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高照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236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1

1.字词书写(共1题)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因此,那些第一次见到他的人,一开始都无一例外地感到失望。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jīn)_____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他们早就形成了对他的主观概念,希望从他身上找见威严非凡的东西,希望看到一个貌似天父的美(rán)______公,集尊贵、(xuān) _____昂、伟岸、天才于一身。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像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hàn)_____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

2.诗歌鉴赏(共1题)

2.
古诗文阅读
绝句(其一)
杜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
【小题1】诗中_____________二字是全诗之纲,概括地说明了诗人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小题2】此诗在情与景表现方面与《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作简要分析。

3.文言文阅读(共2题)

3.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
(1)念无与为乐者(   )   (2)相与步于中庭( )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小题3】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苏轼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
【小题4】找出文中的议论句,结合苏轼被贬的情况,说说这些句子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情。
4.
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 ( 节选自苏辙《武昌九曲亭记》 )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
(1)闻子瞻至 (  )    (2)酌酒相劳(   )  (3)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 (   )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
【小题3】请根据选文内容写出子瞻“意适忘反”的原因。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5.
用孝心守护亲情,________________
沈春芳  
有这样一个孩子,三岁就生活在父母离异的残缺家庭里,五岁时父亲患上罕见的肝内胆管扩张并伴随肝硬化,巨石般的生活重压之下,小男子汉挺立脊梁,成为了家中顶梁柱。生命存在着不幸,但也是有幸的,这个叫杨沛锦的男孩,用孝心和行动得到了全社会的点赞,更换来了妈妈的回归,多难的家庭平添了一丝安宁与甜蜜。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年10岁的杨沛锦就读于湘潭市江南小学,是五年级307班班长。
2011年,他的父亲杨柳被检查发现患上了十分罕见的肝内胆管扩张并伴随肝硬化。或许正是父亲的突然病倒,让当时才五岁的小沛锦迅速成长起来。懂事的杨沛锦自己跟着大人们学会了简单的熬药、煮面,每天放学回来,第一件事情就是给爸爸做按摩、换毛巾、倒水,悉心照顾爸爸。
平常在医院的日子,为了让爸爸高兴,有时杨沛锦在病床前会给爸爸跳段擅长的拉丁舞,想尽办法转移病痛中的爸爸的注意力,看到爸爸好一些自己再去做作业。杨沛锦告诉记者说:“病房里到处都是药瓶、药单,根本找不出空间可以写作业,这些年我和医院的叔叔阿姨都成了熟人,平常就会借一下他们的桌子完成功课。”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到社会帮助的杨柳身体状况好的时候还会从事一些公益活动,杨沛锦在爸爸的带领下坚持做志愿者也已有五年。
