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北京交大附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2360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23

1.科普阅读题(共1题)

1.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改编自屠呦呦2015年12月7日瑞典演讲稿)。
很多中药古方都提到了青蒿入药抗疟疾,但当1971年开始从青蒿中提取有效成分时,结果却总是不理想,屠呦呦研究组反复研究中医古籍,其中“青蒿一握,以水两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激发了她的灵感,是不是高温下破坏了青蒿中抗疟的有效成分?屠呦呦立即改用乙醚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提取,成功获得了抗疟有效单体的提纯物质,命名为青蒿素。
完成样品纯化后,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测定、质谱及旋光分析等技术手段,测定相对分子质量为282,得出了青蒿素的化学式.但青蒿素的具体结构是什么样的呢?有机所得专家做了一个定性实验,加入碘化钾后,青蒿素溶液变黄了,说明青蒿素中含有过氧基团;而后专家又通过X射线衍射法等方法,最终确定了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

由于自然界中天然青蒿素的资源是有限的,接下来就要把自然界的分子通过人工合成制成药物,在这一过程中,研究组又有一项重大研究成果,获得了青蒿素的衍生物,衍生物之一是双氢青蒿素,它也具有抗疟的疗效,并且更加稳定,水溶性好,比青蒿素的疗效好,10倍,进一步体现了青蒿素类药物“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中国古代青蒿入药,到2004年青蒿素类药物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抗疟疾的首选药物,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将下列三项针对青蒿素的研究按时间先后排序_____(填数字序号)。
①确定结构   ②分离提纯   ③人工合成
(2)屠呦呦用乙醚提取青蒿素,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改变了哪种条件:_____。
(3)向无色的双氢青蒿素溶液中加入碘化钾,实验现象为_____。
(4)根据上述文字介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确定了青蒿素的组成元素,由此就可以确定青蒿素的化学式
B 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
C 由于自然界中有青蒿,因此我们应用青蒿素时只需从青蒿中提取即可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探究某种家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
(提出问题)白色粉末和黑色粉末分别是什么?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吗?
(查阅资料)获得的资料有:
(1)过碳酸钠俗称固体双氧水,白色固体,过碳酸钠溶于水,分解生成碳酸钠溶液和过氧化氢溶液。
(2)碳酸钠溶液不与二氧化锰反应。
(3)过碳酸钠遇热分解产生氧气和大量水。
(猜想与假设)根据资料和已学知识,得出猜想:白色粉末是过碳酸钠,黑色粉末是_____。
(实验验证)
实验装置
实验主要过程

(1)检验装置气密性,操作如下:先将导管伸入液面下,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_____,松开手后,导管口有液面上升、
(2)在试管中依次加入二氧化锰、过碳酸钠和水,有大量气泡生成
(3)收集满一瓶气体
(4)检验气体.方法是_____。
 
实验现象和使用制氧机的白色粉末和黑色粉末反应现象完全相同,证明猜想正确。
(实验拓展)
(1)小明根据资料,认为可加热白色粉末制取氧气(使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该实验需要的仪器有(填序号)_____。

(2)使用该方法制取氧气,加热时试管口应_____。停止加热熄灭酒精灯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
(3)生活中的很多物质都可以进行家庭小实验.消毒用的双氧水,其成分为过氧化氢溶液,其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单选题(共12题)

3.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简要分为以下几步:①装药品;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排水法收集气体;④固定装置;⑤加热;⑥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⑦停止加热。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④⑤③⑦⑥B.③①②⑤④⑥⑦
C.①④②③⑤⑦⑥D.②①④⑤③⑥⑦
4.
汽车碰撞后安全气囊中迅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B.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C.氧气具有可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6.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B.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
C.洁净的空气是混合物D.测定空气汇总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不能漏气
7.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切割金属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氮气用于保护气D.可燃冰用作燃料
8.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忘记加催化剂,其结果是
A.不放出氧气B.放出氧气速率不变
C.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D.放出氧气总量不变,但反应速率变慢
9.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液化法分离出空气中的氧气B.氧气供给呼吸
C.金属铜制导线D.液氮用作制冷剂
10.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必定加快反应速率
B.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比高锰酸钾制氧气操作上更方便
C.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产生氧气的反应不是分解反应
D.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不用放棉花
12.
以下三种气体的密度(0℃、101kPa)和溶解性,空气的密度是1.293g/L
气体

C
S
密度g/L
0.0899
1.977
2.716
溶解性
难溶
可溶
易溶
 
实验室收集S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排水集气法B.向下排空气法
C.向上排空气法D.既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又可用排水集气法
13.
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氧气不易溶于水B.液态氧是无色的
C.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D.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
14.
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能观察到
A.左侧导管口产生气泡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左侧导管内液面上升D.有液体进入注射器内

4.选择题(共3题)

15.

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10和14{#blank#}1{#/blank#}

9和15{#blank#}2{#/blank#}

30和40{#blank#}3{#/blank#}

16.

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10和14{#blank#}1{#/blank#}

9和15{#blank#}2{#/blank#}

30和40{#blank#}3{#/blank#}

17.

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10和14{#blank#}1{#/blank#}

9和15{#blank#}2{#/blank#}

30和40{#blank#}3{#/blank#}

5.填空题(共2题)

18.
利用物质沸点不同可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根据下表数据判断。
物质




沸点/℃
-252.8
-195.8
-183.0
-33.35
 
(1)工业上制取氧气,控制温度在_____℃<T<_____℃时,可以将液态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分离开。
(2)要将工业合成氨的产物氨气()从它的反应物氮气和氢气的混合物中分离开来,最适宜的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T<_____℃。
(3)工业上制备氧气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属于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19.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洁净的空气对人类非常重要。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大气的是(填序号)_____。
A 使用清洁能源
B 燃放烟花爆竹
C 大量植树
D 推广私家汽车出行
(2)下面分别表示空气中某些气体的主要用途,下列物质依次是_____。
①食品包装时冲入A气体可以防腐
②B气体填充霓虹灯
③C气体供给呼吸,医疗上急救病人
(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B 氮气和氧气等均匀混合
C 氮气和氧气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D 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5:1

6.实验题(共2题)

20.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

(1)实验1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为_____;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_____。
(2)实验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若说明实验2中有新物质生成,应采取的后续操作是_____。
(3)实验3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为_____。集气瓶中加入液体的作用是_____。
21.
实验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集气瓶的容积为400mL。

实验步骤如下:
a.按图示连接好装置;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在集气瓶内加入50mL水,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d.取足量红磷放入燃烧匙中,点然后立即深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e.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1)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_____mL。说明实验成功。
(3)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
(4)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实验过程中可以不使用弹簧夹
B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C 该实验可以说明氮气难溶于水
D 该实验可以说明空气是混合物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普阅读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