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四中学初中部中考语文复习考点透视训练(四):词语复习训练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230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8

1.选择题(共21题)

1.
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是(   )
(1)联合国________六方谈判的各国代表重新回到谈判桌前。
(2)牙雕作品《嫦娥奔月》构思________,工艺精湛,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3)王昌林满脸微笑, 地走上了演讲台。
(4)春节期间,文艺节目多得令人 ,充分展现了文艺界的繁荣景象。
A.号召 精致 坚定不移 无暇顾及
B.呼吁 精致 从容不迫 无暇顾及
C.呼吁 精巧 从容不迫 目不暇接
D.号召 精巧  坚定不移 目不暇接
2.
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是(   )
(1)得知后果的严重性后,我感到十分________,赶忙去认了错。
(2)这件工艺品做的真是太________了,游客们都忍不住驻足观赏。
(3)在本职工作上,任何人都不应该________。
(4)果然,半年之久,银行方面没有任何消息,可是张总经理的希望却________。
A.惶惑 精致 斤斤计较 与时俱进
B.惶恐 精巧 任劳任怨 与日俱增
C.惶恐 精致 斤斤计较 与日俱增
D.惶惑 精巧 任劳任怨 与时俱进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学如泉,越品越见___________;文学如茶,越品越知___________;文学如酒,越品越感___________。在文学的陶冶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分浮躁,多了一份宁静;少了一分庸俗,多了一分雅致;少了一分世故,多了一分纯真。
A.醇厚    幽香    清冽
B.清冽    醇厚    幽香
C.醇厚    清冽    幽香
D.清冽    幽香    醇厚
4.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得到任何东西都是要付出代价的。___________我们所要付出的代价将远远超过得到的东西,___________就应该理智地放下这种想法,得不偿失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去做呢?___________很多人只要看到了渴望得到的东西,眼睛就无法从上面移开,___________看不到自己将因此付出的惨重代价。任何时候,都要在所得和所失之问权衡利弊,再作决定。
A.因为    所以    但是    就
B.如果    那么    但是    所以
C.如果    那么    因为    所以
D.因为    所以    如果    就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的错误,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老师不辞辛苦,三顾茅庐去看望生病在家的李晓明同学。
三顾茅庐:这个成语讲的是刘备三次到草庐中邀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后用于表示诚心诚意的邀请或拜访。
分析:王老师“看望生病在家的李晓明同学”是去关心他,没有“邀请”“拜访”的意思,所以使用有误。
B.在少年队比赛中,用青年队队员参赛,简直是拔苗助长
拔苗助长:这个成语讲的是宋人用拔苗的方法让禾苗长得更快,结果禾苗都死了的故事。后比喻不顾发展规律,强求速成,结果反将事情弄糟。
分析:“用青年队队员参赛”这是违反规定的行为,谈不上“不顾发展规律”,所以使用有误。
C.对这件珍藏多年的文物,博物馆要采取亡羊补牢的措施,避免造成损失。
亡羊补牢:这个成语讲的是一个人丢了羊以后,及时修补羊圈,从此羊不再丢失的故事。比喻出了差错,设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
分析:“珍藏多年的文物”并未丢失,不存在“出了差错”,也就不存在“设法补救”的问题,所以使用有误。
D.一味地照搬他人经验,发展本地区经济,无异于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讲的是农夫因偶然捡到触树桩而死的兔子,便守在此处,以期再有所获的故事。后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分析:“一味地照搬他人经验”属于靠突发奇想而获得“意外的收获”,含有“侥幸心理”,所以使用有误。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
A.在新农村建设中,广大农民学习科学的热情与日俱增
B.张经理为了改进企业管理,异想天开地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
C.朱自清的《春》是一篇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散文名作。
D.公交车站上,市民们自觉排队,井然有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7.
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句子使用了同一个俗语,俗语使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
A.①先进后进只是相对而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班级各有长短,我们班虽是先进集体,但也有不足。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西北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虽然经济实力较弱,但物产资源十分丰富。
B.①齐白石经过“不教一日闲过”的努力才成为国画大师,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位青年歌手最终被捕入狱,正是他长期放纵自我的结果。
C.①运输队长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时间再紧,我们也要把这批物资按时送到边防站。” 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学习围棋如果只看棋谱,不与高手交流,棋艺就很难达到较高水平。
D.①面对各路强手,17岁小将龙清泉初生牛犊不怕虎,顽强拼搏,勇夺奥运举重金牌。②你还是个驾驶技术不熟练的新手,竟敢在公路上超速行驶,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8.
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河北省涞源县东团堡乡中心小学副校长张胜利,当初是依靠“希望工程”的资助,才完成学业的。他懂得__________,从师范学校毕业后,他放弃留城机会,回乡任教,并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先后资助了300多名贫困生,以行动回报社会。
②南非曾在2000年中申办2006年足球“世界杯”,为此做了很多工作,满以为胜券在握,结果却以一票之差输给德国,可谓________, 然而南非人并未放弃,最终在2004年获得了2010年足球“世界杯”的承办权。
A.①句填“饮水思源” ②句填“行百里者半九十”
B.①句填“饮水思源” ②句填“功亏一篑”
C.①句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②句填“功亏一篑”
D.①句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②句填“行百里者半九十”
9.
句中加点词词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年之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计:打算。)
B.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弄潮:在潮头搏浪嬉戏。)
C.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疙疙瘩瘩:不平滑,不顺利。)
D.(赵州桥)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匀称:意思是比例和谐。)
10.
句中加点词解释不当的是(   )
A.为了带领乡亲告别贫穷,共同致富,老将军从不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计较:计算比较。
B.联合国文件用语讲究含蓄和宛转,多用中性词,例如,不说“敌人”而说“对手”。宛转:温和而曲折。
C.提着理想的明灯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路途坎坷,也不必过多踌躇和张望。踌躇:得意的样子。
D.据说“环滁皆山也”一句修改了几十次才确定下来,可见作者十分讲究锤炼语言。锤炼:反复推敲,加以提炼。
11.
句中加点词词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1)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2)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
A.机关:巧妙的计谋 光景:时光B.机关:关键的部分 光景:时光
C.机关:巧妙的计谋 光景:境况D.机关:关键的部分 光景:境况
12.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五一”假期,商家打着“大出血”的旗号招揽生意。(大出血:指商品折扣、让利大。)
B.“豆腐渣”工程往往是腐败的孪生兄弟。(豆腐渣:指质量差。)
C.深圳经济特区是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排头兵。(排头兵:比喻带头的人。)
D.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铁饭碗将会被打破。(铁饭碗:指固定的收入。)
1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本就漂亮的她穿上这身衣服,越发显得标致了。标致:这里指相貌、姿态美丽。
B.鲁迅先生一生不仅笔耕不辍,而且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反复推敲、锤炼,力争使艺术精益求精。锤炼:这里指磨炼。
C.对蒋冰如那样煞有介事、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他看不惯。正人君子:这里指道貌岸然、假装正经的人。
D.有些人对经济建设上的浪费损失已经司空见惯,养成了一种麻木不仁的恶习。麻木不仁:这里指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14.
根据句意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是(   )
(1)傍晚的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   )出了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2)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   )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3)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4)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   ),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A.烘托 寂静 进入 摧毁B.映衬 平静 进入 毁坏
C.烘托 平静 扑入 摧毁D.映衬 寂静 扑入 毁坏
15.
结合语境,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B.长江上游顺江而下的大量“白色垃圾”严重污染水面,清理“白色垃圾”已迫在眉睫。(白色垃圾: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废弃塑料制品及污染物。)
C.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气冲斗牛:形客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指牛的脾气很大。)
D.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16.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青春意味着勇气多于怯懦,青春意味着冒险多于________。
(2)阅读使人充实,交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________。
(3)悔恨自己的错误,而且力求不重蹈覆辙,这才是真正的_______。
A.安逸    严谨 悔悟B.安静    严谨 感悟
C.安逸    严格 感悟D.安静    严格 悔悟
17.
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公益与每个人 。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微公益”,真正实现了公益的平民化、常态化。 你没有亿万身价,没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不妨碍你从事公益事业。捐赠一本书,提供一份午餐,甚至转发一条微博,爱心就在你我之间
A.休戚相关 因为 所以 传递
B.休戚相关 即使 也  传承
C.息息相关 即使 也  传递
D.息息相关 因为 所以 传承
18.

