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兴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2578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9/28

1.综合题(共3题)

1.
为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玻璃杯中的三个不同位置分 别固定3张滤网,在每张滤网上放10粒大小相同的小麦种子(乙装置中的种子已切除 胚;丙装置放在5℃冰箱中;丁装置中的种子为煮熟的种子),加入清水至中间的滤网 (如下图)

(1)探究实验一般都需要设置对照,而对照实验必须遵循____原则。
(2)如果①和②、②和③、②和⑧分别为三组对照实验,实验结果只有②组的种子萌发了,这一结果说明,种子萌发需要的三个外界条件是____。
(3)生活中小明发现,家里的小麦种子被虫蛀后,如果胚的部位被破坏,即使放在适宜 的条件下也不能萌发,这引发了他的思考,他决定设计一个探究实验进行探究,实 验装置如上图甲和乙,其中②和⑤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结果②组种子萌发,⑤组种子未萌发。在这一探究实验中小明提出的问题是____;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
(4)小明在实验过程中,不小心将小麦种子撒人沸水中,小明想观察下煮熟的种子是否能够萌发,于是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实验装置如上图甲和丁,其中②和⑪为一组对照实验,其中实验组是[____](填序号)。实验结果:②组种子萌发;⑪组种子没有萌发,通过查阅资料和自己思考,小明得出如下结论:种子的萌发的内部条件是胚必须具有____。
(5)图甲中②组的小麦种子,萌发出幼苗后,种子变得空瘪,请你分析原因____。
2.
下图甲为人体上肢肌肉骨骼结构模式图,A,B是两块骨骼肌,图乙为家鸽胸骨和胸肌的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_____;B的名称是_____。
(2)图乙中的家鸽胸大肌通过结构C固定在胸骨上,结构C对应图甲中的[_____]_____。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句诗描述了僧人在月光下轻轻敲开寺门的美妙场 景。在推门的过程中,图甲B的变化过程是由____状态变为____状态。
(4)鸟类的飞行离不开翅膀的扇动,图乙中家鸽的胸大肌和胸小肌的一端都固定在胸骨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肋骨的不同侧面,结合图说出,当胸大肌____时,家鸽翅膀向下扇动,当胸小肌____时,家鸽翅膀向上扇动。
(5)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骨的运动是靠骨骼肌的,并产生一定的拉力,为运动的形成提供动力。一般情况下,人体的各种运动都是在____系统和____系统的紧密配合下完成的。
3.
图甲是某家族成员的关系图谱,图乙和丙是人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排序图,请据图回答:

(1)观察乙、丙两幅图,甲图中A(男性)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是图____,B(女性) 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是图____;1号一22号染色体称为____染色体。
(2)甲图中E和F产生的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为____条,依据生殖细胞中所含有的性染色体种类不同,F(男性)的生殖细胞有____种;如果E和F想要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男孩的可能性为____%。
(3)甲图中D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中Y染色体来自[____]。
(4)假设控制双眼皮的基因(A)为显性,控制单眼皮的基因(a)为隐性。若E和F生来就是双眼皮,K为双眼皮,K的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或____。
(5)若G和H是一对龙风胎,他们属于____血亲。G和K是近亲关系,请你从优生的角度,说出他们不能结为夫妻的原困:____。

2.资料分析题(共1题)

