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从不同角度指出四种气体的相同之处:
① 。
② 。
(2)将其中任意一种气体与另外三种气体进行比较,指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① 。
② 。

(1)仪器a的名称是 。
(2)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填“能”或“不能”)选用该装置。
(3)现有药品:①稀硫酸②稀盐酸③大理石。若用该装置制取C02,选用的药品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写出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一种方法: 。
2.选择题- (共11题)
重男轻女指数是指希望生育男孩母亲人数与希望生育女孩母亲人数的比例,下表是联合国人口机构2006年公布的部分国家“重男轻女指数”。人口生育意愿与中国传统观念相似的国家是( )
部分国家“重男轻女指数”表
国家 | 巴基 斯坦 | 尼泊 尔 | 韩国 | 泰国 | 肯尼 亚 | 哥伦 比亚 | 菲律 宾 | 委内 瑞拉 |
指数 | 4.9 | 4.0 | 3.3 | 1.4 | 1.1 | 1.0 | 0.9 | 0.9 |
重男轻女指数是指希望生育男孩母亲人数与希望生育女孩母亲人数的比例,下表是联合国人口机构2006年公布的部分国家“重男轻女指数”。人口生育意愿与中国传统观念相似的国家是( )
部分国家“重男轻女指数”表
国家 | 巴基 斯坦 | 尼泊 尔 | 韩国 | 泰国 | 肯尼 亚 | 哥伦 比亚 | 菲律 宾 | 委内 瑞拉 |
指数 | 4.9 | 4.0 | 3.3 | 1.4 | 1.1 | 1.0 | 0.9 | 0.9 |
读图并分析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材料二 在我国东部海底,人们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
材料三 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之国”,全国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但是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不断扩大。
读图并分析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材料二 在我国东部海底,人们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
材料三 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之国”,全国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但是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不断扩大。
海峡是沟通海洋之间的重要通道,在方便船舶通行的同时,也能给沿岸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海峡更是军事要地,在战争时期若控制了海峡就等于控制了战争。读世界四个重要的海峡示意图。关于图中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 )
3.填空题- (共15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 。
(2)装置A、B均可用来制取CO2气体,比较两个装置,指出A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 。
(3)写出用恰当试剂制取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4)C装置充满水时,可作为O2的收集装置,则O2应从 端通入。若采用排空气法收集O2,则O2应从 端通入。

(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收集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方程式表示)
(3)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2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写选项序号)。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
(4)在实验室抽取CO2的实验装置中,F装置相对于B装置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通过多种反应可以得到NH3(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例如:2NH4Cl(固)+Ca(OH)2(固)△CaCl2+2NH3↑+2H2O
你将选择上图中的 作为实验室收集NH3的装置。下图是收集NH3并对尾气进行处理的装置(浓硫酸可以与NH3反应生成硫酸铵),请根据图示把装置画完整。

上图中漏斗倒放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加热KMnO4或KClO3与MnO2混合物制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3)用H2O2溶液和MnO2制取氧气的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4)完成图C所示实验时,为避免集气瓶底炸裂,可预先在集气瓶中放 。

请结合上图仪器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3)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显碱性;②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小芳同学将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该选择的反应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编号);
(4)小芳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5)请写出氨气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④ ,⑤ 。
(2)如果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CO2,可选用上图仪器中的 (填序号),其化学方程式 。
(3)若用加热固体KMnO4来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O2,可选用上图仪器中的 ,其化学方程式为 。

(1)请写出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 。
(2)以下六种物质是初中教材中出现的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产生氧气。

请你写出上图中物质X的名称 ,实验室用该药品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则实验装置应选 和 (填标号)。
(3)实验室用B或C装置可制取 气体(填一种即可),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B与C比较,B的优点是: (写一点)。
(4)过氧化钠(Na2O2)固体在常温下与水反应也可以产生氧气,同时生成氢氧化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在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并收集氢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常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所选用的收集方法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标有字母仪器名称:a b
(2)若用装置B制备氧气,仪器a中装有高锰酸钾,还需作的一点改动是
(3)若用装置A或C及相关药品制备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与装置C相比,装置A的优点是 (只要求写出一点);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字母代号)
或
(4)用装置A或C及相关药品还可制备 填一种气体的化学式)

(1)写出图中标有①、②仪器的名称:① ②
(2)若实验室选用B装置制氧气,则所用的药品是
(3)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氢气,发生装置可选择 ,收集装置可选择 或F.若
选用F装置收集氢气,则氢气应从 口通入(填“a”或“b”)。
(4)该小组成员查阅资料知道: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温下
l体积水约能溶解2体积氯气,其水溶液叫氯水(具有挥发性);常温下,Cl2能和NaOH
溶液反应。实验室可用固体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Cl2根据上述信息
判断实验室制取Cl2的最佳装置组合是下列(I)~( Ⅳ)中的 。
(I)AD (II)AE (III)AFG (IV)AFH

A B C D E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写出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高锰酸钾两种途径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后,停止加热时的操作顺序是先 ,然后 ,以防止水倒吸进入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破裂。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反应方程式是 。
如果用该装置制取气体,反应进行较长时间后,将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火焰仍不熄灭的原因可能是 。

⑴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____,实验时应在试管口放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氧气的合适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__ 。 燃着的镁条与二氧化碳反应要生成氧化镁和一种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反应。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 、 。
(2)某同学选用B和D两种装置,则他是否能制取并测量氢气的体积?
(填“是”或“否”)。
(3)实验室用A和C装置可制取氧气,请写出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__ __ __
(2)利用此套装置可以进行哪些实验?
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B.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
C.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
D.用锌和稀盐酸制取氢气 |

A B C D E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能用装置A制取的一种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所需的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
(3)能用装置B制取的一种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所需的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选择题:(11道)
填空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9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