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6分)在学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后,老师给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布置任务: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1)请你帮小组内的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上述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
(3)老师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要求同学们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证明了“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其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 。
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或总结 | |
结论 | 总结 | |||
实验一 | 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反应慢。 |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
实验二 |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没有明显现象 | 。 | |
实验三 | 。 | 。 |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
(1)请你帮小组内的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上述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
(3)老师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要求同学们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证明了“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其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 。
2.单选题- (共15题)
5.
关于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
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性质不变 |
D.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反应必须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蜡燃烧的过程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
B.催化剂增大了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
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用来检验氧气是否收满 |
D.用燃烧的方法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里的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氮气,可选用硫粉 |
7.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提供以下信息:①通过什么条件反应 ②哪些物质参加反应 ③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④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⑤各物质前面的化学计量数比 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颜色. 其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①②③ | B.只有①④⑥ | C.只有①②③⑤ | D.全部 |
8.
发射“嫦娥一号”的长三甲火箭燃料是偏二甲肼(C2H8N2),氧化剂是四氧化二氮(N2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3X+2CO2+4H2O,X的化学式为( )
A.H2 | B.CH4 | C.N2 | D.C2H8N2 |
9.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离子都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
B.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氧元素 |
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 |
D.化合物都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
11.
在相关部门对餐饮食品抽查中,部分大米被检出重金属超标,如图A为周期表中的镉元素,图B为镉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g |
B.符号“Cd”可以表示金属镉、一个镉元素 |
C.金属镉的核外电子数为48 |
D.镉位于周期表第五周期,图B中x=4 |
13.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带着国人的祝福,再次执行中国“探月”之旅.“嫦娥”在升天前10小时开始加注火箭燃料四氧化二氮(N2O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四氧化二氮是由6个元素构成的 |
B.四氧化二氮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2g |
C.四氧化二氮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 |
D.四氧化二氮分子中氮、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 |
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由氧气和碳两种物质组成的 |
B.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 |
C.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
D.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
15.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含有很多物质,其中只有氧气和氮气是有用的 |
B.空气主要提供人们呼吸,而在工农业生产上用途不大 |
C.把空气中的其他成分都分离出去,只留氧气,更有益于人类的发展 |
D.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化工生产、运输、电光源等领域 |
16.
如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B.该实验可以说明N2难溶于水 |
C.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
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 |
3.选择题- (共1题)
4.填空题- (共5题)
18.
已知:A与一定量的B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物为C和D.
则A物质中“
”的元素化合价为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在反应中继续通入足量的B,则C可进一步完全转化为
则该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当有34g A完全反应时,生成
的质量为______g.
物质 | A | B | C | D | ![]() ![]() ![]() |
微观示意图 | ![]() | ![]() | ![]() | ![]() |
则A物质中“



19.
如图是一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分析,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粒子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_ (填序号,下同),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_ ;
(2)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______ ;
(3)②是______ (金属、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变化中容易______ (得到、失去)电子。

(1)上述粒子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_ (填序号,下同),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_ ;
(2)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______ ;
(3)②是______ (金属、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变化中容易______ (得到、失去)电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