看图回答问题

2010年初前,我国西南地区发生重大旱灾,某小学学生利用零用钱向遭受旱灾的学校捐资.

19.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B.她总是对人们微笑着,总是心急如焚地想对人民有所贡献。
C.2009年11月15日,在新加坡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圆满收场。
D.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复杂,而井然有序。
20.

已知整式x2-2x的值为3,则2x2-4x+6的值为(      )

21.

已知整式x2-2x的值为3,则2x2-4x+6的值为(      )

2.字词书写(共1题)

22.
请在下边的方框里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字,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
(1)门可罗____ 意思:________________
(2)声名____起 意思:________________

3.语言表达(共3题)

23.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2009年9月10日,韵律欢快、舞姿轻盈、气势páng(   )礴的龙岩《采茶灯》舞万人表演喜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龙岩《采茶灯》曾被拍成纪录片在国内外放映,并多次获得国际表演大奖。其原始曲谱被收入《中国音乐史音响曲谱》永久保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口头文化遗产”收藏。它那优美的旋律,曾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福建人民广播电台作为农村广播的序曲响(   )大江南北;它那优美的旋律,曾伴随着中国奥运健儿矫健的步伐进入第二十六届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会场……
新年伊始,龙岩《采茶灯》又获得第十二届大世界吉尼斯最佳项目奖的奖杯,为虎年送上了一份厚礼。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páng(______)礴  响(_______)
(2)根据语境解释词语“遗产”。________________。
(3)请将下面对联中加点的成语补充完整。
上联:龙岩龙盘_________地灵人杰
下联:虎年虎跃_________家和国兴
24.
为横线处选择合适的词语。
如果我是___________,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如果我是___________,我将吹起世间的尘埃。如果我是___________,我将滋润人们的心田。
A. 清风  B.春雨  C.阳光
25.
近年来,在东亚“汉字文化圈”中,“年度汉字”的评选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如:日本2008年的年度汉字是“变”,2009年的年度汉字是“新”,这两个字均反映了日本近两年间政坛演变的特征,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较强的象征性;中国2008年当选的年度汉字是“雷”,2009年“被”字的拥护者颇多,这两个字具有鲜明的中国网络文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的民情民意。请根据你对时事的了解,为今年的中国遴选一个“年度汉字”,并简要说明你遴选的理由。
年度汉字:________________
遴选理由: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1道)

    字词书写:(1道)

    语言表达:(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