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云南省双柏县独田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2565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9

1.单选题(共11题)

1.
生物圈中的生物虽然形态各异,但除病毒外,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2.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D.生物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3.
设计对照试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A.所有变量都不同B.所有变量都相同
C.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同
4.
宋代诗人苏轼在《春江晚景》中写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该诗中描写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
A.光B.温度
C.水D.空气
5.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因素是(   )
A.光B.水C.温度D.湿度
6.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体现了
A.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B.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C.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D.生物能影响环境
7.
一个池塘被农药污染,在池塘中有一个食物链:浮游植物→水蚤→鱼→鱼鹰,则体内农药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
A.浮游生物B.水蚤C.鱼D.鱼鹰
8.
假设在一个由森林、草原、鹿、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则鹿的个体数将会(   )
A.迅速上升B.缓慢上升C.保持稳定D.先上升后下降
9.
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B.草→蚱蜢→食虫鸟→蛇→鹰→细菌
C.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D.蚱蜢→食虫鸟→蛇→鹰
10.
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把草籽吃掉,用网把实验区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几乎被虫吃光,造成这种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是
A.植物被破坏
B.环境污染
C.缺水干旱
D.食物链被破坏
11.
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他们将鲫鱼、金鱼、水草、荷花、鸭子、蟹等生物归为一类,将松、柏、蝇、麻雀 、玫瑰等生物归为一类,它们归类标准是(   )
A.生物的结构特点B.用途C.数量D.生物的生活环境

2.填空题(共2题)

12.
下面这段文字节选自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后回答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
(1)请列举出文中所描述的生物名称.
(2)请说明判断依据.    
(3)蟋蟀要生存就不能离开草丛和土地,这说明生物必须依赖 而生存.
13.
平武王朗自然保护区不仅有多种野生植物,还有大熊猫等到多种珍稀动物.
(1)保护区内的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为动物提供食物,属于 .动物作为消费者,也起着着重要作用,如蜜蜂能帮助植物传播 、传播种子,使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
(2)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 者,它们能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被植物利用.可见,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中的 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3)鼠以草为食,蛇以鼠为食,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称为 ,这样就形成了一条
(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