在杨柳看来,别的孩子是捧在手心长大的,而沛锦却是自己挣扎着长大的。看到孩子的善良,父亲总感到特别宽慰,他说:“有次杨沛锦一个人看着电脑在哭,我跑过去问才知道,原来他看到了我存的走访贫困学生的资料,觉得他们太可怜就忍不住哭了起来,沛锦心里始终怀着对别人的关爱,一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其他苦难中的孩子们。”
最让杨沛锦印象深刻的公益活动,应该是第一次跟着爸爸前往湘乡走访贫困家庭。当走到一座破旧不堪的房子前时,年幼的杨沛锦震惊了:家徒四壁的屋子,只能用塑料袋充当窗帘,令人心酸;这儿住着一个比自己大几岁的小姐姐,墙壁上贴满了奖状,令整个屋子有了一种特别的光彩。自那以后,杨沛锦似乎明白了自强的定义,内心充满了力量。“无论在什么境况下,永不放弃希望,永远相信未来。”此后,小沛锦更坚定了向上与向善的信念,并在公益的道路上持续践行。
很多次,杨沛锦参加才艺比赛获得的奖金,家人们都开开心心地捐了出去。2013年在湘潭市电视台举办的“欢乐达人”大型才艺比赛中,他和搭档黄月昕以一段拉丁舞夺得大赛总冠军,杨沛锦在征求舞伴意见后,将税后的4500元奖金全部捐给了湘乡的贫困孩子。
杨沛锦十分懂事地告诉记者,他记得有句话,“爱心的火炬,我们应该要传递下去,我们不能让爱心只停留在自己手中,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种善行,让更多的人实施这种善行。”父亲杨柳通过各种志愿者活动对孩子言传身教,教导他要学会感恩,或许正是因为这些正能量,让沛锦在爱的呵护下,懂得了对社会公益的责任和担当。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次见到杨沛锦,他还留着一个齐刘海的发型,很阳光。后来得知,原本也是困境中的孩子,慷慨无私地把自己才艺比赛获得的奖金都捐了出去,觉得这个孩子特别懂事、成熟,内心有大爱。”已经担任四年数学老师兼班主任的夏容老师回忆说,杨沛锦在学校的表现非常优秀,作为老师感觉又心疼又欣慰。
校园里的杨沛锦是有口皆碑的阳光少年,和伙伴们在一起就立即恢复了小孩子天真无忧的一面。“他是个活泼开朗、幽默聪明的同学,是我们眼里的好班长,老师眼里的乖同学,上课时他认认真真听课,积极举手发言,下课时我们一起玩游戏、打篮球、踢足球。”同班同学何佳豫这样评价自己的小班长。
在夏容老师管理下的307班是个民主的集体,每次班干部选举都是学生自主投票。而杨沛锦在每次竞选中都特别受欢迎,深受小伙伴们的信任和喜爱。担任班长后,小沛锦特别注重和同学们分享,发现班级内的小小矛盾会主动为大家协调解决。
前不久刚刚结束的家长会上,杨沛锦和另外两个同学一起表演了小品《我想对您说》,通过自导自演的节目呼吁家长们对孩子多一点关怀和鼓励。谭桠雯说:“他总能发挥自己的实力,带领我们走向成功。”夏容老师也补充道,杨沛锦作为班长平常会有很多想法,为班级着想,总能想出一些很有亮点的好点子,并思考是否符合班级的情况。
在杨沛锦和杨柳的影响下,班级里有了更多人加入到公益行动中来。2016年情人节,在杨爸爸的号召下,江南学校十多个学生一起参与了爱心鲜花义卖,参与活动的孩子和志愿者从上午卖到了下午,最后再将这笔钱凑在一起捐了出去。
在接触的过程中,杨沛锦给人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阳光、开朗、懂事,哪怕生活中充满荆棘和挑战,也会不畏艰辛地勇敢走下去。从2015年至今,他先后荣获湘潭市首届“美德少年”、全国“最美孝心少年”、湘潭市第四届孝文化节“孝悌十佳”等殊荣,成为新时期少年儿童学习的楷模。“希望自己能成为传递快乐的人,长大后我还要做一名拉丁舞老师,通过拉丁舞将快乐的情绪带给更多人。”正能量满满的杨沛锦,对未来充满美好希冀。   
(来源:2016年12月13日 红网)
【小题1】题目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根据这篇通讯的内容把对偶的下半句写在下面。
【小题2】下面是这篇通讯的小标题,文中横线上的小标题分别是A(    ),B(    ),C(    )(只填序号)
①泛爱众,而亲仁:生活上的热心志愿者
②有余力,则学文:校园里的阳光少年
③首孝悌,次谨信:家中的小小男子汉
【小题3】杨沛锦热心公益事业的原因有哪些?
【小题4】通讯中引用了杨沛锦的老师和同学的话,有什么作用?

5.名著阅读(共1题)

6.
(题文)名著阅读。
(1)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指的是(   )
A.北伐战争B.红军长征C.太平天国运动D.南昌起义部队南下
(2)他曾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年资高过蒋介石的几个元老之一,但他在四十五岁那年放弃了他的名誉地位,把自己的命运同年轻的共产党人结合在一起。在苏区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他领导边区军民,积极贯彻中央的政策,进行经济文化建设,财政预算订得很仔细,尽力节约,设立监督委员会,以防舞弊行为。把边区建设成为模范抗日根据地。
此段文中的“他”是谁
(3)《红星照耀中国》为什么改名为《西行漫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