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西工大附中分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语文初二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255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0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祈祷(táo)    孤孀(shuāng)   门槛(kǎn)   气冲斗牛(dóu)
B.校补(jiào)   哺育(bǔ) 修葺(qì)    心有灵犀(xī)
C.殷红(yān)    诘问(jié) 愧怍(zuò)   颠沛流离(fèi)
D.纠纷(jiū)    累赘(zhuì) 赤裸(kē)    深恶痛绝(è)
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万籁俱寂的夜晚,留守儿童李明不禁想起了远在他乡打工的父母。
B.当今社会,不少“伪专家”打着养生的旗号故弄玄虚,忽悠公众,致使不少人上当受骗。
C.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不应该无精打采,应该振作起来勇敢面对困难。
D.在同桌的循循善诱下,小明渐渐迷上了电脑游戏,到现在已难于自拔。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是否能学以致用,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败的前提。
B.经过“学会感恩”主题班会,真的使我受到很大的触动。
C.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D.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仿佛又看见外面绿树发芽和翻新的泥土气息。
4.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玉女峰亭亭玉立,大王峰虎虎而蹲,晒布岩直挂而下,石色微红,寸草不生,壮观而耐看,天游是绝顶,一览众山,使人有出尘之想。武夷山的好处是有山有水。____________
①现在是枯水期,水浅,竹筏与卵石相摩,格格有声。
②溪随山宛曲,水极清,溪底皆黑色大卵石。
③坐在筏上,左顾右盼,应接不暇。
④九曲溪是天造奇境。
A.①③④②B.④①③②C.②③①④D.④②①③

2.字词书写(共1题)

5.
希望考生认真书写,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6.
三.(2017年中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①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②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①三姑:地名。②幔亭峰:山峰名。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沿溯阻绝 溯:__________  ②属引凄异 引:__________
③不及返顾 顾: __________  ④岩即幔亭峰后崖也 即: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B.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C.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D.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
【小题4】甲文写“水”,各写了三峡“四时之水”的什么特点?乙文写“山”,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请简要概括。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7.
岁时的寄托
①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节日体系,春节、除夕、端午、中秋、重阳…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是通过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活动来寄托自己在岁时中的希望和情怀,于是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日饮食风俗。
②中国人对春天有着深厚的感情,春季的节日也格外多,如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等。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对人生的畅想全在这些岁令时节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③春节是农历的大年初一,是中国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节气中大年初一这一天也称元日,也就是过年。北方人都会包饺子以贺春节,饺子内还要包上一些钱物,吃到的人在今年就会有格外好的运气。南方人则吃年糕,取的是“年年高兴、年年高升”的吉祥之意。春节之时,亲朋好友还要互相拜年,吃年节酒。这个习俗古已有之,《法苑珠林》中提到,唐朝时,长安城内“每至元日以后,递饮酒相邀迎,号“传坐酒”。古人在大年初一时还会喝屠苏酒、柏味酒、椒华酒以贺新年,取吉避邪。
④正月十五元宵节,除了看花灯、猜谜语等节日活动外,吃汤圆是万万不能少的。汤圆在北方多称元宵,在南方则称汤圆。相传吃汤圆始于春秋时期。宋代时已经称其为”圆子”“团子”,取“团团圆圆”之意。流传甚广的民谣《卖汤圆》,“吃了汤圆好团圆”,这对中国人来说是最吉祥美好的祝福了。
⑤到了夏天,五月初五端午节也是中国民间比较重大的节日。千百年来,人们为纪念屈原而独创了端午节必食的美味——粽子。粽子,古称角泰。如今棕子的制作更是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多用糯米制成。
⑥中秋节和重阳节为人们在金秋时节平添了几分愉悦。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是团圆之节。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都是这个节日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敬老节”或“老人节”。重阳时节,秋菊盛开,相聚、登高、赏菊、饮菊花酒、吃菊花糕,人们在避邪祈福中享受着生活的无限欢娱。
⑦冬天的节日中以冬至、腊八和除夕最为重要。大年三十为除夕之夜。除タ之夜家家举宴,谓之合家欢、团年饭。从古代起,人们就极为重视除夕之夜。《清嘉录》即云:“除夜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利语,各年夜饭,俗呼合家欢。”南方人将这晚的团年饭称为“午夜饭”“宿年饭”“合欢宴”等,佳肴美馔应有尽有;北方必吃饺子,“年年饺子年年顺”。总之,除夕食俗是合家团圆、庆丰收、贺岁迎新的象征。
【小题1】【小题2】第②一⑦段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节日饮食风俗”的?请结合内容具体说明。
【小题3】【小题4】请从说明文用语准确的角度,品析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相传吃汤圆始于春秋时期,宋代时已经称其为“圆子”“团团子”。
【小题5】【小题6】第⑦段中引用了古籍《清嘉录》中的话,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其作用。
【小题7】【小题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吃年糕,寄寓“年年高兴、年年高升”之意;吃菊花糕,寄寓避邪祈福之意。
B.从元日至元宵之间的这段日子被称为春节。
C.冬天的节日中以冬至、腊八、除夕和重阳最为重要。
D.古人从除夕之夜开始,就相邀饮酒,被称为“传坐酒”。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8.
学校组织开展以“研究陕西饮食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饮食趣闻】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地域广袤,因此就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怪”现象。“陕西八大怪”就由此产生,其中与饮食有关“三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油泼辣子是道菜。
(2)【酒水文化】
酒是我们的祖先最早发明的饮料之一。白水县是“酒圣”杜康的故乡,在那里流传着杜康美酒醉刘伶的传说。你还知道哪位历史名人与酒的典故,试列举出一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特色小吃】
西安是中国的小吃王国。“腊牛羊肉”“面皮”“泡泡油糕”“金线油塔”“黄桂柿子饼”“岐山哨子面”都是老少皆知的名吃。说到饮食,离不开鲜果品。关中地区首推临潼的石榴,其次三原的心黄柿子、华县草莓、周至猕猴桃、大荔花生等都是历史上有名气的传统果品。请你选择一种陕西特色小吃或者果品并写一条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化传承】
就如何传承、发展陕西饮食文化的问题,同学们各抒己见,请你就“如何传承和发展陕西饮食文化”的问题,谈谈自己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字词书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