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4题)
1.
下列句子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看着他瘦骨嶙峋的样子,母亲的眼角湿润了。 |
B.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鲜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 |
C.玉雕作品“翠玉白菜”因其材质上乘,惟妙惟肖,富有创意而被誉为我国国宝。 |
D.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 |
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 |
B.“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
C.溪中随处可见好看的石头,有的像一头大象蜗居其中,无声无息;有的像一头睡狮静卧水面,温顺而惬意;还有的如同一块宝玉,温润光滑。 |
D.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中国几千年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它深刻的影响。 |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每天课外活动,同学们陆陆续续来到操场,纷纷踊跃参加体育活动。 |
B.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还能丰富人的感情。 |
C.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
D.为了您的人身安全,请勿用左手启动家电,以防万无一失。 |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 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 |
B.《骆驼祥子》中虎妞难产时,小福子曾建议祥子去找医生,但后来因为没钱所以医生没有来。 |
C.《牡丹亭》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 |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在描写修筑轻便铁路的过程中,写到了土匪袭击工地、建设者开展劳动竞赛等内容。 |
2.诗歌鉴赏- (共1题)
5.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下列小题。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①东栏:指诗人庭院门口的栏杆
【小题1】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梨花的什么特点?
【小题2】诗人为什么见“东栏一枝雪”而“惆怅”?请联系全诗作简要分析。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①东栏:指诗人庭院门口的栏杆
【小题1】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梨花的什么特点?
【小题2】诗人为什么见“东栏一枝雪”而“惆怅”?请联系全诗作简要分析。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下列句子中, “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小题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选文第一段中,作者虚构了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黄发:借指老人 |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无助的境地 |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具:全,部 |
D.余人各复延到其家 延:引领 |
例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C.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
D.中轩敞者为舱,箬蓬覆之。 |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选文第一段中,作者虚构了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仿生建筑
吴旭阳
①当你穿行于城市的钢筋混凝土森林时,当你远途旅行却发现“千城一面”时,越来越多的建筑正在以其优雅的造型、丰富的空间感受和人性化的使用方式努力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其中仿照生物的功能、组织、形象构成来修建的建筑物,就是“仿生建筑”。
②仿生建筑的类型十分丰富,有些仿生建筑不仅拥有与生物相仿的优美外形,而且还像自然界的生物一样“呼吸”着,拥有无与伦比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大大缩短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它们中有的能够像向日葵花盘一样旋转,有的能够像仙人掌一样开花,有的能够像盛开的马蹄莲一样迎风招展。
③众所周知,向日葵从发芽到花盘盛开这一段时间,其叶子和花盘会一直追随着太阳的位置以获得最充足的阳光。向日葵式的仿生建筑也能够随时跟踪太阳的方向进行旋转,太阳落山以后,控制程序会让房屋自动恢复初始位置。其旋转的动力全都来自于自身的“光合作用”,即由屋顶的太阳能光电板和小型的太阳能电动机提供动力,十分节能。加上其外表面安装了大量的太阳能光电板,它每天生产的电能远远大于旋转所消耗的,于是住户便将多余的电能存入社区电网,冬天或者阴天时再拿出取用,剩余的还能卖钱。“向日葵建筑”中还拥有众多“葵花子”,比如客厅电灯、浴室加热器等,它们的能量都来自于屋顶的太阳能光电板。阳光下,“向日葵”就像璀璨的宝石一样闪闪发光,周围植物的影子由玻璃透到室内去,光影纵横,仿佛置身于树荫之下;黑夜里,“葵花子”们熠熠生辉,五彩斑斓,十分动人。
