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万店镇中心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228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8

1.选择题(共7题)

1.
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怫然(fú) 徒跣(xiǎn)   休祲(jìng)  锲而不舍(qiè)
B.兀自(wù)   报帖(tiě) 侥幸(rào) 吹毛求疵(cī)
C.咀嚼(jǔ) 汲取(jí) 玄虚(xuán)    修神拜佛(fó)
D.桑梓(zǐ)   星宿(sù) 咨诹(zōu)   持之以恒(héng)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驾驭   机械 渊搏   根深帝固
B.磕头   沉吟  诈败   尖嘴猴腮
C.殆情   粗糙  装璜   不知所措
D.辍耕  . 陟罚  夙夜   前扑后继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只要锲而不舍地努力,就能沿着自己的目标一步步前进。
B.他的发言听起来味同嚼蜡,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C.他真是个怪人,读书时专爱寻章摘句
D.李老师问了我很多深奥的问题,但他没想到,我竟然能对答如流.。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州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景点有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黑龙潭风景区、曾侯乙墓、中国千年银杏谷等景区。
B.通过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使我国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得到了均衡配置。
C.许多学校的学生积极参与了2017年随州市青少年“书香社会·全民阅读”的系列活动。
D.11月10日上午11时左右,《魅力中国城》栏目复赛开始录播。随州竞演团队,与德阳、凉山竞演团队在央视同台PK。
5.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B.《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
C.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D.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左拐;继续向前,走到第二个十字路口,还是左拐,跨过马路,就是图书馆。
6.
与下面的句子衔接最连贯的一项是(  )
每个人的成长其实都有压力和痛苦,
①他们可以在动漫中找到某种平衡点,获得释然的感觉。
②因此,青少年还能从动漫创设的虚拟世界中获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个性张扬”,得到自我意识的强化。
③对青少年来说,观看动漫就是一种有效缓解压力的方法。
④现在,大多数动漫作品将主人公设定在与普通人群相近的状态,并让主人公通过不懈的努力而获得成功。
A. ③①④② B. ④②①③   C. ③②④① D. ①②④③
7.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第一部短篇讽刺小说。《范进中举》通过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刻画了他为科举考试喜极而疯的形象。
B.“表”是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是封建社会臣下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到汉代,这类文字被分为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纪传体 史书,鲁迅称它是“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陈寿是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主要著作有《三国志》《益都耆旧传》《蜀相诸葛亮集》等。

2.字词书写(共1题)

8.
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完成①﹣②题。

①下列对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点的笔法顺锋入笔,略顿,蓄势后向左下出锋成钩,如“以”字。
B.横的笔法赋予动感顺锋入笔,转锋右行,回锋轻放,如:“志”字。
C.竖画十分挺直,有时还出现游丝和出钩,为了加强动感及与上下笔之间的联系, 如:“非”字。
D.撇画更多曲折变化,且增加了回锋出钩的变化,这些变化是为了加强与上下笔之间的承接映带关系。如:“身”字。
②用正楷和行楷将作品内容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流利,美观。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诗歌鉴赏(共1题)

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①泥融:指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
B.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描绘了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的景象。
C.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这也和首句紧相照应。
D.这首五言绝句,意境灰暗阴沉,格调低俗。全诗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神的篇章。
【小题2】后两句中的“泥融”、“沙暖”呼应了前面哪两个字?一“飞”一“睡”有着怎样不同的情态?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与致虚妹丈  
【明】高尔俨
昨宵乐甚!碧天一色,澄澈如昼。又松竹影交加翠影被。月光洒落酒杯中,波动影摇。吹洞箫数阙,清和婉妙,听之怡然;响绝余音,犹绕耳间不退。出户一望,空旷无际。大醉后笔墨撩乱,已不复记忆。
今晨于袖中得纸幅,出而视之,则所谓“笔墨撩乱”者也。然亦殊可爱,以为有骀荡把笔效之,不能及已。因即以昨日所就者请正。
(选自《历代小品尺牍》)
【注释】①被:遮盖。 ②骀(dài)荡:这里是指书法舒放畅达。(已:句末语气词
【小题1】请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限断三处) 
又松竹影交加翠影被面月光落酒杯中波动影摇。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因即以昨日所就者请正    此人可就见(陈寿《隆中对》)
B.吹洞箫数阕 扶苏以数谏故(司马迁《陈涉世家》)
C.不能及邑 及鲁肃金寻阳(《孙权劝学》)
D.已不复记忆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陶渊明《桃花源记 》)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昨宵乐甚!碧天一色,澄澈如昼。     
(2)以为有骀荡把笔效之,不能及已。
【小题4】这篇小品文读来趣味盎然。作者认为昨夜纸幅“有骀荡之趣”,你还从文中发现哪些“趣”?阅读全文, 说出你感受最深的一种“趣”,简要阐述。

