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6月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256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6/18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在他脸上找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非凡的器宇。器宇:气概,风度。
B.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诘责:责问。
C.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正襟危坐:形容拘束、紧张的样子。
D.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2.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
B.她常常说:“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
C.听过相声《卖布头》或《改行》的,都不免会佩服当年那些叫卖者的本事。
D.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3.
林浩的爸爸想开一家乐器店,最适合开业时使用的一副对联是( )
A.剪彩为歌袖,裁云作舞衣。
B.韵出高山流水,调追白雪阳春。
C.虽云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D.春夏秋冬一岁川流不息,东西南北四方宾至如归。
4.
对下面“草圣”张旭所写的“南”,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字的大小、宽高,难寻定规。有时一字写长了,形如两字。
B.飞白之下,由实至虚,渐淡渐无。
C.有时增减笔画,末笔显得“不足”,独特而新异。
D.中间一竖变成斜笔,紧跟着两横也变成斜势。

2.对比阅读(共1题)

5.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乙)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元结《右溪记》)

(注释)①抵:拍击。②欹嵌:石块错落插嵌溪岸的样子。欹,读qī。③逸民退士:不做官的隐士和退隐的官宦。④疏凿芜秽:疏通水道,开挖乱石,去除荒草杂树。⑤俾:读bǐ,使。⑥裨:读bì,补助,增添。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的“为”与“可为都邑之胜境”一句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之怅然
B.或异二者之
C.溪在州右
D.坻,为屿,为嵁,为岩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如鸣环 (2)不可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2)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小题4】(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子各自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它们分别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3.名著阅读(共2题)

6.
(题文)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后面小题。

(1)《海底两万里》是一部情节生动、想象丰富的科幻小说,它的作者是__________国的__________。
(2)这组连环画展现了教授、仆人和捕鲸手在尼摩船长的允许下,暂离________(船名),前往小岛的情节。
(3)图3中,说出“哪怕是老虎,我也要吃它的肉”的人是_______(人名),他是__________(国籍)人。他在红海里捕捉了一条庞大的、濒临灭绝的_____(海洋动物名),它的肉成了众人当天的晚餐。
7.
(题文)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某校开展名著阅读活动。初二的同学们计划本学期阅读《红岩》《名人传》《骆驼祥子》三部作品。请你从中选择一部,写一篇推荐词,向他们介绍作品的主要内容,并写明推荐理由,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要求:内容正确,语言有感染力,字数在150-200之间)

4.作文(共1题)

8.
阅读材料,写一篇作文。

春花秋月、冬雪夏蝉,那是四季轮回流转的万花筒;高山草甸、大海荒漠,那是自然异彩纷呈的万花筒;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那是人生五味杂陈的万花筒。在美丽的万花筒里,简单的元素汇聚成了万千风景,让人品味,使人陶醉,令人深思。

请你以“万花筒”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字数在600-800之间;(3)不要出现学校名或师生姓名。

5.基础知识综合(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题。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   )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丝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   ①  (门框/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避邪吗?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儿。把点着的黄烟子  ② (丢/放)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   )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  ③ (攒齐/凑足)十二样。
【小题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填入文中两处(   )内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系(jì) 粘 熏 苋(jiàn)B.系(xì) 沾 醺 苋(xiàn)
C.系(jì) 沾 熏 苋(xiàn)D.系(xì) 粘 醺 苋(jiàn)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①—③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门楣  ②丢  ③凑足B.①门框  ②丢  ③攒齐
C.①门楣  ②放  ③攒齐D.①门框  ②放  ③凑足
【小题3】下列诗句中与端午节无关的一项是( )
A.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B.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C.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D.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对比阅读:(1道)

    名著阅读:(2道)

    作文:(1道)

    基础知识综合:(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