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2015届越秀区第三中学语文中考一模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249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15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识别/博闻强识    模仿/装模作样 剥削/生吞活剥
B.提防/提心吊胆    湍急/惴惴不安    惬意/ 锲而不舍
C.箴言/缄默无言    穿着/歪打正着 勘察/堪称一绝
D.湖畔/ 乔装打扮    讳言/经天纬地 粗犷/旷日持久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暇想  吹毛求疵  再接再励  沧海桑田B.弛名  美轮美奂  胜卷在握  叱咤风云
C.狡黠  谈笑风声  脍炙人口  相形见拙D.云霄  旁征博引  莫衷一是  舐犊情深
3.
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我是歌手》第二季总决赛当晚,7位唱将粉墨登场,决战音乐之巅。他们纷纷施展浑身解数,或是传神演绎,或是创意改编,只为广大观众献上一场龙吟凤哕般的音乐盛宴。最后,韩磊凭借实力夺得“歌王”称号,真可谓是实至名归。
A.粉墨登场B.浑身解数C.龙吟凤哕D.实至名归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在这篇文章中详细地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后为什么在经济上取得重大发展的原因。
B.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音,周边居民对此意见很大,纷纷向环保部门投诉。
C.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D.白醋含有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被面部皮肤吸收后可以改善皮肤营养缺乏。
5.
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清代曹雪芹说他的《红楼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②此后,诗人杜甫也叹息“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③宋代的黄庭坚则慨叹“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④苦吟诗人贾岛更痛苦地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⑤东汉诗人曾悲叹“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说出了没有知音的苦闷。
⑥他们都异口同声地焦急地召唤着“知音”,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得到人们的赏识。
A.⑤③④②①⑥B.⑥⑤②④③①
C.⑥⑤④①②③D.⑤②④③①⑥

2.诗歌鉴赏(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小题1】请解释诗中“结庐”是什么意思?
【小题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出南山怎样的景象?这两句诗隐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被误解的贵族
①中国的许多有钱人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英国上贵族学校,希望他们毕业后可以成为贵族。但当他们发现即使是英国最好的贵族学校——伊顿公学的学生,睡硬板床,吃粗茶淡饭,每天还要接受非常艰苦严格的训练,甚至比平民学校还要辛苦时,他们怎么也弄不明白这些“苦行僧”式的生活同贵族精神究竟有何联系。
②其实这一点也不稀奇,因为西方贵族所崇尚的贵族精神不是暴发户精神,它从不同平民精神对立,更不意味着养尊处优,悠闲奢华的生活方式。而是一种以荣誉、责任、勇气、自律等一系列价值为核心的先锋精神。
③西方的贵族精神首先是一种荣誉感。中国古代的皇亲国戚,天生就是贵族,还可以靠国家的财政过一辈子。而西方贵族的荣誉则是自己争取来的,贵族后代除嫡长子之外,绝大多数继承不了祖辈的爵位和财产,他们只能从事军职或者教职,最终靠自己的奋斗来获得财富和贵族头衔。即便嫡长子也不能安享富贵,而是要随国王鞍前马后地征战,战死沙场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因此,古代欧洲的贵族都具有强烈的荣誉感,他们把荣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绝不会为生命而放弃荣誉,而且一旦自己的荣誉受到玷污,他们宁死也不愿屈辱的苟活。
④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南方军即将失败,军官中有人提议化整为零分散到百姓家里,进入山区打游击战,但当时南军最高统帅罗伯特·李将军却不同意,他说:“战争是军人的职责,我们要是这样做,就等于把战争的责任推给了无辜的百姓。我虽然算不上一个优秀的军人,但我绝不同意这样做,如果能用我的生命换来南方百姓的安宁,我宁愿作为战犯被处死。”
⑤西方的贵族从来不因为自己高贵的地位而看不起平民,相反,在他们看来,保护平民,甚至为他们去牺牲,是贵族义不容辞的责任。中世纪分封制下的贵族,作为一方领地的统治者拥有绝对的权利,虽然担负效忠义务,但他们并不惧怕作为最高统领主的国王,他们怕的是衣食父母,也就是自己的臣民。欧洲的贵族与臣民之间,其实是一种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如若贵族没能尽到保护臣民利益的职责,那么臣民就会出走。投奔遍布欧洲的自由城市,领主的势力也就随之衰落。而这也正是欧洲贵族尊重平民,勇于承担责任的根源所在。
⑥中世纪贵族“为臣民负责”的传统,到了现代便转化为“为公众服务”的精神。在今天,我们也可以看到诸如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名校,一到周末便人去楼空——学生都到社区、医院、教堂和养老院当志愿者,为公众服务去了。
⑦西方贵族认为,生活在人的社会里,人与人是相互关联的,与人相处时要讲原则,讲规则,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别人,公平竞争精神就是从这里演化而来的。比如决斗,双方按规则站在20米以内,用手枪互相射击,直到一个人倒地为止。这里的规则就很重要,如果大家都不遵守规则,那这个社会就变成流氓横行的社会,而充斥流氓的社会一定好不到哪里去。因此,恪守规则的贵族精神可以阻止流氓社会的出现。
⑧同样的道理,西方贵族无论在一国之内还是国家之间,都会遵循各种规则,破坏规则就是破坏道义和秩序,最终倒霉的不光是违规者自己,还有整个社会。
⑨贵族精神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讲,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因为当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拥有贵族精神时,这个民族就不会被流氓精神和暴发户精神所折磨,而是活得很快乐,很有尊严。
【小题1】下列的说法,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
A.许多有钱人不明白贵族学校的“苦行僧”式的生活同贵族精神有何关系。
B.贵族后代绝大多数只能靠自己的奋斗获得财富和贵族头衔。
C.中世纪贵族精神到如今转变为“为公众服务”的精神。
D.当一个民族拥有贵族精神,这个民族就能活得很快乐,很有尊严。
【小题2】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引出本文的论题——什么是真正的贵族精神。
B.中世纪欧洲民众有出走自由的权力,贵族为了拥有臣民而尊重他们。
C.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来阐释西方贵族精神的内涵。
D.一个流氓横行的社会里,大家都不遵守规则,因此贵族逐渐消亡。
【小题3】请概括西方贵族精神的内涵。
【小题4】结合文段,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②段中加点词“暴发户精神”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有人说:“精神的贵族不一定富有,富有之人不一定是贵族。”阅读本文后,请结合某个名人的事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4.语言表达(共1题)

