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为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与1 g二氧化锰混合,总质量为6 g,依次加热该混合物,t1、t2、t3、t4时间后分别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记录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样品中杂质不参加化学反应)。
(1)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
(2)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是多少___________?
(1)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
(2)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是多少___________?
加热时间 | t1 | t2 | t3 | t4 |
剩余固体(g) | 4.24 | 4.16 | 4.08 | 4.08 |
2.单选题- (共14题)
2.
碱式碳酸铜受热能分解成CuO、CO2和H2O三种物质,请你判断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是( )
A.只含有碳、氢、氧元素 |
B.一定含有碳、氢、铜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
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铜元素 |
D.肯定含有碳、氢、氧、铜元素 |
3.
二氧化碳和氢气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甲醇:CO2+3H2
CH3OH+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CO2的利用创造了一种新途径 |
B.钌-膦铬合物的质量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 |
C.氢原子数在反应前后发生了改变 |
D.属于分解反应 |
4.
铜片与浓硝酸可以发生如下反应:Cu+4HNO3(浓)===Cu(NO3)2+2X↑+2H2O,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H2 |
B.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改变的原子与N元素化合价不变的原子的个数比为1:1 |
C.浓硝酸属于纯净物 |
D.反应物Cu与生成物H2O的质量比为32:9 |
5.
甲分子与乙分子反应生成丙分子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甲是单质
B. 丙分子中A,B原子个数比为3:1
C. 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分子的个数也没有改变
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乙的化学式为A2

A. 物质甲是单质
B. 丙分子中A,B原子个数比为3:1
C. 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分子的个数也没有改变
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乙的化学式为A2
6.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6.4 | 3.2 | 4.0 | 2.8 |
反应后的质量(g) | 5.2 | x | 7.2 | 2.8 |
A.丁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
C.反应中的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3:18 |
D.上表中x=2.0 |
7.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Z一定是化合物
B. 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C. 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 若ag X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
A. Z一定是化合物
B. 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C. 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 若ag X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
8.
某物质4.6 g与氧气反应,生成8.8 g CO2和5.4 g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为11.2 g |
B.该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3 |
C.生成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2:3 |
D.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
9.
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
B. A、B中所含的元素种类与C、D中所含的元素种类不一定相同
C. 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
D. 若取x g A和x g 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 g
A. 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
B. A、B中所含的元素种类与C、D中所含的元素种类不一定相同
C. 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
D. 若取x g A和x g 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 g
10.
已知:某密闭容器中,12g A加热完全分解产生B和C,其中B的质量为2g,同时C又能部分分解产生0.1g D和7.9g E,则最终该密闭容器中B和C的质量比为
A. 1∶1 B. 1∶2 C. 1∶4 D. 1∶5
A. 1∶1 B. 1∶2 C. 1∶4 D. 1∶5
11.
金属单质M与非金属单质硫发生如下反应为2M + S
M2S。甲、乙二组学生在实验室分别进行该实验,加入的M和硫的质量各不相同。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 64 B. 56 C. 39 D. 23

| M的质量/ | S的质量/ g | M2S的质量/ g |
甲 | 6.0 | 2.5 | 7.5 |
乙 | 7.0 | 1.5 | 7.5 |
A. 64 B. 56 C. 39 D. 23
12.
二甲醚(CH3OCH3)可由一氧化碳和物质X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4X="=====" CH3OCH3+H2O,则X的化学式为
A.C2H5OH | B.H2O2 | C.C2H4 | D.H2 |
14.
完全电解ag水,在正极上得到10mL气体,则在负极上得到的气体的质量和体积分别是 ( )
A.a g,10mL | B.8a/9 g,5 mL | C.a/9 g, 20mL | D.a/9 g ,5mL |
15.
在化学反应A2+BC=B+A2C中,反应物BC与生成物 B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将2g A2与80g BC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A2C的质量是()


A.64 g | B.18 g | C.80 g | D.9 g |
3.选择题- (共1题)
4.填空题- (共5题)
17.
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和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总质量
A.①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
(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B.每32 g S和32 g O2完全反应后,生成64 g SO2
C.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一定有:a+b=c+d
(3)有机化合物R与足量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CO2和H2O,实验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则x =____,已知参加反应的物质R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3,则R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总质量
A.①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
(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B.每32 g S和32 g O2完全反应后,生成64 g SO2
C.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一定有:a+b=c+d
(3)有机化合物R与足量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CO2和H2O,实验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 R | O2 | CO2 | H2O |
反应前质量/g | 46 | 128 | 0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32 | x | 54 |
则x =____,已知参加反应的物质R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3,则R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18.
应用所学知识,分析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是_______;
(2)已知金属镁可以在某种气体中燃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Mg+X
2MgO+C,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若金属镁的质量为m1,完全反应后生成碳的质量为m2,则m1________(填“>”“=”或“<”)m2。
(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是_______;
(2)已知金属镁可以在某种气体中燃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Mg+X

19.
新型材料的研制与应用推动了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氮化硅(Si3N4)是一种高温陶瓷材料,它的硬度大,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工业上制得氮化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aSi+bN2
Si3N4,则a、b的数值分别为a=________,b=________。

20.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在高温下炼铁_______________。
(1)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在高温下炼铁_______________。
21.
(1)学校运动会上短跑项目“发令枪”里的火药成分为KClO3、MnO2和红磷,当扣动扳机时,①撞针撞击火药,产生热量使KClO3分解产生O2;②并引燃红磷产生白烟。
试分别写出这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2)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它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X===NaClO+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求出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并在该化学式中表示出来_____。
(3)固体MgH2是氢能源汽车的供能剂,MgH2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同时释放出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试分别写出这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2)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它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X===NaClO+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求出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并在该化学式中表示出来_____。
(3)固体MgH2是氢能源汽车的供能剂,MgH2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同时释放出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5.实验题- (共1题)
22.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中的一条重要规律,具体表述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三个实验装置(天平略)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只有A装置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C装置则不能。否定B、C装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将C装置进行改进,如图乙所示。
①此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待完全反应后,将装置D置于天平上称量,所得数据较反应前的小。若整个操作过程中无差错,则造成上述实验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在探究化学变化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时,对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应____________________。

(1)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三个实验装置(天平略)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只有A装置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C装置则不能。否定B、C装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将C装置进行改进,如图乙所示。
①此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待完全反应后,将装置D置于天平上称量,所得数据较反应前的小。若整个操作过程中无差错,则造成上述实验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在探究化学变化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时,对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应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