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县第一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22920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9/18

1.单选题(共11题)

1.
“伐薪烧炭南山中”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诗歌《卖炭翁》中的诗句,这里“伐薪”和“烧炭”各指的变化是(  )
A.两者均为物理变化
B.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C.两者均为化学变化
D.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2.
下列是丽丽同学课题笔记中的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   )
A.石蜡受热熔化属于化学变化B.木炭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C.水银的熔点低属于物理性质D.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化学性质
3.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 (   )
A.只发生物理变化B.只发生化学变化
C.没有发生物理变化D.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4.
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镁条燃烧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B.水蒸发产生大量白烟
C.镁条燃烧发出白色火焰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5.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
A.有发光放热现象B.有颜色变化
C.有新物质生成D.有气体或沉淀生成
6.
下列造成空气污染的因素主要由物理变化引起的是 (   )
A.节日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烟尘B.建筑施工导致尘土飞扬
C.生活垃圾的焚烧产生有害气体D.生物腐烂释放出二氧化碳
7.
右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A.水分子本身变大
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水分子的数目增多
D.水分子受热都跑到容器的一端
8.
通常情况下,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9.
下列不属于氮气用途的是()
A.用作灯泡的填充气B.用作火箭的助燃剂
C.用作粮食的保护气D.用作制氨气的原料
10.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
A.B.
C.D.
11.
对化学实验剩余的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带回家中B.随意倾倒到水槽中
C.倒到指定的容器中D.倒回原试剂瓶

2.选择题(共2题)

12.已知,则
13.生活中洗涤油垢可以用汽油和洗洁精,二者的原理分别是什么?

3.填空题(共5题)

14.
阅读下面的短文,从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句子填空(填序号):
①在通常状况下,氯气呈黄绿色,②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③氯气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冷却到-34.6℃时变成了液态氯,④继续冷却到-101℃时,变成了固态氯。⑤把氯气通入水中,部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盐酸和次氯酸。⑥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会燃烧,⑦氢气也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
以上句子中,属于描述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
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
15.
请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
(1)氢_________(2)氮 _________(3)钠_________
(4)铝_________(5)碳__________(6)硫__________
16.
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种成分?
(1)物质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
(2)冬天进入室内,眼镜片上有一层水雾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
(3)放在空气中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
17.
请结合下列常用的仪器的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e_______;f______.
(2)上图仪器中,能在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有______(填序号).
18.
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防止实验误差
D.防止液体喷出伤人
 
(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_____
(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_____
(3)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有人的方向。_______
(4)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视.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