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2549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8

1.判断题(共1题)

1.
根据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判断对错。
(1)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叫生物学。 (______)
(2)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______)
(3)动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而植物却不能。 (______)
(4)同种生物之间只存在竞争关系。  (______)
(5)食物链开始的生物通常是食草的生物。     (______)

2.综合题(共3题)

2.
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由于被水浸渍,有些地方字迹已经看不清楚(题目中画横线出),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
(1)提出问题: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
①准备材料用具:10只鼠妇,铁盘,纸板,干土,湿土(潮湿程度相当)。
②设计实验装置:在铁盘中以横线为界,一侧放干土,另一侧放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___________。
③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各放入大小相同的鼠妇,这样设计是为了_______。能不能取1只鼠妇进行实验吗?_______。
④观察与记录:仔细观察,每分钟统计一次干土与湿土中鼠妇的数量,共统计10次。
(4)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环境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7min
8min
9min
10min
11min
干土
2
1
1
1
1
2
1
1
0
1
湿土
8
9
9
9
9
8
9
9
10
9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求_________值。
(5)得出结论:鼠妇适应于_____________的生活环境。
(6)实验结束后,你怎么处理鼠妇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某同学对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的知识做了如下的总结,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1)按照生活环境,可以将生物分为________生物和__________生物等;
(2)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______________。
(3)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_______与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4)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地球表面的一薄层,这一薄层称为__________。
4.
下图是一个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___。
(2)这个食物网中有食物链_________条。
(3)写出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蛇的用途很多,如果人们大量的捕捉蛇,短时间内老鼠的数量会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者“不变”)
(5)作为完整生态系统,还缺少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 。
(6)兔和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7)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__________和__________流动的,而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图中的食物网中体内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
(8)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______。

3.连线题(共1题)

5.
请用线将各种生态系统及对应的特点连起来 _____________

4.单选题(共20题)

6.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照条件是实验的变量
B.可以用1只鼠妇完成
C.只有光影响鼠妇的生活
D.在一个盒子进行,不用设置对照
7.
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机器人在弹钢琴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
C.钟乳石慢慢长大D.馒头上长出“白毛”
8.
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关于观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B.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
C.观察时还要和别人交流看法D.观察时不需要借助仪器
9.
西双版纳有一种跳舞草,能随着歌声,叶片上下摆动,形式跳舞。这种现象说明(  )。
A.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D.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0.
省教育厅想要了解全省中小学的作业负担情况,你认为应该采取一下哪种科学方法(  )
A.实验法B.抽样调查法C.观察法D.逐一访问
11.
调查范围较大,不能逐个调查时,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  )
A.例子B.代表C.样本D.样品
12.
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
A. 需要营养 B. 进行呼吸 C.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生长和繁殖
13.
一个湖泊被DDT污染,在湖泊中有一条食物链,藻类—→水蚤—→鱼类—→鱼鹰。由此可推断体内DDT含量最多和最少的生物是(   )
A.鱼鹰、藻类B.水蚤、鱼C.鱼、水蚤D.藻类、鱼鹰
14.
西藏野牛休息时,体态与岩石相似,有利于捕食和御敌。这种现象体现了(  )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依赖环境C.环境改变生物D.生物改变环境
15.
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 )
A.阳光→草→牛→虎B.草→兔→鹰
C.蛇→青蛙→昆虫→草D.鼠→蛇→鹰
16.
沙漠中绝大部分是不毛之地,有的地方却出现了绿洲,这说明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植物的分布
A.温度B.水C.阳光D.空气
17.
生活在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有(  )
A.飞翔的鸟类和昆虫B.高大的树木和鸟类
C.飞翔的鸟类和高大的动物D.高大的植物和动物
18.
秋天,树上的叶子变黄掉落在地上后会慢慢的腐烂,为第二年树木的生长提供养料。树叶会腐烂这一现象是在(   )的作用下发生的。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环境
19.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它的范围包括(  )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B.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岩石圈
C.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上层D.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层
20.
人的作用最突出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B.淡水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农田生态系统
21.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陆地生态系统B.生物圈C.海洋生态系统D.草原生态系统
22.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最终把生物部分的有机物还原成自然环境中无机物的是(  )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不能确定
23.
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城市生态系统
24.
蜜蜂在找到食物后,会在空中跳“8”字摆尾舞招引同伴前去采蜜,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A.竞争B.合作C.捕食D.寄生
25.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进行调查后做了简单归类,你认为下列哪一组归类是正确的(   )
A.鸡、鸭为家禽B.鱼、西瓜为陆生生物
C.小麦、树为农作物D.海带、鸟为水生生物

5.填空题(共1题)

26.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我国宋朝的著名诗句,试着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该事例表现了红杏具有_____的特征。
(2)红杏可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红杏具有_____特征。
(3)红杏可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具有_____特征。
(4)红杏可以由小到大,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具有_____特征。
(5)从红杏反映的以上各个特征来看,红杏属于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3道)

    连线题:(1道)

    单选题:(20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