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安徽省蚌埠市上学期第一次段考九年级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2474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4/10/25

1.简答题(共1题)

1.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验证,实验后发现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请你帮助这位同学找出两种可能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
    

2.单选题(共6题)

2.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  )
A.颜色发生变化B.放热
C.有气体放出D.有新物质生成
3.
下列变化中,前者属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胆矾研碎、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
B.空气液化、自行车车胎充气过多而炸裂
C.钢铁生锈、熔化玻璃吹制仪器
D.电灯发光、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4.
下列描述中,属于金属化学性质的是
A.铜是紫红色固体B.汞在常温下呈液态C.铝能与酸反应D.钠的质地较软
5.
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铝箔在氧气中燃烧B.铜首表面产生铜绿
C.水蒸发D.淀粉水解成葡萄糖
6.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B.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
C.燃料燃烧一般离不开氧
D.氧气可用于食品保鲜
7.
某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收集该气体应采用( )
A.排水法B.向上排空气法C.向下排空气法D.既可用A又可用C

3.选择题(共8题)

8.扩缩句。

①桃花谢了。(扩句,至少两处)

②教学方法独特的怀特森先生是我六年级时的科学课老师。(缩句)

9.扩缩句。

①桃花谢了。(扩句,至少两处)

②教学方法独特的怀特森先生是我六年级时的科学课老师。(缩句)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踩面包的姑娘(节选)

    她是一个穷孩子,很骄傲,自觉很了不起,像俗话说的那样,她这个孩子本性不好。还在她很小的时候,她便逮苍蝇,撕下它们的翅膀,让它们只能爬,以此取乐。专也还把大甲虫和金龟子抓来,各穿在一根针上,在它们的脚下放一片绿叶或者一小块纸,可怜的小虫子便紧紧抓住叶子或者纸片,转过来,翻过去,想挣脱掉针。

    “大甲虫会看书了!”小英娥说道,“你看它翻纸的那个样子!”

    随着她渐渐长大,她不是变好一些而是更坏了。不过她长得很好看,这正是她的不幸,A否则,她大概会被管束得和现在不一样。

    “你的头得拿浓碱水好好泡泡!”她母亲说道,“你还是个娃娃的时候,就踩我的围裙,我怕你长大了会时常踩在我的心口上。”

    她真是这么干的。

    现在她到乡下有钱人家去帮工了,人家对她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于是她穿得很好。B

    她在外帮工一年,她的主人对她说:“小英娥,你该回去看看你的父亲母亲了!”

    她倒也回去了,不过是为了显示给他们看看,她穿戴得多么漂亮。然而在走出乡下快到城里的时候,她看见一群姑娘和小伙子在街头的水池边闲谈,而她的母亲正坐在一块石头上休息,旁边放着一捆劈柴,是她从树林中拾回来的。于是英娥扭身就往回走。她觉得自己穿得这么漂亮竟会有这么一个破衣烂衫拾柴禾的妈妈,是很可耻的事。她对回头一点也不觉得难过,心里只是烦恼。

    又过了半年的时间。

    “你一定得找一天回家去看看你的老父老母,小英娥!”她的女主人对她说道“这里有一大块小麦面包,你可以拿回去给他们。看见你他们会很高兴的。”

    英娥穿上最好看的衣服,穿上她的新鞋。C她把裙子提起来,很小心地走着。她想保持她的双脚光洁美丽,这自然不能责怪她;可是她来到一片泥泞地,道上有水,有污泥,于是她便把面包扔到污泥里,她踩在上面走过去,不让鞋子沾上泥水。但是,当她一只脚踩在面包上,另一只脚刚抬起来的时候,面包带着她沉了下去,陷得越来越深,直到她完全沉没,剩下的只是一个冒水泡的黑泥坑。——选自《安徒生童话选》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屈的抗俘

    这是最震撼我的一张照片。它刊登在日本当年的宣传画册上,用以炫耀“皇军”的战果。照片的标题只有一个字:华。这是一个简洁而富有诗意的标题,因为照片中的这位女孩叫成本华。她是在坚守和县城门时,战斗到最后被俘的,当时她只有二十岁。

    在这张照片上,所有人都在笑,敌人在笑,成本华也在笑。如果不是寒光闪闪的屠刀,你甚至会以为这只是一次劳动的间隙,阳光下气氛和谐充满友善的小憩。成本华双手交叉昂首挺立,胸前捆绑她的细绳因配合照相才刚被解开,【A】背景是四个坐在长凳上嬉笑的日本士兵,嘴里喷出悠闲的烟圈,他们的屠刀仍然没有离开手边。背后的墙十分高大,这应该是她被捕之地和县的城墙。

    成本华表现出一种触目惊心的镇定,甚至有点若无其事的安详。成本华的发式给人以_______的感觉,本来是应该往后梳理一些的,因为_______的战事而耷拉在两侧脸颊。这无意识而不加修饰的一缕,反倒为她平添了一分女性的柔美,让成本华更加妩媚。是_______的战争还没消磨掉一个女人的温柔美丽,还是青春的韶华任何力量也无法遮挡?如果你知道这里刚刚结束一场你死我活的拼杀,她站立的土地上还汩汩流淌着战友的鲜血,她背后坐着的是一群残暴成性的野兽,你就知道她脸上笑容的含义了。

