坐标)的关系如下图2中的____所示。

(4)一段时间后,湖泊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又恢复____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能力。
(5)写出图1中包含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3.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喜高温、多湿环境,主要生长在我国南方。但是,西北某地农民因地制宜,综合应用多种“稻田怪招“,不施农药与化肥,还能大大提高水稻的产量与品质(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元素)。其主要“怪招”有:
①针对种植地是土壤颗粒细小、透气性差的黏土的情况,种植前往土壤掺入一些沙子。
②水稻种植一段时间后,将灌溉后通常保留20厘米的稻田水位改为2.5厘米。
③每隔7-10天,给稻田断水一段时间,形成缺水环境,以杀死稻田中的小动物及寄生虫,而后地稻田进行补水。
综合上述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种植地的土壤中掺入沙子,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增强了水稻根的____作用。
(2)为了提高产量,稻田灌溉后降低水位,能快速提高稻田白天的温度,促进水稻的____作用,又可快速降低稻田夜晚水温,抑制水稻的____作用,利于____的积累。
(3)稻田寄生虫以及其他小动物的尸体被分解者分解后,产生各种____被根吸收,避免化肥的大量使用,提高了水稻的品质。
①针对种植地是土壤颗粒细小、透气性差的黏土的情况,种植前往土壤掺入一些沙子。
②水稻种植一段时间后,将灌溉后通常保留20厘米的稻田水位改为2.5厘米。
③每隔7-10天,给稻田断水一段时间,形成缺水环境,以杀死稻田中的小动物及寄生虫,而后地稻田进行补水。
综合上述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种植地的土壤中掺入沙子,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增强了水稻根的____作用。
(2)为了提高产量,稻田灌溉后降低水位,能快速提高稻田白天的温度,促进水稻的____作用,又可快速降低稻田夜晚水温,抑制水稻的____作用,利于____的积累。
(3)稻田寄生虫以及其他小动物的尸体被分解者分解后,产生各种____被根吸收,避免化肥的大量使用,提高了水稻的品质。
2.单选题- (共7题)
4.
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对蚯蚓生活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表,其中需要修改的内容是( )
蚯蚓数量 | 光照条件 | 温度 | 土壤 |
20只 | 阴暗 | 适宜 | 一层湿土 |
20只 | 明亮 | 适宜 | 一层干土 |
A.蚯蚓数量 | B.光照条件 | C.温度 | D.土壤 |
6.
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8.
下列对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
B.当环境受到污染时,蛇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少 |
C.图中有一条食物链:蝉→螳螂→黄雀→蛇 |
D.细菌与蝉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
9.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圈的范围包括整个地球 | B.生物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及其环境 |
C.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 D.生物圈包含所有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