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243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5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杨洋近几年来炙手可热,影视歌三栖发展,是娱乐圈正在崛起的一颗新星。
B.为了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桥梓社区党支部未雨绸缪,向居民发放了宣传手册。
C.也许是在为自己的“早晚”这一信念而进行的搏斗中,溪水分道扬镳了。
D.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2.
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辞职关于一个普通人实在不是什么小事。
B.人口进入老年化,当人们到了退休的时候,就能拿到一笔丰厚的退休金,这笔资金完全可以养活自己以后的晚年生活。
C.消费者权益受到无理的侵犯或粗暴的践踏时,当事人应诉诸于法律,切不可采用个人行为私自解决。
D.2017年10月,东台鱼汤面旗舰店正式营业,界时将制定和公布行业标准,启动连锁加盟工作。
3.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    )
 “东台”地名的原先含义,便是东部那一片地势又平又高的地方
东台西部成陆较早,在新石器时代,长江和淮河东流入海所挟带的泥沙沉积不断向海延伸
东台地名的出现与该地的地貌形成和特征有关
东部则由于季风的影响和海潮的壅塞,堆起了由南向北的沙岗
唐代大历年间修筑的常丰堰和宋代范仲淹兴修的捍海堰,均在这条东冈堤上
大约在距今3000年时,又形成了一条东冈沙堤,约在2000年前露出海面
A.②⑤①③④B.③②④⑤①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⑤

2.诗歌鉴赏(共1题)

