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A.逶迤(wēi) 愠怒(yùn) 蹊跷(qiāo) 交卸(yù) |
B.蹒跚(shān) 颓唐(tuī) 黯淡(àn) 褴褛(lù) |
C.呜咽(yè) 狼藉(jì) 差使(chāi) 广袤(mǎo) |
D.蜷曲(quán) 挟持(xié) 女红(gōng) 点缀(zhuì) |
A.在西南地区遭遇了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之际,李明一家人又是捐钱,又是捐物,真可谓大方之家! |
B.有人以为细节无关紧要,其实细节常常决定成败,一个细节的疏忽有可能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
C.中央领导多次亲临玉树灾区视察,指示地方政府尽早做好重建工作,确保灾区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
D.居高不下的房价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 |
抱怨恰如一股阴冷潮湿的黑雾,足以 他的双眼,足以 他的心智,足以 他的成长,最终让他在怨天尤人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A.遮蔽 迷惑 阻碍 |
B.迷惑 阻碍 遮蔽 |
C.遮蔽 阻碍 迷惑 |
D.阻碍 遮蔽 迷惑 |
A.“行啊!”妈妈开心地说:“等到放暑假了,我一定会带你去参观世博园。” |
B.江苏大力发展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软件和物联网等六大新兴产业。 |
C.开辟我国海洋事业新局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法》于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
D.墨西哥湾油井泄漏事故的发生,是由于没有成熟技术的保障呢,还是由于缺乏风险忧患意识呢? |
A.武汉过江隧道的开通,有助于解决长江大桥的交通拥堵问题。 |
B.世界月球大会上,有关人士介绍了我国深空探测的远景规划。 |
C.在“五个一工程”的推动下,湖北文艺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
D.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
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学,全国2.2亿中小学生将继续通过收看视频节目的方式,共上《开学第一课》,并以主题班会的辅助形式,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爱国”。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爱国主义( )。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核心
②是我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③新时期的主题是民主和团结
④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
2.诗歌鉴赏- (共1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小题1】从修辞角度赏析“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小题2】从哲理角度赏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
王子猷居山阴①,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②。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③,忽忆戴安道④。时戴在剡⑤,即便夜乘小船就⑥之。经宿⑦方至,造门⑧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日:“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选自《世说新语·任诞》)
【注释】①山阴:今浙江绍兴。 ②皎然:洁白的样子。 ③左思《招隐诗》:表现隐居的乐趣。
④戴安道:戴逵,字安道。 ⑤剡(shàn):县名,今浙江嵊县。 ⑥就:拜访、访问。 ⑦经宿:一整夜。 ⑧造门:这里是到门口的意思。
【小题1】【甲】文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 ,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A.余挐一小舟( ) | B.上下一白( ) |
C.客此( ) | D.及下船 ( ) |
A.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造门不前而返 |
C.是日,更定矣 是吾剑之所从坠 |
D.其如土石何 人问其故 |
(1)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小题5】下列句子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
A.“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埋下伏笔。 |
B.“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
C.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冬雨
①清晨,拉开门迈入楼道,就听到楼顶的木制盖板上“沙沙”、“吧嗒”、“乒乓”的声音。
