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1)以下物质中:①氮气 ②水 ③空气 ④食盐水 ⑤五氧化二磷 ⑥铁,其中(以下均填序号)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将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A装入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无现象,而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了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C,使金属E红热并伸入盛有气体C中,在C瓶底有少量液体D,金属E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
①写出它们的名称 A:_________ B:_________E:_________F:_________
②黑色粉末B在A的反应中起__________作用,是这个反应的_________剂.
③写出金属E在C气体中燃烧的反应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写出A中加入B后的反应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
(3)请认真回忆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①金属铁是由_________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____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_构成的.(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②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Ⅰ当a=" _________" 时,该粒子是原子,该原子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_________ 周期.
Ⅱ当a=8时,该粒子是 _________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2)将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A装入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无现象,而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了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C,使金属E红热并伸入盛有气体C中,在C瓶底有少量液体D,金属E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
①写出它们的名称 A:_________ B:_________E:_________F:_________
②黑色粉末B在A的反应中起__________作用,是这个反应的_________剂.
③写出金属E在C气体中燃烧的反应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写出A中加入B后的反应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
(3)请认真回忆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①金属铁是由_________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____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_构成的.(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②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Ⅰ当a=" _________" 时,该粒子是原子,该原子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_________ 周期.
Ⅱ当a=8时,该粒子是 _________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2.单选题- (共2题)
2.
某班同学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的红磷燃烧没有消耗完瓶内的氧气
②甲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③乙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空气受热逸出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的红磷燃烧没有消耗完瓶内的氧气
②甲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③乙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③ | B.只有①④ | C.只有①②③ | D.①②④ |
3.填空题- (共1题)
4.
在化学变化中,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且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是一定的。五中化学小组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

(1)剩余的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g,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若一个氧原子的质量分别为a Kg,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w Kg试求氧原子的相对原子的质量 。

(1)剩余的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g,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若一个氧原子的质量分别为a Kg,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w Kg试求氧原子的相对原子的质量 。
4.实验题- (共1题)
5.
(1)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 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
②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填上图字母),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时间是 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一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氨气(NH3),应选择的制取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上图字母)。
(2)【发现问题】:小明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板上,发现大量气泡产生.
①【提出问题】:小明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作过氧化氢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
②【猜想】: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③【实验验证】:
④【结论】: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水泥块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⑤【讨论与反思】:小冰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他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Ⅰ准确称量水泥块质量;Ⅱ完成实验二;Ⅲ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Ⅳ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
⑥但老师指出:要证明小明的猜想,小冰的补充实验还是不足够,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
②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填上图字母),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时间是 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一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氨气(NH3),应选择的制取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上图字母)。
(2)【发现问题】:小明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板上,发现大量气泡产生.
①【提出问题】:小明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作过氧化氢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
②【猜想】: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③【实验验证】: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一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木条不复燃 |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很慢. |
实验二 |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 木条复燃 | ____________________ |
⑤【讨论与反思】:小冰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他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Ⅰ准确称量水泥块质量;Ⅱ完成实验二;Ⅲ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Ⅳ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
⑥但老师指出:要证明小明的猜想,小冰的补充实验还是不足够,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