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出假设: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设计方案:
(1)材料用具:1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
(2)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种环境。像这种试验我们称为___________试验,其原则是___________变量。
(3)方法步骤:①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的鼠妇,静置2分钟(min)。②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4)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_______________ 的环境中生活。
(5)这个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两侧不能只用一只鼠妇的原因:______________
(6)如果你重复做了5次试验,为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5次的试验数据做怎样的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内容: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出假设: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设计方案:
(1)材料用具:1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
(2)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种环境。像这种试验我们称为___________试验,其原则是___________变量。
(3)方法步骤:①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的鼠妇,静置2分钟(min)。②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4)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_______________ 的环境中生活。
(5)这个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两侧不能只用一只鼠妇的原因:______________
(6)如果你重复做了5次试验,为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5次的试验数据做怎样的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回答:

(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______________。
(2)图一中,食物链有__________________条,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能力。
(4)图二中,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鹰与此生物的关系是______和______。

(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______________。
(2)图一中,食物链有__________________条,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能力。
(4)图二中,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鹰与此生物的关系是______和______。
2.单选题- (共24题)
10.
对于生活在田野里的一株玉米来说,影响其生活的环境因素有( )
A.阳光、空气、土壤、温度、水等因素 |
B.田野里的动物、其他种类的植物、微生物等 |
C.A和B的总和 |
D.A和B的总和再加上这片田野里的其他玉米 |
12.
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 B.缺少生产者 |
C.没有消费者 | D.分解者很少且活力不足 |
13.
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盛豆苗稀”描述的是寄生关系 |
B.“蚂蚁齐筑巢”描述的是合作关系 |
C.“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生物适应环境 |
D.“春风又绿江南岸”说明生物影响环境 |
15.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个体内的DDT含量最高 |
B.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丙←乙←丁 |
C.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是消费者 |
D.该生态系统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 |
16.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制造氧气最多的是 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的是 生态系统。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
A.海洋,森林,湿地 | B.海洋,草原,农田 |
C.生物圈,海洋,湿地 | D.生物圈,森林,湿地 |
19.
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有机汞情况如下表所列,那么该生态系统中最可能的食物链(网)构成是( )
生物体 | A | B | C | D | E |
有机汞浓度(ppm) | 0.05 | 7 | 0.51 | 68 | 0.39 |
A.D→B→C→E→A | B. ![]() |
C. ![]() | D.A→E→C→B→D |
22.
小明在实验课上观察完黑藻后,将黒藻放进了生物角的鱼缸里,他认为这样可使小鱼和黑藻都生活得更好。在这个小生态系统中,小鱼和黒藻分别承担的角色是:( )
A.消费者、分解者 | B.生产者、消费者 |
C.消费者、生产者 | D.分解者、消费者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