4.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竹 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小题1】赏析首句“咬定青山不放松”中“咬”字的妙处。
【小题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
与朱元思书
吴 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王 维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注释】故山,旧居的山,指王维的“辋川别业”所在地的蓝田山。感配寺,王维集中有游感化寺的诗,《旧唐书·神秀传》中说,蓝田有化感寺。感配寺可能是化感寺之误。雊(gòu),野鸡鸣叫。黄檗(bò),一种落叶乔木,果实和茎内皮可入药。茎内皮为黄色,也可做染料。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了字。
(1)多思曩昔 曩(____________)    (2)与山僧饭讫而去 饭(____________)
(3)任意东西 任意(____________)  (4)负势竞上 负(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子加点的“相”与“好鸟相闻”的“相”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猥不敢相烦B.复与疏钟相间C.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小题3】用“/”为文中画线,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然是中有深趣矣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本文与《与朱元思书》同为书信,写作目的有何不同?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6.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每个人体内都有一场风
麦 埊
多少年后,听着鼻息,男孩仍会回想起爷爷教他认识风的那个遥远的夏日午后。
玉米叶打着卷,蝉鸣沸腾。地面上缭绕的白色火焰,拼命向上蹿,把太阳舔得煞白
爷爷说,要起风、下雨了。男孩不信,太阳这么毒,天这么热,有个毛风!下个毛雨!
爷爷堵住男孩一个鼻孔,另一个鼻孔的风大起来。又堵住另一个鼻孔,男孩嘴里的风狂暴起来。再捂上男孩的嘴巴。男孩的脸胀得通红,风在体内横冲直撞,汗水都涨了出来。
爷爷松开手:你看,这不就起风、下雨了吗!天和人一样,你等等看。
白杨树梢动了动。接着,整棵树都动起来。男孩看爷爷的手,想知道,他怎么堵住天的鼻孔的?风狂暴起来,整个村庄的树都躁动不已。男孩想,这是天在用嘴巴呼吸呢!一块乌云落下,严实地捂住村庄,风忽然无影无踪。男孩一边跳一边叫:要下雨了!下雨了!
男孩明白了,天和人一样,体内都住着一场风,藏着一场雨。
夜里,男孩搂爷爷的脖子睡觉,爷爷的风吹歪他的睫毛,那是最温柔的春风。
早晨,男孩赖床,爷爷的风吹开他的眼睛,那是最清爽的夏风。
白天,爷爷教男孩做农活、读书识字,一遍又一遍,那是最啰嗦的秋风。
晚上,爷爷给男孩讲故事,从身无分文的长工到身无分文的富农,那是最凛冽的寒风。
每个人都是风的路。爷爷的风吹着男孩的路,越吹路越宽敞。
冬天的夜晚,爷爷说庄稼的事,说村庄的事,说鬼狐的事,说土地的事……
那些事一出口,就化成五彩斑斓的风,凉飕飕地吹过男孩,吹过男孩的路,越吹越绚烂。
夏天的傍晚,爷爷说天上的事,说神仙的事,说人间的事,说革命的事……
那些事一露面,就化成五光十色的风,吹亮星辰,吹开云朵,把男孩的路,越吹越高远
男孩从没想过,爷爷的风吹过他时,他的风也吹过了爷爷。
爷爷的风把男孩吹大了,把自己吹老了。男孩的风把爷爷吹老了,把自己吹大了。
爷爷的风越来越小了。忽然有一天,停了下来,无影无踪了。赤脚医生给他吹风,但没用。他像一座年久失修的老屋,堵住这边,漏了那边……,怎么也存不住一口气了。
人体内的风没了,人也就像一场风一样没了,变成空气,无迹可寻。
男孩的脸胀得通红,呼吸急促,忽然息声屏气,嚎啕大哭,泪如雨下。就像多年前爷爷教他认识风的那个遥远的午后一样。多年后,藏在他体内的那场雨,才电闪雷鸣地落下。
风起于天地,归于天地。人也一样,当一场风尘埃落定,那也是人最后的样子。
埋葬爷爷时,小旋风一路紧追不舍。男孩知道,那是爷爷的魂魄,在给他留着记号。男孩刚一开口,就把它们吹得无影无踪。爷爷的身体没了,他体内的风也变成孤魂野鬼。
多少年后,听着鼻息,男孩仍会回想起爷爷教他认识风的那个遥远的夏日午后。
(2017年8月4日《湖北日报》)
【小题1】说说“玉米叶打着卷,蝉鸣沸腾。地面上缭绕的白色火焰,拼命向上蹿,把太阳舔得煞白”这一段有什么作用?
【小题2】如何理解文中“春风”“夏风”“秋风”“冬风”的含义?
【小题3】自选角度,赏析下列语句。
那些事一露面,就化成五光十色的风,吹亮星辰,吹开云朵,把男孩的路,越吹越高远。
【小题4】爷爷为什么说“天和人一样,你等等看”?
【小题5】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标题“每个人体内都有一场风”的理解。
7.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人不是被“制化”的
蒋 勋
(1)我们是否能慢下来去欣赏大自然丰富的颜色?我说的颜色不是画画的颜色,而是树叶上的颜色,它不会只是一种绿色。一片叶子上的绿色有惊人的变化,因为阳光照下来,它厚的部分、薄的部分和透光的部分,是这么丰富。
(2)人很奇怪,要倚靠外在的东西,让自己有信心。譬如我小时候,大部分的孩子经济条件不好,营养也不好。但有个同学长得特别高大、壮硕,他走起路来就虎虎生风,特别有信心。
(3)人类的文明很有趣,慢慢发展下来,你会发现,人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方式使自己有信心,但前提是要有一个比较成熟、比较丰富的文化支持。譬如说我虽然矮,可是我在另一方面很高大,可能是在心灵方面,或者精神方面,或者有某一方面的特殊技能。我很期盼有这样一种社会、这样的文化出现,让每一个人有他自己不同的价值。
(4)我们的社会的确已经在走向多元。举例来说,现在有很多地方都要求“无障碍空间”的设计。我小时候哪里有过这种东西?残废就是残废嘛。可是我们现在也不用这个称呼了,因为他并没有废。这并不只是一个名称的改变,而是人们重新思考过去所做的判断对不对。过去的残就是废,就是没有用的人,但现在发现他不是,他可能有其他很强的能力可以发展出来。
(5)这就是一个多元社会的基础:人不是被“制化”的。
(6)“制化”,就是用英文分数、数学分数便决定这个学生好或者不好。不要把人“制化”,才能让人身上的其他元素有机会被发现,丰富他的自信。
(7)我们的社会是慢慢地往这一个方向在走,但同时有一些干扰,例如唯利是图的价值观,这又会让多元趋向单一。单一化之后,就会出现这样的声音:“考上大学有什么用?歌手接一个广告就有数百万入口袋,那才实在。”
(8)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是每一个角色都有他自己的定位,每个人都能够满足于他所扮演的角色。这个观念在欧洲一些国家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他们长期以来重视生命的价值,所以他们的自信,不是建立在与别人的比较之上。
(9)一味地跟别人比,迟早都会走向“制化”。
(2017年9月下18期《青年文摘》)
【小题1】文章开头从欣赏大自然丰富的颜色谈起,有什么作用?
【小题2】第2节说“有一个同学长得特别高大、壮硕”的用意是什么?
【小题3】请你为第4节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小题4】作者所期盼的一种“比较成熟、比较丰富的文化支持”的社会是怎样的?
【小题5】结合本文内容和实际,谈谈你如何理解“人不是被‘制化’的”含义?

5.综合性学习(共2题)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读九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听到鼎湖山那汩汩的泉水声,心中满是qiè意;看到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挣命,心中贮满同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啊,语文有时生机盎然,有时言简意赅。每天学语文,我们与语文的感情与日俱增;每天用语文,我们要学会融huì贯通。让我们的语文学习之路越走越广阔。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或看拼音写汉字。
qiè(________)意 融huì(________)贯通 言简意赅(_________)
(2)仿照前面的句子,在下面横线上写下相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综合性学习。
中新网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张尼)共享单车遍布街头、无现金支付让人出门不用带钱包、国人在家门口能买到的商品越来越丰富、出境游变得稀松平常……五年间,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新生事物的不断涌现,国人的生活方式正在悄无声息地发生改变,而这样的“中国变化”也让不少外国人感到有点“不可思议”。
桥梓学校九(3)班的同学开展了“五年看中国”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现邀请你参与以下活动。
(1)有人说“共享单车”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它很好地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但是也出现了乱停乱放,上锁破坏等事件,你如何劝说邻居小张将“共享单车”骑到小区并上锁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移动支付发展迅速,请你为宣传、推广移动(手机)支付拟一条广告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国发展的新时代,你今年初三,即将毕业,那么未来五年,你的母校将如何发展,请你向校长提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两条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文(共1题)

10.
龙应台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阅读上述文字,请以《目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