4.
科普文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竹节虫的“前世今生”,竹节虫简称“螩”(xiū),白天栖息于树枝上,晚上才出来活动,植物叶片是它们 最喜爱的食物。体长一般几厘米到几十厘米不等,为中或大型昆虫,大部分体色呈现 深褐色,少数为绿色或暗绿色。竹节虫的生殖发育过程和蝗虫一样,它的若虫与成虫 的形态和生活方式极为相似。
竹节虫产卵方式多样,有的卵黏在枝叶上、有的散落林间地表,混杂在落叶草丛中,使得天敌难以辨认。与卵相比,竹节虫若虫和成虫的防御机制更加完善。(1)保护色:竹节虫的体色常为绿色或棕色,其色泽还会随着湿度、温度、光的强弱,以及植物茎干或叶片的颜色而变化,进而将整个身体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躲避天敌;(2)拟态:有些种类竹节虫的若虫和成虫可以左右不停地摆动身体,就像风中摇曳的枝条。
竹节虫是何时登上历史舞台的呢?让我们一起到岩层中去寻找答案吧。2014年在内蒙古发现了大量的昆虫化石,距今已有大约1.26亿年的历史,研究人员经过研究 将其中一种被称为“黑带蛹”的昆虫确定为竹节虫的祖先,在它的前后翅膀上有条纹,当它把翅膀折叠在自己的身体上时,它就看起来像一根带有条纹的“长舌头”。碰巧的是研究人员在“黑带蛹”化石附近发现了带条纹的舌头状植物部分的化石,这种植物与 银杏很相似,除此外研究人员在同一岩层中还发现了,早期鸟类―始反鸟的完整化 石。通过对大量化石的研究,研究人员描绘出“黑带蛹”的生活场景:它生活在遍布大 量植物且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植物以针叶树为主,但也生长着大量有条纹的银杏类植 物的远亲,以昆虫为食的鸟类、四足哺乳动物等新的捕食者的出现,使它们逐渐开始向 模仿植物的外观方向发展。

(1)“竹节虫白天栖息于树枝上,晚上才出来活动”这句话表明竹节虫具有____行为。竹节虫的保护色和拟态属于____行为。
(2)竹节虫的受精方式是____;其发育类型属于发育____。
(3)研究人员确定“黑带蛹”是竹节虫祖先的直接证据是____。始反鸟至少生活在距今____亿年前。
(4)研究人员在“黑带蛹”化石同一岩层中发现了另外一种昆虫化石,这种昆虫与“黑带”(形态结构非常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前后翅膀上没有条纹,根据文中“黑带蛹”生 活的环境判断,“黑带蛹”与无条纹昆虫相比存活的几率更____(填大或小);依照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以昆虫为食的鸟类、四足哺乳动物在竹节虫进化过程中起了____的作用,除此外“黑带蛹”有条纹的性状必须是可____的,从而使其后代能够____环境,才有可能进化出今天我们看到的竹节虫。

3.单选题(共28题)

5.
为探究“绿豆种子萌发与光照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这个方案中需要进行修改的一项是(  )
组别
种子数量(粒)
温度(℃)
光照
空气
水分