8.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文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陈涉世家》)(______)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核舟记》)(______)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______)
(4)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_______)
(5)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观潮》)(_______)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9.
综合性学习活动
(1)某校进行了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活动,下列不属于孔孟思想的两项,请你帮忙找出来:(_______)(_______)
A.行仁政,重礼乐B.兼爱非攻C.民贵君轻D.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2)根据对联的相关知识,参照上联,拟写下联。(提示人物:范仲淹、欧阳修、陶渊明、诸葛亮、刘禹锡……)
上联:柳宗元小石潭边抒幽愤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文(共1题)

10.
家,对许多人而言,不止是身体的休憩处,也是心灵的归依所。我们每天乃至于一生,不断地在离家与回家的历程中,构筑出一天以至于一生的故事。一般人离家后总不免有回家的企盼,但也有人视回家为畏途,甚或无家可归。回家对每个人而言,往往存在着不同的意义。

请以“回家”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字数不少于600字。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7.(共1题)

11.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醉翁亭记》)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乙)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 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满井游记》)

【小题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香而酒洌 ②而茗者
B.①呷浪之   ②浪层层
C.①负者歌途 ②奉命危难之间
D.①禽鸟知山林乐     ②城居者未
【小题2】下列对选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段都写到作者出游,(甲)文段写作者出游之时,游人众多,络绎不绝;(乙)文段写作者出游之时,虽亦有各式游人,但游人数量不算太多。
B.(甲)文第①段写宴饮之乐,却别有情致地从捕鱼酿酒写起,既夸耀滁地的富足,也表明野餐的简朴野趣。(乙)文写游人煮茶喝、唱歌、骑驴同样也是充满了出游的乐趣。
C.(甲)文写宴酣之乐、乐人之乐,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乙)文最后一句写居城者未知出游之乐,表明了作者不虚此行的满足心情,言已尽而意无穷。
D.选文(甲)巧用诗的语言表达形式,全用对句,句式整齐,音节铿锵,读来声声清朗,极具音乐的节奏美。(乙)文先从出游的人写起,再叙所见之物,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小题3】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