②北国的冬不本是下雪的季节吗?在这“大雪”的节令,在一场瑞雪之后,竟然下了一场小雨!听惯了西北风的呼啸,忽然听到这雨声,让人觉得严冬已过去,又置身于春风春雨中了。那雨声使我不禁联想起广东音乐,“沙沙”声宛然《沉醉东风》中轻缓细切的弹拨乐,“吧嗒”、“乒乓”的大雨点儿声,多像《雨打芭蕉》演奏到一处小高潮之际那美妙的韵律。
③楼外,雨小,雾大。雨,淅浙沥沥,如丝如缕,东飘西洒,悄无声息,要不是偶有几个大雨点,你就看不见它。冬雨虽然似乎来错了季节,却也有情,落在你的脸上、脖子里,并不给你寒意,也不让你产生淋漓之苦,只是凉丝丝的,你会顿生一种特殊的轻柔、清新和亲切感。
④冬雨会躲进雾里,跟你捉迷藏,神秘兮兮的。雾蒙蒙,隐住村镇,裹住树,笼着一个神秘的世界。近处,雾中房屋、树木、电杆,朦朦胧胧,影影绰绰,似海上若隐若现的山岛,,又如烟波中耸着桅杆的船舰。雾也有情,好似跟你逗戏,给你“画”个“圈”,你往前,她就后退,你退回来,她又悄悄地追过来,你大喊,声音似落进大海里,杳无回音。
⑤雾缓缓消退,树木从雾的纱幔里走出来。杨树虽已落尽了叶子,然而,那擎在枝头的绛褐色的苞头,经雨水润泽,有些膨胀,像初春欲放的苞蕾。远眺小溪旁那一排排一丛丛年轻的柳树,尚存几许绿色或淡黄的叶子,乍一看还真有几分柳枝鹅黄泛青、“依旧烟笼十里堤”的韵味呢。
⑥雨更小了。人们立在雨中谈笑,小孩子们蹲在如镜的小水洼边,和自己的影子相视而笑,指点着,戏逗着。不少人打了伞,红的、黄的、草绿的、天蓝的……饰着各种图案,远看,仿佛翩翩的彩蝶。此时此景,在许多人的眼中、心中,花伞已远非遮雨的工具,而是艺术品,是生活的装点,是美的一部分,似乎也寄寓了对春的渴望。应该说,在北国,冬雨总该是不正常的,而这“不正常”却也令我别有情愫,启发了我的新思维,让我体味到造物主的“不拘一格”、无穷变化。冬雨不是老皇历,老皇历有些页码念不得了。不是吗,这几年,在不少发奋图强、追求高远境界的人们的心里,严寒的冬在缩短羞.温暖的春在提前着,火热的夏和金灿灿的秋似乎在延长着。
⑦一位大作家说过,既然冬天已经来临,春还会远吗?
⑧冬雨,你该是春的急先锋、春的精灵,你勾起我对春的向往和呼唤,让我早早地盼起春来。你牵着我的思绪超越了一个严寒而没有绿野和鲜花的季节,让我似乎看到一个万紫千红的季节已经早早来临。
【小题1】第二段当中划线句子中的“竟然”二字是针对“___________________”而言。(用原文作答)
【小题2】本文从听觉、________觉、________觉等方面写冬雨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感受;再分别写雨中的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充满了诗情画意。
【小题3】请对第④段中划线句子进行赏析。
【小题4】“老皇历有些页码念不得了”,这一句在文中有什么特殊含义?
【小题5】对第6段加下划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每一个季节前都有一个形容词,突出了各自的特点。 |
B.这里的春夏秋冬并非实指自然界的季节。 |
C.表现了人们的热情和对火热生活的向往。 |
D.冬天缩短,春天提前是事实;夏天和秋天延长是想象,所以用“似乎”。 |
5.语言表达- (共1题)
材料一:在实业经济尚未全面恢复的情况下,除了传统的房地产国有企业,那些原本从事钢铁、电子、粮食、能源等行业的国有企业,也纷纷进军房地产行业,并频频制造“地王”。在2009年住宅类地块总投资中,国有企业占到了71%,远远超过民营企业的29%。
材料二: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2009年中国土地出让金年终盘点报告》称,2009年中国土地出让金总额达1.5万亿元。土地出让金已成为许多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外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材料三: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9年上半年进入房地产业的信贷资金超过8000亿元。宽松的政策环境,如包括二套房贷优惠在内的一系列救市政策,降低了购房成本、交易成本,扩大了购房群体,使市场需求增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作文- (共1题)
题二:阅读下面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不得对材料进行改写、扩写、续写)
一天早上,一位将军受命在天黑前拿下一个高地,于是他率领部队向高地发起了进攻。无数次的冲锋都被敌人一次又一次地击退。最后一次冲锋,他所有的战友全都牺牲了,他自己也在战壕前几米处,被一枚地雷炸断了一条腿,而对方的军旗,仍然在山顶上飘扬,于是他绝望地朝自己开了枪。
过了半小时,增援部队来了。当他们冲到山顶时,发现对方的官兵已全部战死,只剩下一个奄奄一息的伙夫,正绝望地抱着自己的军旗,等着将军爬上来,将他像蚂蚁一样踩死,但将军杀死的是自己。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别人无法把你打败,打败你的只有你自己;人的一生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考验,关键在于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只要一息尚存,就坚守到底,永不放弃。写作要求:
①若选题一,请按要求写作。若选题二,请按要求拟题,然后写作。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要求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③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并且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