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1题)
2.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 B.科学观察不可以直接用肉眼,必须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 |
C.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 | D.科学观察有时需要较长的时间,要有计划,有耐心 |
5.
在研究“响尾蛇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中,科学家提出了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踪受伤的猎物的看法.这应属于实验探究中( )的步骤.
A.提出问题 | B.作出假设 |
C.收集相关信息 | D.分析实验现象 |
6.
下列蒲公英的相关研究所采取的研究方法可行的是( )
现象 | 研究对象 | 研究方法 |
A | 统计某草地上蒲公英的数量 | 观察比较法 |
B | 研究蒲公英与野菊花的亲缘关系 | 调查法 |
C | 研究蒲公英的药理作用 | 实验探究法 |
D | 研究蒲公英分布与土壤湿度的关系 | 科学推测法 |
A.A | B.B | C.C | D.D |
14.
科学实验的数据往往存在误差,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 )
A.只做一次实验,以此数据为准 | B.多做几次,取最大值或最小值 |
C.一般重复做三次实验,取平均值 | D.做十次实验以上,取平均值 |
23.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了生物之间存在着斗争关系,这句话中影响螳螂生活的生物因素有( )
A.蝉、黄雀 | B.蝉、黄雀和其他螳螂 |
C.树、蝉、黄雀和其他螳螂 | D.树、蝉、黄雀、其他螳螂和水、阳光等 |
25.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同时环境又能影响生物的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
B.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
C.“河源市中山公园”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
D.连平县境内的所有鹰嘴桃花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
30.
在“调查公园内的生物”活动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甲发现了一只老鼠,既害怕又觉得恶心,就没有记录 |
B.乙发现几株未见过的小花,将它们拔起来,准备带回学校问老师 |
C.丙的调查记录中有蟋蟀,看到其他同学记录中都没有,便将它删去 |
D.丁拨开草丛,一只蚱蜢跳了出来蹦到公园栅栏外,于是将它记录下来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0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