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2015届越秀区华侨外国语学校语文中考一模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248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15

1.选择题(共9题)

1.
下列各项中字词的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狡黠(xiá) 襁褓(qiǎng) 勾当(gōu) 气吞斗牛(dòu)
B.避讳(huì) 抽噎(yē) 繁衍(yǎn) 豁然贯通(huò)
C.禀请(bǐn) 掺杂(cān) 拮据(jù) 味同嚼蜡(jiáo)
D.脚踝(huái) 带挈(qiè) 作揖(jī) 吹毛求疵(cī)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2014年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出现失误——五环变四环,真让人叹为观止。
B.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美食,丰富多彩,让人莫衷一是。
C.正因为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他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D.春晚舞台上,蔡明那幽默滑稽的语言表达,令人忍俊不禁。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汲取   亵渎   袖手旁观   心无旁骛
B.商灼   恣雎   恪尽职守   格物致知
C.班师   潮讯   前仆后继   精血成聚
D.要决   庸碌   孤军奋战   原弛蜡象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概括了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我市的灯饰将从“亮起来”变为“美起来”,目前正在实施让灯饰“动起来”的目标。
C.为了防止恶性交通事故不再发生,交警部门对道路交通安全加大了监管力度。
D.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热播后,林志颖的儿子小小志和李湘的女儿王诗龄立即迅速蹿红网络。
5.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起始的习惯。
②因为年长方学的人不能像从小就学起的人能曲伸如意,这是真的。
③除非有些从未固定自己的心志,反而把心志开放着,并准备好了接受不断改良的人们,那算是例外。
④但这种情形是非常之少的。
⑤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是一定的,这个我们叫作教育。
⑥所以我们常见,在言语上,幼年时代比幼年以后舌头较为柔活,能学一切语法及声音,并且四肢关节也比较柔活,适于各种竞技和运动。
A.①⑤②⑥④③B.⑤①⑥②③④C.①⑤②⑥③④D.⑤②①⑥④③
6.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宽阔——{#blank#}1{#/blank#}       漂亮——{#blank#}2{#/blank#}

沉重——{#blank#}3{#/blank#}       笔直——{#blank#}4{#/blank#}

7.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宽阔——{#blank#}1{#/blank#}       漂亮——{#blank#}2{#/blank#}

沉重——{#blank#}3{#/blank#}       笔直——{#blank#}4{#/blank#}

8.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宽阔——{#blank#}1{#/blank#}       漂亮——{#blank#}2{#/blank#}

沉重——{#blank#}3{#/blank#}       笔直——{#blank#}4{#/blank#}

9.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宽阔——{#blank#}1{#/blank#}       漂亮——{#blank#}2{#/blank#}

沉重——{#blank#}3{#/blank#}       笔直——{#blank#}4{#/blank#}

2.诗歌鉴赏(共1题)

10.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小题1】“萋萋”、“跻”分别是什么意思?
【小题2】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11.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B.何陋之有
C.怅恨久之D.策之不以其道
【小题2】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12.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人类水资源现状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几种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l/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l/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l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_T-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小题1】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2】从第③段中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小题3】第③段中画线句“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l/4”中的“仅”能否删去?为什么?
【小题4】针对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请你提两条合理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小题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全球的水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
B.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C.北方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开发过度,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使得荒漠化趋势蔓延。
D.文中举出北方地区、南方水网地区、西北干旱区、西南山丘区等几个地区的用水情况,主要是为了具体说明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

5.语言表达(共1题)

13.
根据课本,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罾:________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二章》)衡:________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劳:_________
(4)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送东阳马生序》)臭:_________
(5)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口技》)间:______

6.综合性学习(共1题)

14.
为响应广州市委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的号召,某校九年级(1)班组织“我是文化小使者”活动,老师带领同学们到社区向居民做宣传。请你也参加这次活动。
(1)文化是一个大概念,囊括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方方面面的内容,比如思想、艺术、科
学、文艺、生活等。文化名人是文化的主要传承者,也是文化的代表者。宣传文化名
人就是宣传文化。请从下列文化名人中选择一位作宣传(从成就和对社会的影响两方
面进行介绍宣传)。
孔子   司马迁   祖冲之   鲁迅    邓稼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社区将举行一场文艺演出,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果由你来担任这场文艺演出的
主持人,请你自己设计一段开场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9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