    她是在一群野兽虎视眈眈下,发出了自信自傲、无所畏惧的微笑。这含蓄的微笑,成为抗俘的形象代言,让敌人害怕,也让我们心痛。

    十岁的孩子,在今天也许还会躺在妈妈的怀里撒娇。十岁的孩子,在今天的家庭正是众星捧月般的年龄。

    另一张照片中这位十岁的孩子,被俘时已是一位陆军上等兵!他是已知被俘的抗日军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是什么力量让这个幼小的孩子走上枪林弹雨的战场?偌大的中国摆不下他一张小小的课桌,他过早地告别美好的童年走向成熟。也许,他的父母已被日本人杀害,他的姐妹还在铁蹄下呻吟。战争毁灭了他的家,也毁了他幼小的心灵,目睹法西斯的_______,除了杀敌复仇,他别无选择。【B】日兵右手抚摸小战士的头,左手却紧握杀人的钢刀,我们的小英雄表情十分冷峻坚决,小眼睛瞪得溜圆,小嘴咬得紧紧,小胸脯挺得老高,完全是一派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他似乎早已识破面前这个鬼子伪善的嘴脸…

    面对这些远去的背影,让我们反思战争的惨痛,更让我们刻骨铭心地铭记,历史的深处,还有一群应该被我们默默祝福和尊崇的人,他们的名字叫抗俘……

12.诗歌中常常借物咏志,如在《竹石》《石灰吟》中,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抒发他们做人的一种志向,这种志向是(    )
13.诗歌中常常借物咏志,如在《竹石》《石灰吟》中,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抒发他们做人的一种志向,这种志向是(    )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杜宾斯先生的鞭子打起来特别重,弄得那些年龄较小的男孩子惶惶不得终日,晚上就盘算着如何进行报复。最后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这一定能取得辉煌胜利。

    大考这天,教室里挂着花环和彩带,彩带上扎着叶子和花朵。在高高的讲台上,老师像皇帝一样坐在那把大椅子里,身后就是黑板。还好他看上去不像大醉的样子。他前面有六排长凳,上面坐着镇上的要人。两边又各有三排长凳,坐的是学生家长。左前方,家长座位后面临时搭起了一个大讲台,参加晚上考试的考生全都坐在这里。一排排的小男孩被家长打扮得过了头,个个被洗得干干净净,穿得整整齐齐,让人觉得都有点不舒服。捧着的是一排排大男孩,显得有些腼腆和呆板。再瞧那些小女孩和大姑娘,她们一身素装,洁白耀眼,个个穿着细麻软布做的衣服,头上插着许多装饰品,有鲜花,有粉红和蓝色相间的发带,还有老祖母传下来的各种小装饰物。她们露着胳膊站在那里,尤其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那些没有考试任务的学生都散坐在教室里别的地方。

    考试开始了。一个年龄小的男孩站起来按事先准备好的说:“大家可能没有想到,像我这年龄的孩子会到讲台上来当众演讲。”等等诸如此类的话。他边说边十分吃力地比划着,动作虽然准确,但却很生硬,生硬得像出了点故障的机器一般。他机械地鞠躬退场,获得了全场一阵热烈的鼓掌。

    一个小女孩脸通红口齿不清地背诵了“玛丽有只小羊羔”等,然后十分认真地行了个屈膝礼。在博得了大家的一阵掌声后,她红着脸,高兴地坐了下来。

    汤姆·索亚十分自信地走上前去,背起了那千古名篇《不自由,毋宁死》。他慷慨陈词,不时还大幅度地做着手势,可背着背着中途就接不上了。怯场症像魔鬼一样攫住了他,他两腿发颤,似乎有窒息之感。所有在场的人确实替他捏了把汗,可没人吭一声,这让他觉得比同情他更难受。到后来,老师皱起了眉头,汤姆这下全完了。他结结巴巴要往下背诵,可过了一会,便好像只斗败的公鸡一样溜下场去。台下的人想鼓一两掌,可掌声刚起就消失了。

    杜宾斯先生这时醉得几乎是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正当他全身心地在黑板上画美国地图时,一只腰部系着绳子的猫从上面悬空而下,它的头和嘴被破布扎上了,出不了声。在下降的过程中,猫向上翘起身子用爪抓住绳子,然后在空中乱舞一通后向下悠来,并在绝望中一下子抓住了老师的假发。老师的秃头光彩四射,因为他头上被涂了一层光……

    考试就此结束,孩子们报了仇,假期来临了。

15.
为了经久耐用,在灯泡中可填充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

4.填空题(共3题)

16.
①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
②木炭能燃烧;
③我国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
④将木炭粉碎;
⑤木炭可制黑火药;
⑥取一小块木炭点燃,放入氧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
上述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属于用途的是________。
17.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
氧气  ;四氧化三铁  ;过氧化氢   二氧化硫    .磷   ;铁    
18.
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是
科学实验设计.科学实验的正确步骤应为:①明确实验目的;②收集有关资料;③设计合理方案;④进行科学实验.请你按照以上四个步骤,完成以下实验设计,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H2O2)制取氧气.
【明确实验目的】:用过氧化氢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
【收集有关资料】过氧化氢是一种无色液体,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迅速分解出氧气,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设计合理方案】:发生装置选用    (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选用
【进行科学实验】
(2)在实验室中,可以用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
①【明确实验目的】:     
②【收集有关资料】:氯酸钾是白色的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的固体.且二氧化锰在反应中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基本反应类型
③设计合理方案:发生装置选用    ,若选用D收集装置收集氧气,你验证集气瓶中是否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8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