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1.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藻荇交横(xìng) 属引凄异(shǔ) 沿溯阻绝(sù) 水皆缥碧(piāo) |
B.素湍绿潭(chuǎn) 飞漱其间(sù) 与其奇者(yù) 东皋(gāo) |
C.泠泠作响(líng) 鸢飞戾天(lì) 牧人驱犊返(dú) 徙倚(xǐyǐ) |
D.千转不穷(zhuàn) 略无阙处(quē) 乘奔御风(yú) 绝巘(yǎn) |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每个中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人才。 |
B.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
C.小明的学习成绩是班级中最好的同学。 |
D.参加家务劳动,可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责任心和自信心。 |
3.
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 )
爱心是 ,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 ,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宇到希望;爱心是 ,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 ,使心灵枯萎的人宴到情感的滋润。
①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②一场洒落在久旱 的土地上的甘霖
③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④一片冬日的阳光
爱心是 ,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 ,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宇到希望;爱心是 ,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 ,使心灵枯萎的人宴到情感的滋润。
①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②一场洒落在久旱 的土地上的甘霖
③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④一片冬日的阳光
A.④③①② | B.②③①④ | C.④③②① | D.②④③① |
4.
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 |
B.《野望》作者王绩,唐代诗人,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中颔联、颈联描绘了一幅“山野秋日晚景图”。 |
C.《答谢中书书》“书”是一种文体,作者南朝齐梁思想家陶渊明,自号华阳隐居,著有《陶隐居集》。 |
D.《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 |
5.
下列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徙倚欲何依(徘徊) 略无阙处(缺点) 鸢飞戾天(到达) 泉水激石(激动) |
B.素湍绿潭(急流) 绝巘(极高) 四时俱备(四季) 负势竞上(向上) |
C.念无与为乐(想念) 急湍甚箭(非常) 窥谷忘反(返回) 从流飘荡(跟、随) |
D.良多趣味(甚、很) 林寒涧肃(严肃) 缥碧(青白色) 霜旦(下霜的早晨) |
2.诗歌鉴赏- (共1题)
7.
古诗阅读
野 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小题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2】本诗的颔联和颈联在描写景物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
野 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小题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2】本诗的颔联和颈联在描写景物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
3.文言文阅读- (共2题)
8.
阅读《三峡》,回答下列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
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________)(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_______)
(3)夏水襄陵,沿溯阻绝(________)(4)高猿长啸,属引凄异(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填空: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侧面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小题4】文中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泪沾裳”与前文中写猿声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形成照应。(每格限填一字)
【小题5】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而是先写夏季景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
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________)(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_______)
(3)夏水襄陵,沿溯阻绝(________)(4)高猿长啸,属引凄异(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填空: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侧面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小题4】文中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泪沾裳”与前文中写猿声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形成照应。(每格限填一字)
【小题5】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而是先写夏季景色?
9.
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下列小题。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晓雾将歇(____________)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___________)
(3)夕日欲颓(___________)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__________之美”,乙文描写“_______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___”的语句中。
【小题4】请谈谈乙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的妙处。
【小题5】甲文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
【小题6】请说说乙文中 “闲人”的含义?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晓雾将歇(____________)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___________)
(3)夕日欲颓(___________)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__________之美”,乙文描写“_______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___”的语句中。
【小题4】请谈谈乙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的妙处。
【小题5】甲文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
【小题6】请说说乙文中 “闲人”的含义?
4.语言表达- (共1题)
10.
目前,西宁市正在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这个美丽城市中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带头为创建工作奉献自己的力量,但是马路上,一个大婶骑着电瓶车逆向行驶。假如你作为志愿者正在执勤,你将如何劝说大婶?(不少于50字)
5.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