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2537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24

1.综合题(共3题)

1.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我国唐代的著名诗句,请你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属于_____.
(2)“红杏出墙”是为了多争取阳光,以利于自身的生命活动,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
(3)红杏伸出墙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具有_____的特性.
(4)从“红杏出墙”反映的以上各种特征来看,杏树属于_____.
2.
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补充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环境。
(4)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______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次数
1
2
3
4
5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结论:_______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_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生活。
(7)为什么实验结束后要洗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某市盛产柑橘,柑橘生长的主要环境条件是:年平均气温要求 l 5℃以上,1 月平均气温 5℃以上;适宜种植在朝南或东南的向阳处,或具有逆温层的坡地;有水源可灌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柑橘生长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哪些?(至少答出两个)
(2)某科技人员想探究海拔对柑橘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
做出假设:_____
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
(3)实验步骤:
①选择 90 株柑橘苗,将它们分成 A、B、C 3 组.
②A 组种植在海拔为 l 50m 的朝南坡地,B 组种植在海拔为 300m 的朝南 坡地,C 组种植在海拔为 450m 的朝南坡地.
③定时进行科学的施肥、灌溉、修剪等日常管理.几年后,柑橘开始结果.
④对收获的果实进行分析比较,统计结果如下.
 
总产量/kg
最实大小
适度分析
A组
84

不甜、酸味重
B组
102
最大

C组
91

甜,略带酸
 
(4)上述方案中,有几处是不合理的,请至少找一处并改正:_____
(5)从对实验结果的初步分析得知,柑橘适宜种植在_____.

2.判断题(共1题)

4.
判断题
(1)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个科学名词的科学家是克里克。 (________)
(2)李时珍在研究药物时,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观察法。   (________)
(3)施来登和施旺共同创立了细胞学说。 (________)
(4)动物能对外界环境作出反应,而植物不能。  (________)
(5)老虎捕食野猪,说明动物界中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   (________)
(6)同种生物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而不同种生物的遗传物质是不同的(________)
(7)许多科学家认为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    (________)

3.连线题(共1题)

5.
连线题
A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a生物间的捕食关系
B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b生物会影响环境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生物的遗传现象
D南橘北枳 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4.单选题(共23题)

6.
在湛江热带植物园中,有一种跳舞草的植物,这种植物在听到优美的音乐时就能跳起舞来,这种想象说明(   )
A.生物的生长B.生物的新陈代谢
C.生物的运动D.生物的应激性
7.
下列各项作假设的是(   )
A.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B.潮湿对鼠妇的生活没有影响吗
C.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D.土壤的肥力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8.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各项活动中属于观察的是(   )
A.上网搜索资料B.去图书馆查阅书刊
C.用放大镜看蚂蚁D.进行人口普查
9.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有光”和“无光”两种环境条件,探究“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B.实验法C.测量法D.调查法
10.
科学家在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中,怀疑“蜜蜂是色盲”这一说法,认为蜜蜂能分辨花的不同颜色。这一步属于探究实验的
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
C.实施计划D.得出结论
11.
研究响尾蛇捕食老鼠的实验设计中需要几只死老鼠(  )
A.一只B.两只C.三只D.数量不限
12.
被称为“分类学之父”和发现血液循环的科学家分别是
A.达尔文和孟德尔B.林奈和哈维C.达尔文和哈维D.沃森和克里克
13.
含羞草受碰触时,它展开的叶片会合拢,下列与这个现象相同的是()
A.母鸡下蛋后咯咯叫
B.小公鸡长大后,长出了大鸡冠
C.人的手被烫了后,会立刻挪开
D.月亮在十五变圆,在初一变成月牙
14.
乌贼遇到敌害时,会释放出大量的墨汁,这一现象说明
A.生物对刺激能做出反应B.动物遇到危险能释放墨汁
C.动物能够运动D.乌贼对刺激的反应最敏感
15.
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中,以下几组对照设置不合理的是()
A.光照与黑暗
B.潮湿与干燥
C.光照与潮湿
D.有其他生物干扰与无其他生物干扰
16.
相信你认识了不少生物,也学会了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石头上的青苔B.珊瑚
C.钟乳石D.孔子鸟化石
17.
夏天正午蝉鸣叫得最厉害,气温降到24℃以下就停止鸣叫,影响蝉鸣叫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B.水C.温度D.空气
18.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 )
A.阳光B.害虫C.温度D.水
19.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D.生物圈
20.
西藏野牛休息时,体态与岩石相似,有利于捕食和御敌。这种现象体现了(  )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依赖环境C.环境改变生物D.生物改变环境
21.
在校园调查生物时,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A.小军发现好几株不认识的植物,把它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B.小明发现一只老鼠觉得恶心不记录
C.小梅扒开草丛,一只蟋蟀蹦出来,小梅把它记录下来
D.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
22.
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如无毒蛇具有毒蛇那样鲜艳的色泽斑。无毒蛇这种现象是(   )
A.保护色B.拟态C.警戒色D.适应性
23.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
A.大气圈的底部
B.水圈的全部
C.岩石圈的表面
D.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表面
24.
一只生长在非洲的猎豹,影响它的生态因素是(   )
A.气候条件B.被它捕食的羚羊的数量
C.火灾D.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25.
2011年上半年,我国西南地区遭受了历年罕见的特大旱灾,农作物大面积减产。这说明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之一是(   )
A.阳光B.空气C.水分D.温度
26.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现象是(  )
A.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向水性B.森林能够保持土壤中的水分
C.候鸟迁徙D.骆驼能长时间生活在荒漠中
27.
下表是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动植物情况,这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蕨类植物
鸟类
爬行两栖类
哺乳类
1822种
23种
148种
214种
75种
38种
 
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生物种类(物种)多样性
C.基因(遗传)多样性D.生物数量多样性
28.
最早提出不同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从而建立了“进化学说”的科学家是(   )
A.巴士德B.沃森C.列文虎克D.达尔文

5.填空题(共4题)

29.
生物有别于非生物,即它们都是“活的”,是有生命的。生物的主要特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30.
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实验法。此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步骤:
①发现并提出问题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④设计实验方案;⑤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林奈被称为“_____________”,他提出的分类学从属关系可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七个单位。
32.
我们把生物的            统称为生物多样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道)

    连线题:(1道)

    单选题:(23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