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239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6

1.诗歌鉴赏(共1题)

1.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对 雪
唐·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小题1】诗人当时的心情和生活状况如何?从何可知?
【小题2】诗中哪一个字是诗眼?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满井游记(节选)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麦田浅鬣寸许__________
(2)风力虽尚劲__________
(3)呷浪之鳞__________
(4)夫不能以游堕事__________
【小题2】给下列句子用“/”断句(断一处),并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始 知 郊 田 之 外 未 始 无 春 而 城 居 者 未 之 知 也。
【小题3】选文第一段是从哪三方面描绘满井早春气息的?
【小题4】文中画线句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老阳儿

肖复兴

童年,同住在大院里的都是一些引车卖浆之流,生活不大富裕,日子各有各的过法。

冬天,屋子里冷,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被窝里冰凉如铁,家里那时连个暖水袋都没有。母亲有主意,中午的时候,她把被子抱到院子里,晾到太阳底下。其实,这样的法子很古老,几乎各家都会这样做。有意思的是,母亲把被子从绳子上取下来,抱回屋里,赶紧就把被子叠好,铺成被窝状,留着晚上睡觉时我好钻进去,就是暖乎乎的了。母亲对我说:“我这是把老阳儿叠起来了。”母亲一直用老家话,把太阳叫老阳儿。

从母亲那里,我总能够听到好多新词儿。把老阳儿叠起来,让我觉得新鲜。太阳也可以如卷尺或纸或布一样,能够折叠自如吗?在母亲那里,可以。阳光便能够从中午最热烈的时候,一直储存到晚上我钻进被窝里,温暖的气息和味道,让我感觉到阳光的另一种形态,如同母亲大手的抚摸,比暖水袋温馨许多。

街坊毕大妈,家门口有一口半人多高的大缸。夏天到来的时候,每天中午,她都要接满一缸自来水,骄阳似火,毒辣辣地照到下午,晒得缸里的水都有些烫手了。水能够溶解糖,溶解盐,水还能够溶解阳光,大概是童年时候我最大的发现了。

毕大妈的孩子多,黄昏,她家的孩子放学了,毕大妈把孩子们都叫过来,一个个排队洗澡,毕大妈用盆舀的就是缸里的水,正温乎,孩子们连玩带洗,噼里啪啦的,溅一盆的水花。那时候,各家都没有现在普及的热水器,洗澡一般都是用火烧热水,像毕大妈这样法子洗澡,在我们大院是独一份儿。母亲对我说:“看人家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了!”

我得佩服母亲用词儿的准确和生动,一个“煮”字,让太阳成为了我们居家过日子必备的一种物件,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开门七件事之后,还得加上一件,即母亲说的老阳儿。

真的,谁家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是,谁家又离得开老阳儿呢?虽说如同清风朗月不用一文钱一样,老阳儿也不用花一分钱,对所有人都大方而且一视同仁,而柴米油盐酱醋茶却样样都得花钱买才行。但是,如母亲和毕大妈这样将阳光有如此用法的,也不多。她们需要一点智慧和温暖的心,更需要在艰苦日子里磨炼出的一点儿本事。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有改动)

