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新天学校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2470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5/12/25

1.单选题(共5题)

1.
下列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氧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B.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的存在
C.煤作燃料D.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正立在桌面上
2.
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集气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集气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集气瓶内水面上升明显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的红磷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空气受热逸出
A.①②③④B.只有②④C.只有①②③D.只有①③
3.
打开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
A.燃烧着的木条火焰熄灭B.燃烧得更旺
C.先燃烧得更旺D.无明显变化
4.
下列食品包装措施中,不能有效防止食品腐败的是
A.填充空气B.填充氮气C.填充二氧化碳D.抽成真空
5.
下列情况对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A.焚烧垃圾B.用煤和石油产品作燃料
C.太阳能的利用D.汽车排放的尾气

2.选择题(共1题)

6.

下图是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力模式图(图中各点与中心距离的长短表示各区位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填空题(共3题)

7.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玻璃管中装的是细铜丝。
(已知:铜 +氧气氧化铜;氧化铜是固体)

(1)若加热前,两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有30mL空气,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后,理论上密闭容器中剩余的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_mL,由此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______。
(2)不同的同学在做上述实验时结果差别较大,甲同学最后剩余气体26mL,你
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能否将铜丝换成木炭?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a、b的名 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
(2)制取气体时都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已经学过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制取和收集方法。请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反应的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原料为纯净物②没有气体参加反应③需要加热④使用催化剂⑤只生成一种气体
(4)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硫化氢气体可由硫铁矿(固体)和稀硫酸(液体)反应,在常温下制得。该气体易溶于水,相同条件下,密度比空气大。由上述信息推知实验室制取硫化氢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
9.
右图有多种功能,如收集气体、洗涤气体、贮存气体等。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
(2)气体从b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
(3)将此装置倒置后,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
(4)将此装置倒置后,气体从b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
(5)装置中预先盛满水,将水排出贮气,气体从______________端进入。
(6)用水将瓶中贮有的气体排出使用,水从_______________端进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