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2332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6

1.简答题(共1题)

1.
南京青奥会开幕式上应用环保烟花,减少了硫粉和金属粉末的使用,保护了环境。
(1)硫粉在空气中能燃烧,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该反应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
(2)铁粉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在实验室进行此实验时,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沙子的目的是__。
(3)A、B均是(1)、(2)反应中所涉及的物质,常温常压下,A为气体,B为固体,且A 和B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符合上述条件的A、B物质分别为___、___(写出两种可能的组合即可)。
(4)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A、B、C、D四种粒子共表示____种元素。
②A、B、C、D中表示的阳离子的符号为___。
③A、D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__(填“是”“否”)相似,原因是__
④晶体硅是制造半导体芯片的原料,如图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x的值是___。

⑤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周期。

2.流程题(共1题)

2.
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和水,没有空气、水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
(1)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其中氧气可用于___(填字母序号)
A 制造霓虹灯 B 医疗急救 C 炼钢
(2)为了保护空气,在我国新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基本监控项目增设了PM2.5浓度限值,与监测项目有关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二氧化硫 B 二氧化氮 C 一氧化碳    D 可吸入颗粒物
(3)水是地球表面覆盖最多的物质,也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水厂将浑浊的长江水净化成自来水,并最终制成蒸馏水。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
①A物质的作用是____,操作a名称是___。
②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操作b,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待净化的水应该从___端通入(填字母),原因是___。

③取少量液体D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搅拌,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操作c是____(填操作名称),经过操作c后,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

3.单选题(共13题)

3.
通过点燃蜡烛的下列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可靠的是(    )
A.测量蜡烛燃烧后的长度,发现明显短于燃烧前,说明蜡烛发生了化学变化
B.用湿润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壁上有液滴,说明蜡烛燃烧时有水产生
C.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白烟是二氧化碳
D.点燃两支相同的蜡烛,用烧杯将其中一支罩在桌面上,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蜡烛熄灭,另一支继续燃烧,说明空气中有物质参与了燃烧
4.
下列关于化学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
B.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C.道尔顿提出原子论观点证实了古代关于原子的猜想
D.法国化学家阿伏加德罗用定量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5.
下列各图所示的物质变化主要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胆矾研碎B.蜡烛燃烧
C.铁钉生锈D.火药爆炸
6.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A.红磷燃烧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在少量二氧化锰中加入双氧水
D.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7.
钛被称为“航空金属”,国产C919大飞机的钛合金用量达到9.3%。已知一种钛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和26个中子,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22 B. 26 C. 48 D. 4
8.
在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和氯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钠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
C.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
D.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g
9.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装置。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⑤⑦③②①④⑥B.①⑦③②⑤④⑥C.⑦②③①④⑤⑥D.⑦③①②④⑥⑤
10.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二氧化碳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
11.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气大约占空气质量的78%B.氧气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C.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包含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物质D.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氮气和氧气,是利用它们的密度不同
12.
在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是打开止水夹的时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压强增大是因为温度升高
B.a点处的压强等于大气压
C.a点的温度已经接近室温
D.a点后气压增大是由于水倒吸入集气瓶
13.
如图为载人航天器工作仓中气体成分的微观示意图,已知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1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
B.氧分子和氮分子能均匀混合,是因为航天器处于失重状态
C.航天器工作仓内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与地表空气接近
D.航天器工作仓中充氮气可避免发生火灾后燃烧过于剧烈
14.
下列行为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
A.露天焚烧垃圾B.处理工业废水C.治理工地扬尘D.禁止焚烧秸秆
15.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B.C.D.

4.填空题(共1题)

16.
2012年6月24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现新突破,神舟九号航天员成功驾驶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1)为完成此次任务所做的各项准备中,属于化学研究对象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飞船内电路系统的设计
B 制作神舟九号太阳能帆板的材料
C 航天员在地面进行1500多次对接操作模拟训练
(2)四氧化二氮(N2O4)是运载神舟九号的长征2号F运载火箭的推进剂之一。在室温、101kPa时,四氧化二氮是无色气体,易转化为二氧化氮(NO2)。二氧化氮在紫外线的作用下能破坏臭氧层。因此,我国于2014年投入使用的长征5号运载火箭全部使用的是无毒无污染的新型环保燃料。
①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看,四氧化二氮属于____(填字母序号)。
A 纯净物     B 混合物     
②在一定条件下,四氧化二氮转化为二氧化氮属于_____(填“物理变化” 或“化学变化”),四氧化二氮和二氧化氮都由____组成。
③液态四氧化二氮的化学性质与气态四氧化二氮相同,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

5.实验题(共1题)

17.
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少量氧气时,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填字母,下同),如需收集氧气做硫燃烧的实验,最好选用____,理由是_____,如需随时控制反应速率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棉花的作用是__。
(4)如用F装置收集氧气,合适的收集时刻是____;判断已收集满氧气的现象是___。
(5)在实验室里,可用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硫酸的反应来制取硫化氢气体,在通常情况下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且水溶液呈酸性,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制取硫化氢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字母),选择的依据是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