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第六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2284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15

1.推断题(共1题)

1.
有A、B、R三种元素,在空气中A元素组成的物质约占总体积的21%,B元素能与A元素组成常见无色无味的液体,R元素的物质能在A元素组成的物质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对大气有污染的气体D。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B的元素名称为________;(2)D物质的名称为__________。

2.简答题(共1题)

2.
甲、乙是两个实验示意图,根据下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所发生的二个反应有共同点:集气瓶底部预先均装有少量水。它们的作用分别是:甲中_____________,乙中________。
(2)通过比较,发现它们还有许多相似之处,请你写出其中两点:①___________,②_______;
(3)分别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7题)

3.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
A.有颜色的变化B.有新物质的生成
C.有沉淀生成D.有发光放热现象
4.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B.冰水混合物C.食盐水D.空气
5.
R元素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粒子容易得电子B.该粒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
C.R元素为金属元素D.R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
6.
元素在自然界里分布不均匀,在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FeB.SiC.OD.Al
7.
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步:a 加热试管;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 向试管中装药品,用带导管的单孔塞塞紧后,固定在铁架台上;d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 停止加热;f 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_。
A.bcadefB.abcdefC.bcadfeD.abcdfe
8.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白雾
9.
下列四项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AB.BC.CD.D

4.填空题(共2题)

10.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请各举一例(用化学式表示)。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如____________________ ;
(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如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汞元素 ______(2)三个氢原子_____ (3)两个水分子____。

5.实验题(共1题)

12.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装置用代号表示):

(1)写出有编号的仪器名称:①为__________,②为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填代号,下同)______;收集氧气可选用_____装置。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文字表达式: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  反应类型,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若需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______,则当实验中观察到_______现象时可以开始收集气体。
(3)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_____,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
(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氨气,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
(5)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在氧气钢瓶和病人吸氧器之间连接一个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导气管_____(填“a”或“b”)端连接在供氧气的钢瓶上。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7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