50
25
无光
通风
适量

50
20
有光
通风
适量
 
A.水分B.空气
C.光照D.温度
6.
下列是对动物行为的有关叙述,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B.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C.“蜻蜓点水”属于蜻蜓的繁殖行为
D.乌贼遇敌害时喷出“墨汁”属于攻击行为
7.
两只小狗争夺一块骨头,属于(  )
A.摄食行为B.攻击行为
C.领域行为D.防御行为
8.
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
B.鸟类飞行需要的能量来源于细胞的呼吸作用
C.动物的运动对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有着重要意义
D.能在空中飞行的动物只有鸟类和昆虫
9.
动物的运动都是通过一定结构来完成的,人体的运动系统不包括()
A.骨B.骨连结C.神经D.骨骼肌
10.
少年儿童的骨柔韧而有弹性,不易骨折但容易变形,原因是骨的成分中的含量中()
A.有机物约为2/3B.有机物约为1/3C.有机物多于1/3D.有机物少于1/3
11.
从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角度来看,下列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B.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藻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C.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D.藻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12.
人的体细胞、成熟红细胞、受精卵内染色体的数目分别是多少条?(  )
A.46、46、23B.46、0、23
C.46、0、46D.46、46、46
13.
始祖鸟的身体结构特征说明鸟类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  )
A.爬行类B.鱼类
C.两栖类D.哺乳类
14.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B.父母都是有耳垂的,生下的子女不一定都有耳垂
C.长期在室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这种变异不可遗传
D.凡是外界环境引起的变异都不可遗传
15.
已知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决定有酒窝的基因(A)是显性基因,决定无酒窝的基因(a)是隐性基因,现在有一对夫妇,男的基因组成是Aa,女的基因组成是aa, 那么他们的子女基因组成可能是(  )
A.AA、aaB.Aa、aa
C.AA、Aa、aaD.aa
16.
有翅昆虫有时会出现残翅和无翅的变异类型,这类昆虫在正常情况下很难生存下去,但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它们却能避免被海风吹到海里淹死。这说明(  )
A.生物的变异都是可遗传的
B.变异是否有利取决于环境
C.变异对生物都是有害的
D.变异对生物是有利的
17.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看,家蚕能吐丝的时期和诗句中的“死”分别是指家蚕的哪个发育时期(  )
A.成虫期、蛹期B.幼虫期、蛹期
C.幼虫期、成虫期D.成虫期、成虫期
18.
下列关于青蛙的生殖及发育过程,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青蛙的发育是变态发育
B.青蛙的发育经历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时期
C.青蛙的受精卵在水中孵化
D.青蛙在生殖季节,雌雄蛙抱对,完成体内受精
19.
果园中有些苹果树品种老化,产量比较低,可用什么方法较快的获得新品种并提高产量(  )
A.选择新品种枝条作接穗进行嫁接B.利用原来的枝条进行扦插
C.利用新品种的种子进行繁殖D.利用新品种的芽进行组织培养
20.
多肉植物深受人们喜爱,在种植过程中人们会发现,多肉植物的叶片落到土壤中,过一段时间会生根发芽,这一现象属于(  )
A.孢子生殖B.出芽生殖
C.营养生殖D.有性生殖
21.
下列关于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有性生殖的后代,其遗传信息来自两个亲本,所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往往更强
B.两种生殖方式的本质区别在于有无生殖细胞的产生与结合
C.无性生殖的后代,其遗传信息来自同一亲本,变异性比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大
D.试管婴儿属于有性生殖,克隆羊属于无性生殖
22.
以下现象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家兔的白毛和黑毛
B.番茄的红果和菜椒的黄果
C.人惯用右手和卷舌
D.鲤鱼个体大和螂鱼个体小
23.
下图表示细胞核、染色体、基因、DNA的关系,图中1、2、3、4依次表示(  )
A.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
B.DNA、基因、细胞核、染色体
C.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
D.染色体、细胞核、基因、DNA
24.
有一种沙漠蜥蜴,在体温28℃时体色灰绿,随着体温的升高而逐渐变蓝和鲜亮,体温超过35℃时则呈现艳丽的黄色。这一事实表明(  )
A.蜥蜴的体色调节体温
B.蜥蜴的体温能改变体内的基因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状
C.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性状是基因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D.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隐性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25.
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小岛上,生活着多种食性不同的野生地雀,它们喙的形状也 有明显差异(如下图)。从进化角度分析,鸟喙形状差异形成的原因是

A. 小岛面积不同 B. 地雀繁殖方式不同
C. 自然选择的作用     D. 人工选择的作用
26.
野化放飞的朱鹮在我国南方野外自然繁殖成功,促进了朱鹮数量的增长。朱鹮的卵(如图所示)能发育成雏鸟的重要结构是(  )
A.1B.2C.3D.4
27.
下列不属于人类遗传病的是(   )
A.唇裂B.白化病C.坏血病D.红绿色盲
28.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渠道是(   )
A.体细胞B.性状C.生殖细胞D.DNA
29.
2016年10月17日至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完成太空之旅,航天员带回了搭载的有关物品,其中包括一些农作物、药材的种子,以期获得优良的新品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太空辐射不能引起植物性状的改变
B.太空辐射可诱导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C.太空育种的原理与杂交育种相同
D.太空育种利用太空辐射淘汰了不良性状
30.
在人类ABO血型系统中,有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血型。决定人的血型特定遗传功能单位是()
A.细胞核B.染色体C.DNAD.基因
31.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抗疟药物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在演讲中表示:“疟原虫对青蒿素一旦产生耐药性,就需要再花更多的时间研究新药,我为青蒿素的前景感到担心。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任务迫在眉睫,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你认为疟原虫对青蒿素产生耐药性的原因是(  )
A.使用青蒿素的剂量不断加大,疟原虫向抗药能力增强的方向变异
B.疟原虫对青蒿素进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疟原虫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C.青蒿素对疟原虫进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疟原虫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D.疟原虫中原来就有抗药性很强的个体,而且寿命比较长
32.
在某地的考古挖掘过程中,越往下挖掘,出土的生物化石最有可能的是()
A.越来越高等
B.陆生生物化石增多
C.化石生物的结构越来越复杂
D.化石生物的结构越来越简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资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3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