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233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6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溃退(guì)    要塞(sài)    偌大(nuó)   不逊(xùn)
B.颁发(sóng)   遗嘱(zhǔ)    教诲(huǐ)   凌空(líng)
C.翘首(qiáo)   轻盈(yíng)   悄然(qiǎo)  桅杆(wéi)
D.诘责(jié)    镌刻(juàn)   绯红(fēi)   畸形(qí)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仲裁   酷似   锐不可挡  屏息连声
B.浩瀚   娴熟   白手起家  如梦初醒
C.咆哮   紧绷   杏无消息  眼花聊乱
D.匿名   由哀   油光可见  单精竭虑
3.
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摧毁了敌人的最后一道防线。
B.王明学习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C.对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的养猪户,人民群众深恶痛疾。
D.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
C.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
D.湛江的亚热带城市风光迷人,还有那丰富味美的海鲜也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5.
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消息和新闻特写都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都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
C.《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文章。
D.《钱塘湖春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

2.诗歌鉴赏(共1题)

6.
阅读《使至塞上》,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小题1】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诗题“单车欲问边”中“问边”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小题2】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文 《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文 《与朱元思书》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小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1)沿溯(_____)阻绝 (2)水皆缥(______)碧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 略无阙处___________ (2)猛浪若奔___________
(3) 负势竞上___________ (4)属引凄异___________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从《三峡》全文看,第四段中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藤野先生》节选,回答问题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景。但片由中国人夹在里面: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得也一样是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看每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的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怕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醉酒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远的纪念。不行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了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寻找,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片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是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十月十二日)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精通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点上一支烟,在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正人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精读语段甲,谈谈此段运用大量笔墨描写清国留学生的用意何在?
【小题3】阅读语段甲和语段乙,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也有解散辫子,盘的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是标致极了。(这表明了作者对清华留学生怎么样的感情和态度?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用了什么修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语段甲中“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这段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小题5】语段乙中,画横线的两个语句中的“他们”各指代什么人?
(1)“万岁!”他们都拍手欢呼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醉酒似的喝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语段乙中写“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7】“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中的“那时那地”具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全文,“我的意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了”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8】阅读语段丙,请总结出“我”“怀念”“藤野先生”的具体行动有哪些?

5.综合性学习(共2题)

9.
将①—⑤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生总是与苦难同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在苦难中奋起;   ②有的人甘于沉沦:    ③而有的人不甘于沉寂;
④最终获得了成功;   ⑤苦难成了他抱怨命运的理由
A.②⑧⑤①④B.⑤②③①④C.⑧①④②⑤D.②⑤③①④
10.
综合性学习
二十一中学正开展“墨香书法”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学校大屏幕展示的实时新闻如下
2016年5月15日晚,嘉德“大观之夜”专场拍卖举行。“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唯一传世作品《局事帖》以2.07亿元成交。消息瞬间传遍收藏圈,也引起了大众的普遍关注。“一个字相当于167万元,真可谓天价书法!”不少网友对于疯狂的亿元书法很吃惊。其实自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达到火爆顶峰起,已经有多件拍品价格过亿,这也标志着中国书画步入亿元时代。
(1)热点追踪:结合材料,为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创意先锋:为推动“书法艺术进校园”的活动,请依据前一句格式,在横线上补全宣传标语。
弘扬书法艺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文(共1题)

11.
请在下列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1)也许我们朝夕相处,早已熟悉;也许我们日日相见,却还陌生;也许我们神交已久,竟仿佛老友;也许我们从未交谈,阿却心生向往之情。让我们拿起笔,写写身边的普通人。要求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50字。
(2)在____的影响下

从小到大,你在生活中受到的方方面面的影响可谓多矣。其中有些人、有些事对你的影响挺大,使你印象教深吧。请你先把上面文题的横线部分补充完整,如:选填雷锋、妈妈、书、电脑等,然后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50字。

要求:(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内容充实,语言通顺,卷面整洁,严禁抄袭。(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