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某化学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充分反应冷却后,天平仍然平衡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另一个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图A实验中锥形瓶底部放细沙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由上述实验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种类

(1)充分反应冷却后,天平仍然平衡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另一个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图A实验中锥形瓶底部放细沙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由上述实验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种类
2.单选题- (共16题)
2.
化学反应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型.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酸雨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种:
①3NO2+H2O═2HNO3+X ②2SO2+O2+2H2O
2H2SO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3NO2+H2O═2HNO3+X ②2SO2+O2+2H2O

A.反应①中X的化学式为NO |
B.反应①、②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
C.反应①、②中涉及的氧化物共有5种 |
D.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导致酸雨的“罪魁” |
3.
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7.6 | 2.0 | 0.2 | 0 |
反应后的质量(g) | 3.2 | X | 5.8 | 0.4 |
A.X=0.4 |
B.丁一定是单质 |
C.甲和乙是反应物 |
D.反应中的甲、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11:14 |
4.
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现对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A.A | B.B | C.C | D.D |
5.
如图为两种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示中共有三种单质分子 |
B.图示产物为混合物 |
C.图示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不可再分 |
D.图示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6.
我们日常食用的蔗糖,如果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加热会生成炭黑和水。这说明( )
A. 蔗糖是由炭黑和水组成的 B. 蔗糖是由C、H、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C. 蔗糖是由C、H、O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D. 蔗糖中含有炭黑和水
A. 蔗糖是由炭黑和水组成的 B. 蔗糖是由C、H、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C. 蔗糖是由C、H、O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D. 蔗糖中含有炭黑和水
9.
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计量数a和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 |
B.A和B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一定等于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
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 |
D.若取x gA和x 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等于2x g |
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配平化学方程式可以改变化学式中各组成元素右下角的数字
B. 镁条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故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C. 因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D. 酒精燃烧生成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2∶3,根据原子守恒推出酒精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3
A. 配平化学方程式可以改变化学式中各组成元素右下角的数字
B. 镁条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故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C. 因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D. 酒精燃烧生成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2∶3,根据原子守恒推出酒精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3
11.
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1.3 g 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 g D。则在此反应中B和D的质量比为
A. 4∶9 B. 8∶1 C. 10∶11 D. 13∶44
A. 4∶9 B. 8∶1 C. 10∶11 D. 13∶44
13.
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发生如下两个反应:2Mg+O2
2MgO,3Mg+N2
Mg3N2。则24 g镁在空气中燃烧可得产物的质量为


A.等于33.3 g | B.等于40 g | C.33.3~40 g | D.小于33.3 g |
15.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
C.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3:2 |
D.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 |
16.
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
CO2+2H2O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 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
C. 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
D. 1 g CH4和2 g 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 g CO2和2 g H2O

A. 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 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
C. 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
D. 1 g CH4和2 g 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 g CO2和2 g H2O
3.选择题- (共2题)
4.填空题- (共3题)
20.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
(2)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__________________;
(3)锌和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铝片投入氢氧化钠溶液(提示:水参加了反应)中,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
(2)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__________________;
(3)锌和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铝片投入氢氧化钠溶液(提示:水参加了反应)中,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_____CO+____Fe3O4
____Fe+____CO2
(2)____CH3OH+____O2
____CO2+____H2O
(3)____Al+____HCl===____AlCl3+____ H2↑
(1)_____CO+____Fe3O4

(2)____CH3OH+____O2

(3)____Al+____HCl===____AlCl3+____ H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