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2559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28

1.资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并分析下列资料:
①蚯蚓适合生活在阴暗、潮湿、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变得疏松,蚯蚓的粪便还能增加土壤肥力。
②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的叶受到触碰后会立即合拢。
③一颗小树苗能够长成参天大树;一个鸡蛋能孵化出一只小鸡。
(1)资料①说明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不仅能_____环境,而且能______环境。
(2)资料②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______的特征。
(3)资料③说明生物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题(共2题)

2.
实验探究题:
春雨潇潇,滋润万物。然而有些雨水,却能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使植物枯萎,甚至能伤害人的皮肤和黏膜。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雨水具有较强的酸性,叫做酸雨。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如: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等),它对生物会造成极大的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酸雨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小丽同学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制定计划并实施如下:
(1)在一个花盆里播10粒的大豆种子,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做实验;
(2)向食醋中加清水,配置成“模拟酸雨”。
(3)向花盆里的大豆幼苗喷洒“模拟酸雨”,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几天后,花盆中大豆幼苗全部死亡。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中小丽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丽同学制定的计划中________(有/无)设置对照组。
(4)如果需要,你认为下列哪一组可以作为其对照组(______)
A.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每天喷洒清水
B.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既不喷洒清水,也不喷洒“模拟酸水”
C.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放在阴暗的环境中
D.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并放在低温环境中
(5)根据以上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人认为只要1粒大豆种子做实验就行了,你认为呢?简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为了减少酸雨对我国的伤害,该如何做呢?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图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组成上看,生态系统包含__________部分和__________部分,作为完整的草原生态系统,该示意图还缺少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该食物网中有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
(3)该图中鹰以蛇为食物,鹰和蛇存在___________关系;鹰和蛇又以鼠为食物,二者还存在___________关系。
(4)若该生态系统被DDT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DDT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

3.判断题(共1题)

4.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的地点。(_____)
(2)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平面来对光。(_____)
(3)植物细胞具有能量转换器,而动物细胞没有。(_____)
(4)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有限的。(_____)

4.单选题(共14题)

5.
下列属于生物的一组(   )
A.珊瑚和珊瑚虫B.钟乳石和生石花
C.病毒和蘑菇D.机器人和克隆猴
6.
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多组对照实验,下列对照实验变量设计不正确的是(  )
A.20℃和40℃B.温度和湿度
C.干燥和湿润D.有光和无光
7.
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正确顺序的是(  )
①提出问题②制定计划③表达与交流④作出假设⑤得出结论⑥实施计划
A.①④②⑥⑤③B.①④②⑥③⑤
C.②⑥①④⑤③D.①④③⑤⑥②
8.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写的是动物之间的(  )
A.竞争B.合作C.捕食D.寄生
9.
北极的极地狐耳朵小,沙漠的大耳狐耳朵大。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空气B.水分C.光照D.温度
10.
下列不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枯叶蝶的外形和体色像一片枯叶B.节竹虫身体似竹节
C.骆驼体温高到46℃才会出汗D.地衣加速岩石风化
11.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湖泊中所有的生物B.大兴安岭林区
C.池塘中所有的鱼和水D.草原上的羊
12.
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阳光→草→羊→豹B.草←虫←鸟←鹰
C.草→兔→狐→细菌D.草→鼠→蛇→鹰
13.
下列关于对生态系统描述正确的是(  )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更强
C.一块农田中的所有农作物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D.生态系统就是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整体
14.
下列生态系统分别被誉为“地球之肾”与“绿色水库”的是(  )
A.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15.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圈大约厚度为20千米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C.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D.生物圈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16.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体现了(  )
A.生物能够适应环境B.生物能够改变环境
C.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环境能够影响生物的生存
17.
以下诗句能体现生物间竞争关系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18.
在克隆羊的培育过程中,由甲羊提供细胞核,乙羊提供去核卵细胞,丙是代孕母羊。如果甲是黑毛的公羊,乙、丙都是白毛的母羊,那么克隆羊的特征是(  )
A.白毛母羊B.白毛的公羊或母羊
C.黑毛公羊D.黑毛的公羊或母羊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资料分析题:(1道)

    综合题:(2道)

    判断题:(1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