④仙人掌一般生长在干旱的沙漠里,每次降雨,仙人掌都会竭尽全力吸收、储存水分。城市“仙人掌建筑”也是如此,住户们将各种植物种植在自己大面积的户外阳台上,整个建筑就像一座小型的光合作用工厂,能够吸收城市中的有害气体,并且释放新鲜的氧气,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为住户提供清新、优雅的居住环境。每当花朵盛开的时候,红、黄、蓝、绿等色彩交相辉映,在白色建筑表面的映衬下,犹如一幅美丽的百花图,加上天光云影的点缀和追逐嬉戏的飞鸟,其中的住户宛如身处自然森林之中,十分惬意。
⑤花梗是马蹄莲的中轴部分,除了作为结构主体,还作为整株植物的主要能量传送带,可以将水分、养分及时地在根、花、果实之间运输。“马蹄莲建筑”的塔楼作为整支“马蹄莲”的花梗,在其底部设有集热棚,利用温室效应加热空气,将热量通过中心烟囱的内部气流,源源不断输送给整座建筑。此外,塔楼主体的外表面并不平整,像折过的纸张一样,这样能够保证经过气流的最大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而且,为了提高顶部风力发电机组的效率,“花”被设计成双弧形截面,将风速提高到环境风速的4倍之多。风儿吹过,“马蹄莲建筑”迎风招展,散发着蓬勃的生机。
⑥其实大自然还有很多神秘之处,蕴藏着无限可能,启发着建筑师的设计灵感。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有删改)
【小题1】通读全文,说说第②段中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2】第③段画线句子中加粗的“都”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小题3】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小题4】文章最后一段说“其实大自然还有很多神秘之处,蕴藏着无限可能,启发着建筑师的设计灵感。”你认为未来还将会出现什么样的仿生建筑呢?请写出来并指出其原理或功能。
仿生建筑
吴旭阳
①当你穿行于城市的钢筋混凝土森林时,当你远途旅行却发现“千城一面”时,越来越多的建筑正在以其优雅的造型、丰富的空间感受和人性化的使用方式努力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其中仿照生物的功能、组织、形象构成来修建的建筑物,就是“仿生建筑”。
②仿生建筑的类型十分丰富,有些仿生建筑不仅拥有与生物相仿的优美外形,而且还像自然界的生物一样“呼吸”着,拥有无与伦比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大大缩短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它们中有的能够像向日葵花盘一样旋转,有的能够像仙人掌一样开花,有的能够像盛开的马蹄莲一样迎风招展。
③众所周知,向日葵从发芽到花盘盛开这一段时间,其叶子和花盘会一直追随着太阳的位置以获得最充足的阳光。向日葵式的仿生建筑也能够随时跟踪太阳的方向进行旋转,太阳落山以后,控制程序会让房屋自动恢复初始位置。其旋转的动力全都来自于自身的“光合作用”,即由屋顶的太阳能光电板和小型的太阳能电动机提供动力,十分节能。加上其外表面安装了大量的太阳能光电板,它每天生产的电能远远大于旋转所消耗的,于是住户便将多余的电能存入社区电网,冬天或者阴天时再拿出取用,剩余的还能卖钱。“向日葵建筑”中还拥有众多“葵花子”,比如客厅电灯、浴室加热器等,它们的能量都来自于屋顶的太阳能光电板。阳光下,“向日葵”就像璀璨的宝石一样闪闪发光,周围植物的影子由玻璃透到室内去,光影纵横,仿佛置身于树荫之下;黑夜里,“葵花子”们熠熠生辉,五彩斑斓,十分动人。
④仙人掌一般生长在干旱的沙漠里,每次降雨,仙人掌都会竭尽全力吸收、储存水分。城市“仙人掌建筑”也是如此,住户们将各种植物种植在自己大面积的户外阳台上,整个建筑就像一座小型的光合作用工厂,能够吸收城市中的有害气体,并且释放新鲜的氧气,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为住户提供清新、优雅的居住环境。每当花朵盛开的时候,红、黄、蓝、绿等色彩交相辉映,在白色建筑表面的映衬下,犹如一幅美丽的百花图,加上天光云影的点缀和追逐嬉戏的飞鸟,其中的住户宛如身处自然森林之中,十分惬意。
⑤花梗是马蹄莲的中轴部分,除了作为结构主体,还作为整株植物的主要能量传送带,可以将水分、养分及时地在根、花、果实之间运输。“马蹄莲建筑”的塔楼作为整支“马蹄莲”的花梗,在其底部设有集热棚,利用温室效应加热空气,将热量通过中心烟囱的内部气流,源源不断输送给整座建筑。此外,塔楼主体的外表面并不平整,像折过的纸张一样,这样能够保证经过气流的最大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而且,为了提高顶部风力发电机组的效率,“花”被设计成双弧形截面,将风速提高到环境风速的4倍之多。风儿吹过,“马蹄莲建筑”迎风招展,散发着蓬勃的生机。
⑥其实大自然还有很多神秘之处,蕴藏着无限可能,启发着建筑师的设计灵感。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有删改)
【小题1】通读全文,说说第②段中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2】第③段画线句子中加粗的“都”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小题3】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小题4】文章最后一段说“其实大自然还有很多神秘之处,蕴藏着无限可能,启发着建筑师的设计灵感。”你认为未来还将会出现什么样的仿生建筑呢?请写出来并指出其原理或功能。
5.语言表达- (共1题)
8.
(题文)阅读下面一则消息,完成文后题目
大众网济宁10月25日讯(记者 史欣欣) 第二届“百姓儒学节”开幕式上,曲阜市委书记李长胜说,“兴市须重教,孔子作为‘万世师表’,理应得到全社会教师群体的尊崇。‘三孔’景区面向全国教师免费开放,将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创新、发挥儒学时代作用搭建新的载体。”
用一句话概括上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大众网济宁10月25日讯(记者 史欣欣) 第二届“百姓儒学节”开幕式上,曲阜市委书记李长胜说,“兴市须重教,孔子作为‘万世师表’,理应得到全社会教师群体的尊崇。‘三孔’景区面向全国教师免费开放,将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创新、发挥儒学时代作用搭建新的载体。”
用一句话概括上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6.其他-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