5.现代文阅读(共1题)

11.
议论文阅读。
母语是教育的起点
①尼采曾经指出:母语是“真正的教育由之开始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对象”,良好的训练是“一切后续教育工作”的“自然的、丰产的土壤”;教师应当使学生从少年时代起就严肃地对待母语,“对语言感到敬畏”,最好还“对语言产生高贵的热情”。我完全赞同他的见解。
②教育是心智成长的过程,而母语环境是心智成长重要的环境之一。母语就好比文化母乳,我们在母语的滋养下学会了思考、表达和交流。虽然后续教育有不同领域和学科之分,但一切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地读、想和写,而这种正确性正是通过良好的母语训练打下基础的。认真对待语言,力求准确地使用每一个词,这不仅是为了避免他人的误解,更是对待心智生活的严肃态度。不能想象,一个对写给别人看的文字极其马虎的人,自己思考时会非常认真。相反,凡是呕心沥血于精神劳动的人,因为珍惜劳动成果,在传达时对文字往往都近乎怀有一种洁癖。
③如果说文化是一种教养,那么,母语就是教养的基本功,教养上的缺陷必定会在语言上体现出来。一个语言粗鄙的人,我们会立刻断定他没文化。一个语言华而不实的人,我们也可以立刻断定他伪文化。举止上的高贵风度来自平时一丝不苟的训练和自我训练,语言上的良好作风也是如此。不用说写公开发表的文章,哪怕是写只给某一个人看的信,只给自己看的日记,都讲究用词和语法的正确,文风的端正,不肯留下一个不修边幅的句子,如此持之以恒,良好的文字习惯就化作本能了,而这便是文字上的教养,因为教养无非是化作本能的良好习惯罢了。
④一百多年前,尼采埋怨德国青少年不是从德语经典作家而是从媒体那里学习母语,使得他们“尚未成型的心灵被印上了新闻审美趣味的野蛮标记”。如果尼采生活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真不知他会做何感想。我本人认为,网络语文的繁荣极大地拓宽了写作普及的范围和发表自由的空间,诚然是好事,但也因此更应该警惕尼采所说的“新闻审美趣味”的蔓延。网络语文往往是急就章,因此可能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内容上的浅薄,缺乏酝酿和积累,成为即兴发泄和时尚狂欢的娱乐场;二是语言上的粗率,容易滋生马虎对待母语的习气,成为错别字和语病的重灾区。
⑤所以,我提倡,各民族都拥有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这个传统存在于本民族的经典作品之中,它们理应成为母语学习的范本,而不该是网络语文。
【小题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小题2】第②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小题3】下列对文本信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②③段从母语环境的重要性及母语是教养的基本功两个方面,正面论述了中心论点。
B.作者坚决否定了网络语文学习母语的做法,并指出了网络语文的缺点及危害。
C.作者善于引用,巧妙分析,使文章富有文化底蕴。
D.作者号召我们要拥有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母语学习的范本应该是民族的经典作品。
【小题4】书写是母语教育的基础,键盘打字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合文本,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对汉字书写及键盘打字的看法。

6.名著阅读(共1题)

12.
阅读名著,我们经常被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所吸引。阅读下面文段,写出画线代词所指代的人物。
作品
文段
人物
《水浒》
说时迟,那时快,他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他一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
(1)_____
《名人传》
直到有一天,一时的绝望,也许是临死前的一阵炽热的狂风将刮出家门,来到路上,流浪、逃院的门。然后继续上路,终于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地方倒在路上,再也站不起来。
(2)__
《傅雷家书》
音乐院院长说你的演奏像流水,像河;更令我想到克利斯朵夫的象征。天舅舅说小时候常以克利斯朵夫自命,而你的个性居然和罗曼˙罗兰的理想有些相像了。
(3)__
《西游记》
这流沙河的妖怪,因为在天有罪,堕落此河,忘形作怪。曾被菩萨劝化,愿归师父往西天去的。
(4)__
 

7.语言表达(共1题)

13.
仿照句子,要求与上文句子的话题、句式、修辞手法相同。

倾听是心灵的水珠,能折现出纯洁而热情的光芒;倾听是一缕清风,能吹散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影;

8.作文(共1题)

14.
请以“语文课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认真审题,明确选材方向。
(2)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本写作。
(3)文中不得出 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4)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