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寻乌县博豪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244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4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咆(báo)哮   澎湃(pài)  俨然(yān)  锐不可当(dǎng)
B.屏(bǐng)息  浩瀚(hàn) 绥靖(suí)    杳(yǎo)无音信
C.逝世(shì) 诘(jí)责  提防(tí) 相行见绌(chù)
D.歼灭(qiān)  狼籍(jí)  仲裁(zái)  蹿了一蹿(cuān)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我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百思不得其解,在老师点拨下,我的思路豁然开朗,问题也迎刃而解
B.老王在公园里边喝茶边哼着小曲,一副怡然自乐的样子
C.前段时间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某部大片,今天在我市首映却无人问津,各大影院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D.小张望着刚刚从下水道里干活出来的环卫工人,热情的赞美道:“你们环卫工人真是出淤泥而不染啊.”
3.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由于生态的急剧恶化,如今已是荒漠一片,
②受生态环境的影响,将更为长远、更为致命,一旦因之衰败,几乎不可逆转。
③楼兰古城曾是水草茂盛的地方,
④一个城市的兴衰周期,受产业科技变革的影响,可能是30年、50年,
⑤受文化的影响,可能是50年、100年,
⑥可以说,一个城市如果不能把生态保护好,就没有未来,没有希望。
A.④⑤②③①⑥B.④①⑤⑥②③C.③②④⑤⑥①D.③②⑥④①⑤
4.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
A.谁都承认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
变为双重否定句:谁都不能否认他不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
B.达娃同学把教室外的走廊打扫得干干净净。
变为被动句:教室外的走廊被达娃同学打扫得干干净净。
C.祖国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非常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积极参与。
变为感叹句:祖国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多么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积极参与啊!
D.他扔掉的不只是一个馒头。
变为反问句:他扔掉的难道只是一个馒头吗?

2.诗歌鉴赏(共1题)

5.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下列小题。
晚望
徐侨
沼盈盈闲绿水,郊原浩浩涌青禾。
烟连山际无人语,只有晚归樵牧歌。
【注释】①徐侨(1160-1237),字崇甫,婺州义乌靖安里龙陂(今佛堂镇)人。②陂:bēi,池塘。
【小题1】以下不是属于诗人“望”见的景物是(  )
A.满塘的绿水B.无际的青苗C.弥漫的山烟D.悠扬的牧歌
【小题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田园诗,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B.“闲”字不仅描绘出池塘绿水的动态美,更衬托出诗人悠闲自得的心情。
C.最后两句诗写了声音,嘈杂的声音衬托出这一带的热闹。
D.诗人通过晚归樵夫的放歌来衬托暮烟弥漫的山间空旷而宁静,表现了诗人恬淡闲心境。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6.
(二)阅读文言文《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小题1】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一百许里:(  ) (2)从流飘荡:(  )
(3)急湍甚箭:(  ) (4)窥谷忘反:(  )
【小题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小题4】说说你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深层意思的理解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7.
(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藤野先生(节选)
鲁迅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
“你改悔吧!”
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他叹息说。
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小题1】第⑽、⑾两段均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2】“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 文中哪两件事促使鲁迅“弃医从文”?其中原因是什么?
【小题3】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
【小题4】文中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 的”,结合对全文的理解,请简述其原因。

5.作文(共1题)

8.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内心深处常常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却与自己的言行相矛盾:从来都很执着,有时也想退缩;一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坚强中有时也想痛哭一场,是非面前有时也想正义一回……尽管不曾付诸行动,但这都是真情流露。
请以“有时,我也想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写一篇记叙文,内容具体。(2).中心明确、写出真情实感。
(3).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人名。(4).书写工整,卷面整洁。5.500字左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