【小题1】选文极有情致地描绘了哪两件有趣的事?请各用一句话简要概括。
【小题2】请简述选文中划线的两句话的真实意思。
(1)把老阳儿叠起来:__________
(2)水还能够溶解阳光:__________
【小题3】“我”佩服母亲“煮”字用的好,请你联系文章内容对“煮”字作补充赏析。
【小题4】细读全文,尤其是结合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说说标题“老阳儿”的深刻内涵。
4.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落红
曾绍炉
(1)我对红色,有着十分的喜爱。虽然红曾经对我是那样的吝啬,少年时代与我情同手足的两位女友:红枝、红梅都因生存的艰难离我而去了,我的每一份真诚,变成幻想成空的泡影。然而在我生命的后来岁月里,红却仍然是我情感寄托的力量,诗意常新的泉源。
(2)我喜欢的不是令人恐怖的血的红,而是另一种温和明艳的红.想起它就让人想起光明,想起它就让人想起生活的美丽;看到它就让人温暖无比,心生惊喜,看到它就让人体会到生命的活力……
(3)它是质朴而骄矜的颜色,是大自然吐露出来的一种无上的秀美,是生命对于自身赞颂的一种语言。它最初的方式就是不断地蕴藏来自生命之父太阳的光华,并且柔化了它的灼热,把它的那份热情,悄悄地藏于自己的根茎叶芽中。
(4)它又具有美的本质,借着开花的世界,借着果实成熟的契机,借着秋夜载誉而归的儿子,把那份热情喷发出来——以花、以果实、以瑰丽深沉的红叶,装成一个浪漫的世界、诗意芬芳的世界。这个世界的童话,就是让一切美的而尽美,让一切孤零的、失意的、苦陋而凋残的,都在红艳的祈祷中,也变得美,变得动人心扉。
(5)我便是被这美陶醉了的一个。我常像孩子一样奔跑于花色斑斓的花丛中,并常常对着那些红色的花朵,低下头来,以含情的目光和它接触,与它交谈,而在美丽的惊叹中,领略大自然的一种超凡的灵气。
(6)然而,落红更令我称颂和敬佩。
(7)飒飒的东风裹挟那满树满坡的游丝花片,春日里卷来一场铺天盖地的“红雪”;果实蒂落的世界,你会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景观的魔幻般“烟消云散”而惊诧得目瞪口呆;秋风像大地母亲的手臂召唤那些奉献了一生的使者回到自己的怀抱,你会欣赏到红叶那惊世一绝的翩翩舞姿……红的飘落,气势磅礴,撼人心魄。
(8)虽然落红不像初放成长时那样的无忧,爱却不因花的凋零、叶的飘逝、果的蒂落而丧失。那份爱是牢固而长久的,就像虹,在空中短暂地划过,却留下了永不消逝的痕迹,永远芬芳灿烂的痕迹;就像一个故事的高潮,以充满悲壮的英雄般的举动,赢得了永世的颂扬和惊叹。
(9)一个秋天,我捡拾了许许多多的红叶,夹满了书架上的每一本书,像珍藏一个无人知晓的红叶梦。过了许久,当我重温那些故旧的梦时,才发现那些固执的精魂们,早已在我情感疏忽的瞬间,翩然化蝶而飞了,空留下一些毫无色泽的枯败的树叶。这是我无意间犯下的一桩错误,既使我伤透了一颗爱红的心,更使我受到了一次灵魂的启发—— 落红并不是生命颓败的结果,而是生命的复归与起 点,在这诚挚的复归自然的途中,谁也阻挡不了它的脚步。而只有在这不断的开落中,红,才有着它的延续,才有着它的重生,才有着它的永恒,才能看到那一份不灭的精神与顽强的生命力。
(10)于是,我学会了在红将飘落的时刻去看花,去森林里散步,见玫瑰花毫无怨悔地告别枝头,便忍不住把它捧在手里,轻轻地印上我的唇吻,再潇潇地散落泥土中;或者拾起地上的一枚红叶,对着夕阳去窥探那脉筋间的秘密,从那纵横交错的艳红中,读生命对太阳的赞歌;而当我面对一树通红的鲜果时,又沉浸在生命奋斗与慷慨奉献的自豪中!
(11)在捧掬、拾捡、探读的过程中,我想到了与落红同处一个世界的另类:人当艳红吐翠时自也慷慨大度,一旦凋残飘零却又悲凉不堪;人当兼收并蓄之时面对风雨也不屈不挠,而一旦实满果红回报滋育时常不免患得患失。在落红面前,我不仅热泪盈眶……
(12)由此我的梦变得离奇而瑰丽:我化作了一页花瓣、一片红叶、一颗绚丽馨香的果实。
【小题1】“我”所喜欢的“红”有哪些特点?
【小题2】为什么作者说“落红更令我称颂和敬佩”?
【小题3】本文以“落红”为题,却又写到“同处一个世界的另类”,这种写法及其好处是什么?
【小题4】本文语言形象优美,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七段画线句子的妙处。
【小题5】文章结尾写了作者一个“离奇而瑰丽”的梦,有什么含义?

4.综合性学习(共2题)

5.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至爱亲情,血浓于水。慈爱、恩爱、关爱、孝悌,  (shèn tòu)在浓浓的亲情之中。一个背影,融注了深深的父爱 A 我的母亲,  (yùn hán)着和暖的春晖;优越的条件,割不断父母对子女……家庭是生命的起点、人生的慰藉和社会的细胞。
【小题1】根据拼音在田字方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小题2】在横线A处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A处的标点是___。
【小题3】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6.
南通市八一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喜迎十九大”的主题班会学习活动。
(1)假如你担任本次活动的主持,你的开场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十九大代表蒙曼在接受记者专访的时候谈到,要树立文化自信,发现传统文化之美,关注语言之妙。此次班会有一项“热爱汉字,响应十九大号召”活动。请你仿照示例,从下面提供的会意字中选出其中的一个字进行重新的“会意”,写出你的理解。
舒:只要不断地舍弃和给予,就会感到舒心和快乐。
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文(共1题)

7.
一声春雷把蛰居沉睡的生命唤醒,就像父亲的棒喝,让顽劣的孩童懂得了奋进;一缕春风把充满希望的种子撒落,就像母亲的爱抚,让无助的心灵洒满了阳光。于是,潺潺的溪水边开满了姹紫嫣红的花朵,不毛的石缝间丛生了倔强挺立的生命。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那一刻,我被 唤醒”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